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牆壁,隨時隨地做運動!(動畫)

by | 12 月 6, 2018


很想運動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嗎?其實運動場地不一定要多寬廣,面對一面牆也很可以!

你可先伸展腳跟。面對牆壁站好,前腳微彎,後腳打直,背部也打直,不要翹屁股,雙手施力扶牆,讓兩腳都貼緊地板,伸展後腳的小腿及腳踝肌肉肌腱。感覺很舒服吧!

接著,維持同樣姿勢但雙腳的膝蓋都微彎,兩腳貼平地板,感覺小腿後方深層比目魚肌的伸展。

接下來轉個身,讓身體右側靠近牆,右腿交叉放到左腿後方,站穩後身體向左側傾斜,記得身體不要往前倒或轉動扭腰,感覺右髖部外側到大腿的伸展,若身體不穩可以稍微扶牆。

伸展差不多後,我們來練點肌力。面對牆壁雙腳平行站好,離牆約一個手臂長,雙手出力推牆做伏地挺身,身體要呈一直線。記得你可以調整與牆的距離,愈近愈容易,想挑戰就離牆遠一點。

練完手臂來練大腿。背對牆站立,往前跨一步,腹部用力縮緊向後蹲,慢慢沿著牆壁往下蹲,記得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屁股位置不要比膝蓋低。

你也可以扶住牆單腳站立,讓單腳承受全身重量,站穩後墊腳讓腳背上提,再放下,反覆數次後換腳練習。

再來依舊單腳站立,讓另一腳膝蓋彎曲,腳踝放鬆,盡量將小腿舉往天花板方向,維持五秒再放鬆休息。動作時雙腳膝蓋不要離太開。

還怕沒空間運動嗎?趕快動起來吧!

延伸閱讀:

九招舒緩足底筋膜炎

保養膝蓋,這些動作一定要避免!

醫師教你頸部保養,告別緊繃、僵硬和痠痛

六招預防膝蓋痛(動畫)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失智通常指的是腦部功能變化,且腦部功能變化的程度超越了一般老化帶來的變化,影響了語言、記憶、和決策,造成患者記憶力變差,難以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瑣事,以及出現行為和人格的變化。大家最常聽到的失智大概是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不過其實失智還有很多種類,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疾病表現的症狀、進展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各種不同的失智。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陳怡文醫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經過檢查,確定診斷為肢端肥大症,影像檢查也發現腦下垂體腫瘤,於是便安排手術治療,目前也在門診持續追蹤。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是個可能遍布全身肌肉、關節、肌腱處的深層疼痛,常常在活動時症狀變得更糟,也會伴隨著疲倦、睡不好、以及記憶和情緒障礙。目前認為纖維肌痛症與神經系統的失調有關,無論是痛覺或非痛覺的刺激,腦部似乎都將這種刺激感知為放大版的痛覺。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20歲的大學生,因為蕁麻疹反覆發作,讓生活大受影響。」林尚宏醫師表示,「每次蕁麻疹發作,就像全身有螞蟻在爬,奇癢無比。患者全身皮膚佈滿抓痕,常抓到破皮出血。甚至讓他不願意上課,也放棄參加社團活動。」

患者一開始接受抗組織胺治療,後來再增加到四倍劑量時,症狀改善仍有限,讓他感到非常沮喪。林尚宏醫師說,後來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使用第三線藥物。所幸,經過治療後,他的症狀終於獲得大幅改善,隨著病情受到控制,他逐漸恢復信心,也回到校園,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教你分辨「醣」與「糖」,聰明挑選,減少負擔!看懂食品營養標示

教你分辨「醣」與「糖」,聰明挑選,減少負擔!看懂食品營養標示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大家漸漸曉得甜滋滋、好好吃的「糖」可能對健康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不過每次看到「糖」、「醣」又常常覺得一頭霧水,傻傻分不清楚。 想要吃得健康,在買食物的時候一定要養成看營養標示的習慣,台灣的食品營養標示會呈現碳水化合物和糖的含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