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嘗試生酮飲食嗎?(懶人包)

by | 5 月 19, 2020



你很可能聽過生酮飲食,也知道這是一種低碳飲食法,但還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或適不適合生酮飲食。請藉著這機會認識一下這火紅的體重控制方式。




生酮飲食代表什麼意思?


生酮飲食代表要「非常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一天碳水化合物的總量落在25克到50克以內,主要改從脂肪攝取熱量。過去大家習慣吃飯、吃麵當主食,靠飯、麵讓我們吃飽、提供熱量,但這些都屬於碳水化合物。而生酮飲食裡,碳水化合物僅能佔總熱量的5%。其餘由蛋白質提供20%到25%的熱量,而絕大部分的熱量,也就是剩下的約70%到75%,都要靠脂肪提供。



簡單說,生酮飲食是脂肪高量、蛋白質中量、碳水少量的飲食法。




生酮飲食是種全新的飲食法嗎?


大家雖然是最近幾年比較常聽到生酮,但這屬於一百年前就發展出來的飲食方式,大約於1920年代之際,當時胰島素還沒問世,沒有任何藥物能醫治罹患糖尿病的人,糖尿病患者幾乎是必死無疑。因此有人想靠食療改善病情,發展出以攝取脂肪為主,接近放棄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法,來減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但效果有限,等到胰島素問世後,才大幅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


後來也曾有人運用生酮飲食這樣的方式治療兒童的嚴重癲癇。


接近一百年後,糖尿病前期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持續增加,生酮飲食再度成為受歡迎的體重控制方式。

減重必讀!基礎代謝率懶人包



生酮飲食是根據什麼理論?


生酮飲食時,每天僅能吃少於50克碳水化合物,理論上會很快用光血糖,身體進入飢餓狀態,開始強迫人體燃燒脂肪(而不是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的來源。而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變少,身體也比較不需要太多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因此生酮理論是希望往身體降低分泌胰島素,減少胰島素阻抗,與降低體重的方向前進。




生酮飲食時,什麼不能吃?


碳水化合物的量極度受限的時候,代表要大幅減少你原本的主食,無論米飯、地瓜、麵包、麵條、馬鈴薯等等都屬於澱粉類食物。幾乎所有的水果都不適合,畢竟水果中所含的糖類較高。含澱粉的蔬菜,例如根莖類的蔬菜,也不行。



簡單說,生酮飲食幾乎需要避免所有含澱粉的主食類,且蔬菜與水果也會大幅受限。所以在你嘗試生酮飲食之前,請務必記得,這並不是種均衡飲食的方式




生酮飲食時,要吃什麼?
吃油脂很豐富的肉類,像是三層肉、五花肉、有肥魚肚的魚肉,並大量使用橄欖油、奶油、牛油、椰子油等來烹調。乳酪、奶油、蛋、堅果也都可以吃。蔬菜類可以選擇花椰菜、高麗菜、青江菜、空心菜等等地面上(非土裡)的蔬菜。





生酮飲食有什麼潛在危險?


請記得,生酮飲食並不是種均衡飲食,因此遵從者容易缺乏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因此會讓人抽筋心律不整,同時也會因為缺乏纖維而便祕,其他常見的併發症包括胃痛、頭暈腦脹、飢餓感增加、疲憊、焦躁、口氣差口臭、頭痛。抽血發現血脂肪、血中膽固醇濃度升高。


另外,生酮飲食者比較容易患有尿路結石,尿酸濃度也會上升。剛開始進行生酮飲食時,體內酮體上升會導致利尿,因此尿量上升、脫水更嚴重。若本身有高血壓、心衰竭、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調整藥物。長期生酮飲食則會降低骨質,引發骨質疏鬆


還有,若是糖尿病患者要執行生酮飲食,最好先與醫師溝通了解,因為糖尿病患者有機會出現酮酸中毒,引發性命危險!不過即使沒有糖尿病,生酮飲食也可能會導致酮酸中毒。請看「靠生酮飲食減重會導致酮酸中毒嗎?」詳解。





我需要嘗試生酮飲食嗎?
就減重效果來說,短期嘗試生酮飲食可以減重,但長期來說減重效果沒有優於其他飲食控制方式。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來說,短期有助於控制血糖,長期呢?目前則並沒有生酮飲食優於其他方式的證據。然而無論是體重控制或血糖控制,都是長期抗戰,如非必要,請勿選擇極端的方式。真的想要嘗試,一兩周即可,大概還不至於太傷身,可以把生酮飲食當成短期減重的方式之一,但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資料告訴我們生酮飲食能作為長久之計。再強調一次,生酮飲食不是均衡飲食,會讓人體缺乏必要的纖維、礦物質、維生素。如果你真的很想改變飲食習慣,可以先參考「必看!15種與死亡最相關的飲食陷阱」與「想嘗試低醣飲食?掌握五大原則」等文章,了解更多飲食概念。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陳怡文醫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經過檢查,確定診斷為肢端肥大症,影像檢查也發現腦下垂體腫瘤,於是便安排手術治療,目前也在門診持續追蹤。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是個可能遍布全身肌肉、關節、肌腱處的深層疼痛,常常在活動時症狀變得更糟,也會伴隨著疲倦、睡不好、以及記憶和情緒障礙。目前認為纖維肌痛症與神經系統的失調有關,無論是痛覺或非痛覺的刺激,腦部似乎都將這種刺激感知為放大版的痛覺。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20歲的大學生,因為蕁麻疹反覆發作,讓生活大受影響。」林尚宏醫師表示,「每次蕁麻疹發作,就像全身有螞蟻在爬,奇癢無比。患者全身皮膚佈滿抓痕,常抓到破皮出血。甚至讓他不願意上課,也放棄參加社團活動。」

患者一開始接受抗組織胺治療,後來再增加到四倍劑量時,症狀改善仍有限,讓他感到非常沮喪。林尚宏醫師說,後來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使用第三線藥物。所幸,經過治療後,他的症狀終於獲得大幅改善,隨著病情受到控制,他逐漸恢復信心,也回到校園,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教你分辨「醣」與「糖」,聰明挑選,減少負擔!看懂食品營養標示

教你分辨「醣」與「糖」,聰明挑選,減少負擔!看懂食品營養標示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大家漸漸曉得甜滋滋、好好吃的「糖」可能對健康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不過每次看到「糖」、「醣」又常常覺得一頭霧水,傻傻分不清楚。 想要吃得健康,在買食物的時候一定要養成看營養標示的習慣,台灣的食品營養標示會呈現碳水化合物和糖的含量[1]。...

癌症疼痛不要忍,腫瘤科醫師解說

癌症疼痛不要忍,腫瘤科醫師解說

癌症疼痛是一種持續存在的痛,慢性背景的疼痛需要靠長效的藥物,而突發性的疼痛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就需要使用比較短效的藥物來解決。請陳國維醫師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