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起因於大腦皮質神經細胞活動過度或不正常放電,患者因而無法控制肌肉或無法正常接受到視覺、聽覺、嗅覺等感覺,分類上有數十種癲癇類型。而我們通常會觀察到的癲癇類型,是患者突然失去反應,肌肉僵硬,背部拱起,然後開始激烈地四肢痙攣抽搐抖動。
過去坊間傳聞若看到癲癇發作,要趕快塞東西進患者嘴巴,以防他咬斷舌頭。但這是錯的,沒有人會在癲癇發作時吞下自己的舌頭。不管是木棍、手指頭、拳頭、或毛巾,都不要拿來塞進患者嘴巴,這會阻塞患者呼吸道,患者反而會因無法呼吸而死亡。也不要在癲癇發作時對著患者灌水或灌藥讓他嗆到。簡單來說,就是別放任何東西進到癲癇患者的嘴巴裡面。
在患者全身顫動時,不要試著綁住患者或壓制患者身軀,癲癇發作時的全身抖動來自於腦部的不正常放電,並非自主行為,外人更無法以蠻力壓制成功。也不用大聲呼喊試圖叫醒患者,我們該把握時間做以下的事情:
1. 移開環境周遭的危險物品,避免意識不清的患者碰撞受傷。
2. 摘除患者眼鏡。
3. 鬆開患者脖子領帶、圍巾的束縛,保持其呼吸順暢。
4. 可以在患者頭側墊個包包或一團衣物,避免患者的頭反覆撞擊地面。
5. 紀錄癲癇發作時間,並觀察患者出現哪些動作,這有助於後續醫師評估。
6. 若患者動作停止,試著協助患者側躺,使口水或食物能自然流出,患者才不會被自己的口水或嘔吐物嗆到。
7. 陪伴患者到他完全清醒,若患者在抖動痙攣時受到外傷,也要記得前往醫院檢查。
8. 最好快打119的狀況包括了:患者是第一次癲癇發作、患者呼吸困難、癲癇發作超過五分鐘、接連癲癇發作、患者停止動作但一直沒醒過來、摸起來身體很燙、患者是孕婦或慢性病患者。
記住,當患者癲癇發作後,我們無法靠蠻力阻止患者抽搐,因此重點是要盡量保護患者別在這段失去意識的過程中受傷。並幫助需要的患者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腹瀉、血便、體重減輕是警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 30 多歲的女性患者,平時工作相當忙碌,壓力很大,經常腹瀉。雖然發現排便帶血,但自認為是痔瘡,而沒有放在心上。」王彥博醫師指出,「因為持續解血便,患者經常感到頭暈,才終於就醫檢查。」
大腸鏡檢查發現患者的直腸、結腸有嚴重發炎、潰瘍。經過一系列檢查,確診 為潰瘍性結腸炎,接受傳統藥物治療後,患者的症狀緩解,但 是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於是向健保申請使用生物製劑。至今持續使用生物製劑已經過了三年,患者的狀況穩定下來, 沒有復發的狀況,已回復正常的工作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