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痙攣腳抽筋,是缺鈣還缺鉀?(懶人包)

by | 12 月 25, 2018


我們可能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爬山爬到一半時,突然肌肉緊到不行;或是在夜半時分,一陣劇烈的肌肉痛讓你從睡夢中驚醒。這種因為神經不自主放電引發的肌肉不自主收縮,就是肌肉痙攣,口語一點就是抽筋了。

(這裡說的抽筋是突然之間肌肉痛到不行,變僵且硬梆梆的那種抽筋,不是討論癲癇的那種。想了解癲癇請看這裡。)

肌肉痙攣常發生於突然之間,可能只維持個幾秒鐘或幾分鐘,之後好像又沒事了。最容易發生抽筋的位置在小腿後側肌肉,不過大腿、腳底、或腳趾頭也都可能發生,像是腳底突然一陣緊痛,腳往內捲,那就是腳底抽筋。據統計,大概四分之三的肌肉痙攣是在睡夢之中發生的,可能是睡眠時神經比較會亂放電的緣故。


突然發作肌肉痙攣,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肌肉過度使用:這是很常見的抽筋原因,長時間運動造成肌肉緊繃就可能會出現肌肉痙攣。

 身體脫水:運動員若長時間運動,但沒補充足量水分,很容易肌肉痙攣,尤其是在熱天裡長時間的運動或勞動,像是跑馬拉松的現場不算少見。

 缺乏礦物質:飲食中缺鈣、缺鉀、缺鎂都可能會引發肌肉痙攣

 血液循環不良:例如腿部肌肉有動脈粥狀硬化,運動時需要更大量的血液經過卻供應不足,因此有動脈問題的話,一運動就覺得腿很痛,肌肉會出現痙攣痛感。

 神經壓迫:有些人是因為腰椎狹窄而壓迫到神經,誘發痙攣感,走路愈久愈容易覺得痛,不走路休息後就會改善。

 使用部分藥物:利尿劑在利尿的同時,會帶走鉀、鈣、鎂等礦物質,而誘發肌肉痙攣。另外降膽固醇的statin藥物也可能誘發肌肉痙攣。


 容易抽筋的族群:包括銀髮族、孕婦、糖尿病患、和甲狀腺疾患。老人的肌腱會變短,容易緊繃。糖尿病患因為長期高血糖而影響肌腱健康。(糖尿病肌腱病變看這裡

 肝病:如果是因為肝病而毒素累積,所引發的肌肉痙攣就很難好,要盡量趕快排出體內毒素,並用上肌肉鬆弛劑。

 金屬中毒或感染:很少很少的狀況下,是由鉛中毒、汞中毒、或感染破傷風後才導致肌肉痙攣。如果在肌肉痙攣前曾接觸過重金屬或有傷口時碰到土壤,就要有所警覺。


說了這麼多,其實很多人只有晚上偶爾抽筋一下,也沒什麼特別原因。抽筋很不舒服,該怎麼做?

◆ 正在發作小腿後側抽筋時,如果還可以下床走路,就用腳跟走路走個幾分鐘。

 如果下不了床,就坐起身,用手扳腳底朝向身體方向,也就是讓腳趾頭朝往小腿前側,才能拉長後側小腿肌肉。如果動彈不得或兩腳同時抽筋,趕快請室友幫忙扳腳底板。

 如果抽筋的地方是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假設是左大腿抽筋好了。可以先右側躺,將左腳彎往後方屁股,藉此伸長左大腿股四頭肌。


如果你小腿抽筋的次數有點多,想改善肌肉痙攣的狀況,就要先好好做伸展!像假如你如果容易夜晚發生腳抽筋,就在睡前伸展肌肉。另外,盡量在運前後也要多做伸展,放鬆訓練後的肌肉。


推牆伸展:面對牆壁站著,前腳微彎,後腳打直,背部也打直,不要翹屁股,雙手施力扶牆,讓兩腳都貼緊地板,可以伸展後腳的小腿及腳踝肌肉肌腱。

 毛巾伸展:坐在床上兩腳向前伸直。將毛巾繞過一腳的腳底板,雙手分別握住毛巾的兩端,雙手出力將腳底板往自己身體的方向拉,這時記得要維持腳打直,膝蓋不彎曲的狀況,才能感覺到小腿後方的肌肉伸展,維持三十秒,再反覆練習。

