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的天敵 – 骨質疏鬆(懶人包)

by | 8 月 11, 2017

我們全身上下有兩百多塊骨頭,用來支撐身體、保護內臟,雖然骨頭看來非常堅硬又固定,長大後你大概覺得「我又不可能長高了」,而感覺不到骨頭有什麼變化。


但其實骨頭一直在變,由「蝕骨細胞」移去老舊骨質,由「造骨細胞」製造新鮮骨質取代,骨頭是個不斷改變成長的活組織喔!

我們常說年輕就是本錢,這句話在骨頭來說是對的!年輕時我們「造骨」的速度高於「蝕骨」速度,到三十出頭前骨質密度都能繼續攀頂。然而大約到了三十五歲以後,「蝕骨」速度開始高於「造骨」速度,骨質密度逐漸走下坡。


骨質流失後代表著骨質變脆,更容易易破碎斷裂。想想看,當房子地基被掏空後,房子就可能倒了。當骨骼的結構變差,骨折的危險性就大幅上升。尤其女性在停經之後,骨質流失的速度更快,所以女性骨質疏鬆的機會是男性的六至八倍

雖然你可能認為就算有骨質疏鬆,頂多也是骨頭斷掉,那有什麼大不了,應該不像中風、心肌梗塞、或得了癌症那麼恐怖!不過,伴隨骨折而來的各種併發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家都知道社會走向愈來愈高齡化,骨質疏鬆絕對是個需要被重視的慢性病。


骨質疏鬆與骨折有密切關係,最常發生的位置是脊椎,一塊塊的脊椎可能因骨質疏鬆而出現小小的骨折,脊柱因而崩壞,失去原有的弧度。髖關節骨折也很常見。

骨質疏鬆的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常常是到了患者姿勢變得很怪,才知道是因骨質疏鬆而脊椎變形導致了長期背痛;或甚至是等到真的骨折了,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

因為這是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若年紀變老後發現自己開始駝背、腰酸背痛,或因輕微碰撞就發生骨折,就要注意是否有骨質疏鬆

除了年紀變大以外,體重過輕、缺乏運動、抽菸、缺鈣或維生素D不足甲狀腺機能亢進早發性停經、飲酒過量、長期使用類固醇的人都會更容易骨質疏鬆。(身體質量指數BMI計算機


骨質密度檢查機器是用中軸型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測量腰椎或兩側髖骨,假使數值>= -1是正常值,骨質正常。數值界在-1與-2.5之間的代表骨質缺乏,若得出的數值<= -2.5代表骨質疏鬆

至於哪些人需要做骨質密度檢查?符合以下條件就要考慮!

● 年紀超過五十歲以上,被診斷骨折。

 年紀大於六十五歲的女性

 年紀大於七十歲的男性

 已經停經並有抽菸、維生素D不足等危險因子的女性。

針對骨質疏鬆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各有其優缺點,無法一概而論,醫師會依據每個人的狀況選擇不同的治療策略。但記得一定要先補充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

雖然說,骨質流失是人體老化不可避免的過程,但我們仍可以趁年輕的時候多儲存一些骨質,避免骨質流失到變成骨質疏鬆的程度。如果已經不年輕了,也千萬別氣餒,保護骨質仍不嫌晚,開始養成運動習慣,均衡飲食,繼續延長我們骨骼的「耐用年限」

負重型態的運動,像是跳繩、快走、慢跑、爬樓梯等運動會讓骨頭承受身體重量並做出移動,對提升骨質密度有幫助。但要選擇這些運動時要先了解自己的條件,假使已經有骨質疏鬆的話,就不要做太高衝擊的運動,以免造成骨折。


游泳、騎腳踏車雖然也是鍛鍊肌肉耐力或肌力很好的運動,卻無法提升骨質。練習瑜珈及皮拉提斯可以訓練平衡,但這兩種運動可能帶有較多扭轉、前彎的姿勢,若已有骨質疏鬆的人練習會有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機會。


要維護骨質,鈣和維生素D都要補足,飲食中請喝足量的牛奶,吃優格及起司來補充鈣質,吃鮭魚、鮪魚等則有維生素D,維生素D能調節骨質生成,與骨骼健康大有關係。一般人在防曬做好的狀態下接受適量陽光照射,能夠補充維生素D。假使抽血後發現維生素D數值偏低,要在向醫師諮詢後再補充維生素製劑,否則自己亂補到後來過量,也是會中毒的。

吸菸、喝酒過量、喝太多咖啡、或吃得太鹹則對骨質沒好處,應該盡量避免。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嘗試減少骨折的風險,防止併發症出現,例如維持理想體重減輕骨頭的負擔、改善照明及居家環境預防跌倒等皆是有效的方法。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