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看過來,十個不需器材的肌力訓練

by | 4 月 15, 2022


大家應該聽過肌少症吧!一般人在三十歲附近,體能達到了巔峰,然而在那之後,肌肉的質與量開始逐漸流失。假使肌肉變少、力氣變弱、平衡變差、步態不穩,體能也大不如前,很可能就是肌少症的表現。


肌少症的原因可能來自於營養不足,但即使非常注重飲食選擇,並適時地補充了蛋白質,卻不一定能維持住肌肉的質量。因為年紀大一點的時候,荷爾蒙的分泌改變,神經細胞的數目和連結也在變少,因此在飲食補充之外,一定還要加上阻力型的運動,靠肌力訓練來維持肌肉的質與量。除了減緩肌少症的發生之外,研究顯示,65歲到75歲的老人在開始做一周一次的肌力訓練之後,身體發炎下降,血壓與血糖的數值也改善了,代表肌肉的訓練對全身的狀況都有好處。

而提到肌力訓練,或重量訓練,許多人會想到的是到健身房訓練,利用啞鈴、槓鈴、或其他器材來增加負重。當然,現在健身房有各種經過設計的器材,安全使用下絕對是增加肌力的好方法;然而,如果你是初學者,也可以考慮利用自身體重來達到肌力訓練的目的,這算是相對來說也比利用器材更安全的方式,是居家訓練很棒的開始。


以下會介紹十個很棒的居家訓練動作,均是不需器材、利用自身體重即能完成的肌力訓練動作。想要保住肌肉質量,就這樣開始練起吧。如果之後練熟了,想要更進一步,可以看「漸進式增強運動強度」這篇文章學會加強肌力訓練強度的方式,例如增加練習的組數,增加負重,改變平面,增加不平衡等方式都可以增加練習時的困難度,讓肌力更為提升。


臀橋


由於臀橋主要可以鍛鍊到身體最大的肌肉群,且現代人又是容易久坐、髖部無力,一定要找方式來讓臀部肌肉更有力量,這時臀橋就真的是非常好的一個練習開始。

先躺在地板或地墊上,雙手平放於身體兩側,膝蓋彎曲,兩腳腳掌踩在地板上。收緊臀部,由臀部發力抬高髖部,不要拱背,直到肩膀到膝蓋呈現一直線。停留20到30秒,過程中繼續感受臀部與核心的收緊,注意維持脊柱中立。



側躺腿畫圓

blank

這個動作可以增加大腿前側股四頭肌,以及大腿後側火腿肌的肌力,對髖部的健康也很重要。

動作上先側躺於地墊,身體到腳呈現一直線,不前傾也不往後倒,在下方的手伸直向頭側前方,下方的手可以稍微於胸前做個支撐,也可以插腰或伸直往天花板方向。上方的腳往天花板抬離約離地面30到50公分,開始順時針或逆時針畫圓,做動作的時候可以慢慢做,好好感受肌肉的控制。



跪姿平衡

blank

採四足跪姿,以雙手和雙膝著地。雙手的距離與肩膀同寬,剛好落在肩膀下方,而膝蓋剛好落在髖部下方。收緊腹部的肌肉,右手離開地面舉至與肩膀同高度,手心向下,穩定後左腳向後伸直舉起,收緊臀部和大腿的肌肉,這時先維持右手、軀幹背部、到左腳都是同一水平高度。僅有左手和右膝著地。再回復到起始姿勢換邊反覆練習。過程中要保持平衡。



單腳站立

blank

對許多人而言,可能覺得單腳站立看起來很簡單,但這對鍛鍊臀腿來說是個很有效益的好動作。練得好,可以改善平衡,就能減少後來因跌倒而受傷的機會。

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以站在牆邊,或站在穩固的桌子、椅子旁,練習時若感覺不穩可以有東西扶住。身體站直,兩腳與肩同寬或併攏,抬離一隻腳離開地面,往前抬高或往後勾起腳都可以,變成單腳站立,慢慢練習到可以連續單腳站立60秒。也可以閉上眼睛增加難度。



靠牆深蹲

blank

深蹲是鍛鍊臀腿肌力,尤其是大腿前側股四頭肌的好動作。不過剛開始做深蹲可能無法一次到位,那可以試著先練習靠牆深蹲與深蹲至椅這兩個動作。

背對站在無裝飾的平坦牆面之前約50到60公分處,向後靠讓肩膀靠到牆上,然後腹部核心用力,腳掌貼平地面不動的狀況下,讓身體往下滑,直到臀部與膝蓋呈一直線,膝蓋彎曲九十度,大腿與地面平行。停留30到60秒。再往上回到起始姿勢。
如果剛開始無法達到這麼低的程度,不用勉強,變成靠牆半蹲也可以,練習多次後大腿會更有力,再往下降即可。



深蹲至椅

blank

站在穩固的椅子前方,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身體與背打直,核心用力,雙手可以交疊於胸前,臀部往後推,身體下降,直到碰到椅子,剛碰到後就能往上回復到起始動作。



推牆伏地挺身

blank

面對牆壁站直,距離牆壁約30到60公分,雙手往前伸,手掌貼平於牆壁,高度大約是自己胸膛的高度。接著肩膀下壓,手肘彎曲,身體前傾至額頭輕碰牆壁。如果覺得這樣很無感,可以站離牆面遠一點點,離牆面愈遠,身體下壓的力量愈大,需要愈大的肌力才能完成動作。甚至可以改成推桌伏地挺身,讓身體下壓的力道更明顯。



