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癲癇怎麼辦?(動畫)

by | 8 月 10, 2018



癲癇起因於大腦皮質神經細胞活動過度或不正常放電,患者因而無法控制肌肉或無法正常接受到視覺、聽覺、嗅覺等感覺,分類上有數十種癲癇類型。而我們通常會觀察到的癲癇類型,是患者突然失去反應,肌肉僵硬,背部拱起,然後開始激烈地四肢痙攣抽搐抖動。

過去坊間傳聞若看到癲癇發作,要趕快塞東西進患者嘴巴,以防他咬斷舌頭。但這是錯的,沒有人會在癲癇發作時吞下自己的舌頭。不管是木棍、手指頭、拳頭、或毛巾,都不要拿來塞進患者嘴巴,這會阻塞患者呼吸道,患者反而會因無法呼吸而死亡。也不要在癲癇發作時對著患者灌水或灌藥讓他嗆到。簡單來說,就是別放任何東西進到癲癇患者的嘴巴裡面。

在患者全身顫動時,不要試著綁住患者或壓制患者身軀,癲癇發作時的全身抖動來自於腦部的不正常放電,並非自主行為,外人更無法以蠻力壓制成功。也不用大聲呼喊試圖叫醒患者,我們該把握時間做以下的事情:

1. 移開環境周遭的危險物品,避免意識不清的患者碰撞受傷。

2. 摘除患者眼鏡。

3. 鬆開患者脖子領帶、圍巾的束縛,保持其呼吸順暢。

4. 可以在患者頭側墊個包包或一團衣物,避免患者的頭反覆撞擊地面。

5. 紀錄癲癇發作時間,並觀察患者出現哪些動作,這有助於後續醫師評估。

6. 若患者動作停止,試著協助患者側躺,使口水或食物能自然流出,患者才不會被自己的口水或嘔吐物嗆到。

7. 陪伴患者到他完全清醒,若患者在抖動痙攣時受到外傷,也要記得前往醫院檢查。

8. 最好快打119的狀況包括了:患者是第一次癲癇發作、患者呼吸困難、癲癇發作超過五分鐘、接連癲癇發作、患者停止動作但一直沒醒過來、摸起來身體很燙、患者是孕婦或慢性病患者

記住,當患者癲癇發作後,我們無法靠蠻力阻止患者抽搐,因此重點是要盡量保護患者別在這段失去意識的過程中受傷。並幫助需要的患者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針對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傳統的做法是利用開心手術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謝炯昭醫師說,「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必須先要開胸,接上心肺機,並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對於年紀較大或身體狀況較差的病人而言,手術風險較高。」受惠於科技的進步,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已成為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利器。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七十多歲的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患者,接受第一線治療後一年多又復發,二線治療的效果也不佳。淋巴結腫大到壓迫靜脈,導致血液無法回流,兩隻腳腫得非常嚴重,偏偏當時患者的身體狀況又已無法承受更高強度的化療,情況十分不樂觀。」蕭惠樺醫師回憶,「當時剛好有一款突破性機轉的新藥問世,與患者討論後決定試試,結果才打第一個療程,腫瘤就縮小一半,第二個療程後更是幾乎全消,很快速就將淋巴癌控制住!」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性,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

沒事就突襲手、腳的癢癢小水泡,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

沒事就突襲手、腳的癢癢小水泡,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

「每次好像我只要一出國,手掌上就會出現這些好癢的小水泡。」飛機一落地,若真就向來接機的姐姐抱怨著。 姊姊看了一眼若真的手,輕輕鬆鬆地回應:「你還好,只有出國時才會這樣。我覺得我的腳每隔幾個星期就會出現一次這些小水泡,本來想要不理它,不過好像因此而感染了,在皮膚科吃了幾天的藥才好。」 「天啊,原來你也有同樣的狀況,」若真驚呼:「醫生說我的狀況是汗皰疹,所以汗皰疹是遺傳引起的嗎?」 汗皰疹(Pompholyx, Dyshidrosis)是種影響手部和腳部的濕疹變化, 汗皰疹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