三高又中廣身材 – 代謝症候群(懶人包)

by | 3 月 5, 2018


你可能聽過醫師皺起眉頭,喃喃唸出「代謝症候群」這幾個字眼,卻很難明白這代表的是什麼意思?!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代謝症候群」究竟說的是什麼?

代謝症候群指的是一些疾病的「組合」,不算一種疾病,然而代謝症候群是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總稱,因此重點在這裡!如果有代謝症候群的話,之後發作心血管疾病,像是狹心症、心肌梗塞、中風等問題的機會就會大增

那「代謝症候群」是哪些疾病的組合呢?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三高問題 – 血壓變高、高血糖、異常的血脂肪升高(包括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或是已經在用藥控制血壓、血糖、或血脂肪,以及腰腹部聚集太多脂肪,就屬於代謝症候群。想想看,血壓高、血糖高、及肥胖這幾種問題各自都會影響血管健康。當三個問題都有的話,威力加成,對健康就特別危險!

這樣說起來,既然「代謝症候群」對健康影響這麼大,想必會讓患者從頭到腳都很不舒服吧!錯!代謝症候群的患者通常沒有什麼症狀,你沒看錯,是沒什麼症狀喔!想想看,手沒伸進去血壓計測量之前,誰會知道自己血壓高嗎?其實很難啊!常有人誤以為高血壓會讓脖子綁綁緊緊的,如果沒有不舒服就代表血壓正常。錯!血壓變高的初期通常不會造成什麼症狀的!而血糖逐漸變高的時候,也還不會帶來太多不適,都是要高血糖影響一段時間後,才會讓人有視力模糊、容易渴、常解尿、吃的多等症狀。所以啦,唯一比較容易讓「代謝症候群」患者注意到自己不太對勁兒的,就是發現自己腰圍愈來愈往「中廣」方向邁進。而要知道自己有沒有代謝症候群,不是靠有症狀才求醫,唯一比較可靠的方式是定期健康檢查

「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條件在世界各地的標準並不盡然相同,我們以下所述是台灣的標準,如果以下五個項目符合了三樣的話,就是「代謝症候群」。

● 腰圍過寬,指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或男性超過90公分

● 三酸甘油脂過高,數值大於150mg/dL,或已經用藥控制三酸甘油脂

● HDL(好膽固醇)過低,女性小於50 mg/dL或男性小於40 mg/dL

● 血壓高,指收縮壓超過130 mmHg,舒張壓超過85mmHg,或已用藥物控制血壓。

● 空腹八小時後抽血,血糖大於100 mg/dL,或已經用藥控制血糖。

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

▲ 體重過重,尤其是腹部脂肪過多,代表內臟脂肪過多,就比較容易有代謝症候群。

▲ 不良生活型態,特別與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有關。

▲ 年紀大,隨著年齡增長,得到代謝症候群的機會也增加了

▲ 非酒精性脂肪肝

▲ 妊娠糖尿病,也就是懷孕時曾被診斷為高血糖的婦女

▲ 父母或手足有第二型糖尿病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與代謝症候群非常相關的一件事叫做「胰島素阻抗性」,我們來聊解一下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吃進的食物由腸胃分解後,會轉成葡萄糖的形式進到血液裡,這時由胰臟分泌的一種荷爾蒙 – 胰島素開始作用,將葡萄糖收進細胞裡變成燃料,以供我們活動所需。

簡單講,胰島素可以幫助身體使用葡萄糖作為能量。那如果有「胰島素阻抗性」呢?這代表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夠靈敏,因此葡萄糖沒法好好進入細胞內,血糖就只能一直很高。身體剛開始會試著做出更多的胰島素荷爾蒙,但最後仍是無法改善高血糖狀態,就會破壞血管健康。

罹患代謝症候群的後果是容易讓「血管硬化」,想想看,當膽固醇、脂肪等物質黏在血管壁上,再加上高血糖不斷破壞血管,血管這條通道就變得卡卡的,如同水管卡了一層層陳年鏽垢那樣,時不時就塞住,我們稱為「動脈粥狀硬化」。而當血管不通暢健康,時不時會發生阻塞問題,若阻塞在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會讓人有狹心症,甚至心肌梗塞。若阻塞發生於腦部的動脈,就是腦中風。若阻塞發生在供應腸子的血管,則為腸中風


每次提到一個病症,有些人就會擔心這是不是醫療產業的陰謀,要恐嚇民眾並多賺藥費?其實代謝症候群這個診斷有如暮鼓晨鐘,用意不是叫大家趕快吃藥,而是要讓人警醒,我們目前的生活型態對健康有礙,已經是往一條錯誤的路上走了,如果再不趕快回頭,就會一路抵達動脈粥狀硬化與胰島素阻抗性等終點了!那要做什麼改變呢?最重要的,就是從生活習慣及態度開始做起!