捲腹

blank

躺在地墊上,雙膝彎曲,雙腳微微打開踩地。手臂可以交叉放在胸前,或是放在腦後。抬起上背,讓肋骨往髖骨靠近,肩膀要離開地面,到軀幹約與地面呈30度角。再慢慢放下背部,但不要回到原始位置,繼續練習約20到30次,過程中下背部要平貼於地面。



棒式

blank

棒式有許多別名,像是也有人會用「平板式」、「撐體」、「平板支撐」等方式來稱呼。基本動作是趴著面對地墊,手肘位在肩膀正下方,臀部、核心用力撐起身體,僅剩腳尖與手肘手臂是和地面相連的。不要低頭或仰頭,眼睛看向約20-30公分前方的地墊,這是「肘撐棒式」。也可以改成兩手打直,用兩手手掌支撐於地,其餘不變,可稱為「掌撐棒式」。



側棒式

blank

側棒式可以訓練到腹斜肌、臀肌、和肩膀,對頸部或下背的壓力較小,做些訓練對平衡、協調、與穩定髖部都有幫助。先右側躺,讓右手肘落在右側肩膀的正下方,右手前臂平貼著地墊。讓膝蓋以下繼續貼在地墊上,抬起髖部、撐起身體,讓軀幹呈一直線,維持30秒。如果這樣沒問題,就改成只有右腳腳掌側面與右手肘著地,其他都撐起呈一直線。

從四十歲開始,許多人就會覺得健康不斷流失,體力變差了,力氣變小了,這時就是要從細微的改變開始,每天開始多加點肌力訓練,即使一天僅練一個動作都可以,只要能漸漸練好這十個動作,並逐步挑戰其變化,就能維持住原本的肌肉質量與減少骨質流失,讓姿勢自然變得良好,增加身體活動時的穩定性,預防跌倒,對血糖的控制也會更好,改善本身慢性病的症狀,好處多多喔。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從毛巾開始消除腿部僵硬,活化緊繃髖部

從毛巾開始消除腿部僵硬,活化緊繃髖部

拿一條毛巾就能優化整個伸展的流程,如果你有彈力帶的話,也可以利用彈力帶輔助。這次來跑一段腿部的伸展拉筋吧。大腿後側伸展大腿內側伸展大腿外側伸展臀部伸展髖部伸展大腿前側伸展大腿後側伸展大腿內側伸展大腿外側伸展臀部伸展髖部伸展大腿前側伸展...

提高警覺!不只手腳無力,這些症狀都可能是中風!(圖文懶人包)

提高警覺!不只手腳無力,這些症狀都可能是中風!(圖文懶人包)

當我們口語說到「中風」,通常是指腦部血管出了事情。較常見的是血管栓塞,血液流不過去,稱為「缺血性中風」,導致某個區塊的腦部就失去了功能。另外一種可能是血管破裂出血,稱為「出血性中風」,同樣會造成腦部失能。於是,我們會看到中風患者無法順暢說話,嘴巴歪一邊,某一手某一腳無法出力活動,與過去的樣貌完全不同。 你可能也曾覺得奇怪:「為什麼有的人臉看起來好好的,卻說他被診斷中風呢?」「為什麼有的人中風後看起來很嚴重,一下子就過世。有的人卻好像很輕微呢?」又或者:「為什麼有的人中風後,只是動的不好,有些人卻還會又麻又痛呢?」...

心房顫動常無感,易中風!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降低中風風險,心臟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心房顫動常無感,易中風!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降低中風風險,心臟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個70歲的男性患者,罹患慢性肺病,且被診斷出二尖瓣逆流與心房顫動,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家屬都擔心開胸手術傷口過大,而猶豫不決。」陳紹緯教授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來治療。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是透過3個小傷口,在胸腔鏡的輔助下,從左心耳外安裝左心耳夾。除了解決二尖瓣逆流的問題,一併處理了左心耳來降低未來中風風險,術後患者順利恢復,目前狀況穩定,在門診持續追蹤。」

白內障手術一併處理近視、老花、散光,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眼科醫師解說(圖文懶人包)

白內障手術一併處理近視、老花、散光,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眼科醫師解說(圖文懶人包)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手術完成後,患者順利恢復。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能夠提供遠、中、近連續視力同時矯正散光,讓患者不用再戴近視眼鏡,也不需要戴老花眼鏡,生活與工作都方便許多。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你這邊是怎麼了?」女友指著洛華的下體,問:「那算是個潰瘍嗎?」 「喔,真的嗎?」洛華表現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樣,說:「我現在才注意到。嗯,可能是我前幾天不小心撞到受傷的吧,沒事沒事,現在一點都不會痛。」 「你有背著我做什麼事情嗎?」女友繼續追問:「這看起來就像是性病。」 「哪有,冤枉啊!」洛華連忙說:「我就說不會痛了,你看這裡也乾乾淨淨,沒有流膿流湯,這哪會是性病啊!」 乾淨的潰瘍,就不是性病引起的嗎?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各種生殖器潰瘍的表現。 感染性生殖器潰瘍...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踏步有氧這些動作可以讓人練到腿部、上半身、與核心肌力,且對關節是友善的,每天都做一些,可以幫助心血管健康並增肌減脂,還能練到平衡和協調性。練習過程中若覺得強度太高,請調慢影片速度。想要強度高一點,可以加快動作的速度。 高抬手踏步 左右點地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上擺手 後勾上擺手 舉手平移 後勾前勾 後勾前勾 開臂側點地 開臂側點地 手部腳踏車 反向手部腳踏車 野獸後V字走 野獸前V字走 打鼓平移 前抬後點 前抬後點 平移轉體 快腳變距 舉臂側點地 舉臂側點地 畫圈平移 交替肘後勾 手轉圈緩和 勾腳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