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你看看,」王先生指著後頸,再拉起衣服露出腋下,指著腋下一片黑,問:「我這個不是沒洗乾淨,前幾天我老婆突然說我是不是都沒洗澡,害我很努力搓很久,但脖子和腋下都還是黑黑的,這是皮膚病嗎?」
醫師看著中廣身材的王先生,說:「這看起來是黑色棘皮症,可能跟你的身材有關,之前如果沒有抽血驗過血糖的話,我們今天就來抽個血吧!」
王先生非常困惑,不知道為什麼腋下的一片黑卻與血糖或身材有關。
胰島素阻抗性
現代人都聽過糖尿病,而在患者被診斷第二型糖尿病之前,其實身體已經起變化很久了!其中一個很可能被忽略掉的變化,就是「胰島素阻抗性」。要談胰島素阻抗性,我們還是先來複習一下胰島素在人體內扮演的角色吧!
當我們吃進的食物於消化道分解,會形成血糖。血糖升高後,刺激胰臟分泌出胰島素。胰島素能幫助血糖進入肌肉、肝臟的細胞內,讓細胞得以好好利用這些能量。
你可以把細胞想像成一棟房子,血糖本來是站在房子外面的,而胰島素就是一把能打開房子大門的鑰匙。有了胰島素,血糖才能進入細胞,細胞才能利用糖份作為能量。而血糖下降後,胰島素的濃度也會下降,促使肝臟釋放肝醣維持血糖濃度。
因此,胰島素很重要,有了胰島素後,血糖得以下降,細胞也才有能量。
不過呢,假使我們吃了一堆東西,血糖是很大幅度上升,一堆血糖等在細胞大門外,就需要非常多的胰島素鑰匙才能打開細胞大門。細胞會覺得不堪其擾,好像這間房子一直被開門闖入而很不高興,因此久而久之,細胞就愈來愈不認胰島素這把鑰匙,即使有了胰島素鑰匙也難以打開細胞大門。
胰島素阻抗性帶來的後果
所以簡而言之,胰島素阻抗性代表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降低,因此難以利用血糖,讓血糖居高不下。
當血糖降不下來,胰臟會繼續一直分泌胰島素,製作更多胰島素鑰匙,企圖幫忙血糖敲開細胞大門進到細胞內。胰臟分泌過多胰島素至血液中時,稱為高胰島素血症,並讓體內發炎指數升高。而如此辛勤工作的胰臟後來太累了、疲乏了,後來愈來愈無法製造足量的胰島素,更會讓血糖控制的狀況雪上加霜。
沒有進入細胞的血糖,可能會到肝臟與胰臟轉為脂肪貯存於身體,讓身體脂肪量上升。或者,高濃度的糖分繼續留在血液裡,而導致眾多器官危害,傷害視力、腎臟功能,引發心血管、神經等多重病變。
發生胰島素阻抗性時的症狀
剛開始出現胰島素阻抗性的時候,患者是難以自知的。要到之後血糖真的都降不下來,持續高血糖的時候,患者才會表現出疲憊、容易餓、難以專心等症狀。
所以我們並不希望等到高血糖的症狀出現,或已經有糖尿病併發症後,才知道自己有胰島素阻抗性,因此比較重要的反而是,要注意一些與胰島素阻抗性相關的因素:
● 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
● 攝取高卡路里、高澱粉、高糖的飲食
● 經常久坐不動,生活模式傾向靜態
● 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
● 長期生活在高壓力下
● 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非酒精性脂肪肝
● 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體重過重和胰島素阻抗性高度相關,尤其是「蘋果型肥胖」者,肚子有一圈肥油,明顯腹部脂肪過多,萬一還有高血壓、高血脂的話,就很容易伴隨著胰島素阻抗性出現。雖然,但這不是絕對。並非只有體重過重、肥胖的人才會有胰島素阻抗性,體重正常的人也可能出現胰島素阻抗性。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腋下、後頸、身體皺褶處、乳房下緣會變的比較黑,有點像洗澡沒洗乾淨的樣子,但就算認真洗,卻也洗不掉那層黑色絨布感,這種狀況被稱為「黑色棘皮症」,黑色棘皮症與胰島素阻抗性很有相關。如果注意到有這幾處皮膚變黑的狀況,就要警覺:「小心胰島素阻抗性!小心血糖!」
另外,也有研究認為,皮膚上長了許多小肉芽、贅瘤時,也與高胰島素阻抗性有關。雖其病理機轉尚未明朗,但如果發現脖子附近長了一堆小小顆的贅皮瘜肉,腋下冒出一顆顆小肉芽,也要記得檢查血糖和血脂!
改變胰島素阻抗性
注意到胰島素阻抗性後,就要了解要更費心於血糖調控的方面了!這時務必要減重,利用飲食與運動等生活型態的調整來降低體重,如果真的有困難,在醫師評估後也可以考慮用減重手術來降低體重。
增加運動,每周有五天至少達到30分鐘的中等程度運動,例如用間歇運動的訓練方式,也是對降低胰島素阻抗性有幫助。改變靜態的生活方式,多用走路、騎腳踏車通勤,多爬樓梯,減少久坐的機會,也能幫助細胞收進血糖。
最後就是要減少壓力與睡眠充足,這些改善方式與面對糖尿病前期的方式是一樣的,因為胰島素阻抗性和糖尿病前期是一體兩面,及早認知到需要作出改變的人,就能逆轉勝,避免進展成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