簡單講,就是減重、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戒菸、和不過量飲酒這些不是老生常談,然而從小事做起,從生活的各個面向讓自己自然而然地接近健康,才是最有效達到健康的手段!

像是你可以從多走路開始做起,盡量以走路及騎腳踏車取代原有的交通工具,在公司地點的捷運站前一站下車,多走點路去上班,或者少搭電梯,改成爬樓梯上樓。或是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要走個二十分鐘,再逐步增加運動的時間到每天三十分鐘。戴上記步器也是個不錯的做法,若過去真的很少運動,可以從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要走五千步做起,接著則是挑戰每日一萬步。當生活步調愈來愈習慣「多活動」,體力也變好之後,再繼續往前推進,學習不同的運動,增加運動的趣味性及強度。千萬不要剛開始就越級打怪,心肺功能不夠好或體重過重時,很容易因為突然運動造成傷害而馬上放棄。記住,我們追求的是可以持之以恆的作法,可以把因為運動而產生的美好感覺延續到明天的做法,不需要躁進!如果你本來就不喜歡走路,而是喜歡跳舞,那就從跳舞開始下手!沒問題的!就找到自己喜歡做的運動,並開始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持之以恆地做吧!

飲食部分的建議要提醒大家減少食物中的反式脂肪、減少飽和脂肪,也要選擇鹽分不過高的飲食,盡量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及優質蛋白質,少吃加工食物。地中海飲食是很好的選項,想知道更多飲食細節的,可以閱讀「高血糖的前奏–糖尿病前期」內文介紹,及觀賞「地中海飲食」的影音。

假如我們規則運動,注意飲食內容,通常體重就能得以獲得控制,而這點很重要,體重如果失控狂飆,對身體的影響決不僅止於美觀,而是對血糖、血壓、血脂等都有負面影響。另外,抽菸影響血管健康這件事情,請閱讀「史上最強殺手–香菸」這篇,你會發現吸菸容易提高我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因此想要預防代謝症候群帶來的動脈粥狀硬化,戒菸是一定要的!期望大家都能明白,在生活習慣方面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是讓自己愈活愈健康的良藥!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
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包含:
✅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並使用胰島素患者
✅ 使用類固醇藥物超過3個月患者
✅ 骨折部位包含:手腕(遠端橈骨)、上手臂(近端肱骨)、脊椎或髖部骨折

別等到骨折才後悔,快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吧!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過去被視為一種逐漸退化、無法逆轉的罕見疾病,患者多數隨年齡增長而喪失運動功能,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近年治療藥物進步與台灣健保給付擴大,越來越多患者得以透過治療來穩定病情、並延緩退化,甚至有機會提升運動功能,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治療的力量,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好。」正在準備碩士論文的SMA患者李同學,親身感受了背針治療帶來的改變。過去生活總是受限,如今不僅能自理更多日常事務,也能在攝影興趣裡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視角。...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關節腫痛就診,透過胸部影像檢查,意外發現肺部已纖維化。由於患者平時僅偶爾咳嗽,並未察覺異狀,導致延誤治療時機。」黃建中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會讓肺部漸漸失去彈性,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即使初期沒有顯著症狀,若患者具有肺纖維化高風險特性,應盡快進行第一次的肺功能檢查,依據檢查結果持續追蹤,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外科陳彥州醫師表示,「其實腰部曲線不是只跟體重有關呦。」 影響腰部曲線的主要因素包括腹部皮下脂肪、內臟脂肪、腹部肌肉、骨骼結構。陳彥州醫師解釋,腹部皮下脂肪過多會影響腰線,使腰部曲線不明顯,有人會透過減重或抽脂手術來改善。內臟脂肪過多會使腹部膨脹,必須透過飲食調整與運動來減少內臟脂肪,改善腰線。腹部肌肉的部分,有部分產後女性可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及筋膜鬆弛的問題,導致腰線不明顯,這類狀況可能需要透過腹直肌分離修復手術來改善。 若上述三項因素皆已改善,但腰線仍不明顯,則可能與肋骨骨架有關,而需要考慮透過肋骨雕塑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