 階梯伸展:靠腳尖站在階梯上,腳跟懸空慢慢下降,讓腳跟高度比階梯還低。這樣你的小腿肌肉就能伸長,感覺到了嗎?停留個幾秒,反覆練習幾次吧。


飲食有沒有辦法改善呢?你可以試試看以下這些方式!

★ 喝牛奶很不錯。牛奶裡面有優質蛋白質和鈣、鉀、鈉,能幫助修復肌肉與維持電解質平衡。

 吃地瓜和香蕉也是很可以補充鈣、鎂、鉀。運動前或晚餐後吃根香蕉說不定就能減少抽筋的次數了。

 吃堅果、種子、豆類食物能補充鎂離子。

 吃柑橘類食物及酪梨能補充鉀離子。

 吃深綠色蔬菜能補充鈣和鎂。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為了要避免脫水,要補充足夠的水分!至於需不需要喝帶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呢?一般來說沒運動的話是不需要,就算有運動也不一定要喝,免得補充過多糖分。


睡前做點熱敷或泡澡,也有助於減少夜間抽筋的機會,如果你在國外旅遊,整天都在走路,就記得泡個澡或按摩小腿後再去睡。




睡覺時不要壓腳背,讓腳趾頭朝向天花板方向,所以盡量是仰睡,並在腳邊擺些棉被枕頭,讓腳的位置不要跑掉。如果一定要趴睡,就考慮把腳底掛在床尾沿,腳趾頭朝下,小腿後側肌肉才不會太過緊繃。(反正壓腳背的動作就會讓小腿後側緊繃,就比較容易肌肉痙攣)。另外,不要在太熱的環境睡覺,這會讓抽筋更容易發生。


那什麼時候你需要看醫生呢?以下情況就要注意!

○ 很常肌肉抽筋痙攣
 痙攣後肌肉不見改善,或肌肉變得無力
 痙攣處變得紅腫熱痛
 找不到痙攣的原因

如果有以上的狀況,還是就診讓醫師找找是否有其他特殊原因造成肌肉痙攣的吧!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過去被視為一種逐漸退化、無法逆轉的罕見疾病,患者多數隨年齡增長而喪失運動功能,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近年治療藥物進步與台灣健保給付擴大,越來越多患者得以透過治療來穩定病情、並延緩退化,甚至有機會提升運動功能,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治療的力量,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好。」正在準備碩士論文的SMA患者李同學,親身感受了背針治療帶來的改變。過去生活總是受限,如今不僅能自理更多日常事務,也能在攝影興趣裡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視角。...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關節腫痛就診,透過胸部影像檢查,意外發現肺部已纖維化。由於患者平時僅偶爾咳嗽,並未察覺異狀,導致延誤治療時機。」黃建中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會讓肺部漸漸失去彈性,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即使初期沒有顯著症狀,若患者具有肺纖維化高風險特性,應盡快進行第一次的肺功能檢查,依據檢查結果持續追蹤,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外科陳彥州醫師表示,「其實腰部曲線不是只跟體重有關呦。」 影響腰部曲線的主要因素包括腹部皮下脂肪、內臟脂肪、腹部肌肉、骨骼結構。陳彥州醫師解釋,腹部皮下脂肪過多會影響腰線,使腰部曲線不明顯,有人會透過減重或抽脂手術來改善。內臟脂肪過多會使腹部膨脹,必須透過飲食調整與運動來減少內臟脂肪,改善腰線。腹部肌肉的部分,有部分產後女性可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及筋膜鬆弛的問題,導致腰線不明顯,這類狀況可能需要透過腹直肌分離修復手術來改善。 若上述三項因素皆已改善,但腰線仍不明顯,則可能與肋骨骨架有關,而需要考慮透過肋骨雕塑來調整。...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