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上升,會不會是得了什麼病?(懶人包)

by | 9 月 7, 2021

 
「你最近好像變太瘦了,會不會是生了什麼病啊?」
「亂講,變瘦哪會是病?如果一直變胖才是病吧?」
 
體重變化的時候,我們最常先想到與自己飲食、活動運動的內容、量有關,是吃太多或吃太少,是坐著時間太常還是增加了運動量,都可能會讓體重上升或下降。不過,體重變化有的時候則真的是與疾病有關呢!

 
究竟有哪些疾病會讓人變胖呢?一起來看看。
 
◆甲狀腺機能低下
 
「甲狀腺機能低下」代表甲狀腺沒有製造足夠的甲狀腺素。甲狀腺素能調節體內新陳代謝,包括心跳速度、體溫調控,都會受到甲狀腺素的濃度影響。
 
當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讓甲狀腺素的濃度太低,會降低了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患者出現皮膚乾、怕冷、便祕、肌肉無力,同時也會讓體重上升。「甲狀腺機能低下」可以發生任何年紀,男性女性都會發生,但最常見在超過60歲以上的年長女性身上。於是,常有60歲以上的患者會忽略自己的症狀,以為自己變老,狀況本來就會變不好,而沒有及時找到「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問題。
 
 
若醫師診視後懷疑患者有「甲狀腺機能低下」,可以安排抽血檢查看看患者甲狀腺的機能。若真的確診為「甲狀腺機能低下」,則要確定是否甲狀腺發炎或長了腫瘤。治療上並不困難,通常患者只要補充口服的甲狀腺素後,症狀就能改善。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代表卵巢出現多顆的小濾泡,使卵巢機能變化,患者荷爾蒙失調,導致全身的症狀,包括月經週期不規則,容易不孕,頭髮變稀疏又容易斷掉,青春痘變多。另外,就是患者容易體重增加,而且很難減下來,增加的體重常常是在腰部,讓患者覺得很不開心呢。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荷爾蒙失調的疾病,患者務必要過著健康的生活型態,多運動,注意飲食選擇,降低生活壓力,維持正常作息,甚至也要考慮用藥物來改善狀況。否則,像「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樣與內分泌息息相關的疾病,可是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子宮內膜癌的機會喔。
 
 
(延伸閱讀: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PCOS
 
 
◆接受類固醇治療的患者
 
大家應該都聽過類固醇,也知道類固醇是現代被很廣泛使用的藥物,因為類固醇對減少疼痛、減少發炎是很有用的,無論是皮膚紅疹、氣喘、關節炎、或各種自體免疫疾病,都可以用類固醇改善症狀。
 
然而,如果長期使用高劑量的類固醇,會影響體內水分的平衡,讓水分容易滯留於體內,患者因而體重增加。而且類固醇還會讓人增加食慾,並積存脂肪,脂肪會堆積於腹部、臉部、肩膀,造成腹部肥胖、月亮臉、以及水牛肩。
 
要怎麼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呢?基本上就是不要自己亂吃藥。有些人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補品、中藥,裡面就含有大量的類固醇(因為類固醇對解痛、減發炎真的很有用啊,只要不知道補品內含類固醇就會覺得:「哇,這個補品/藥物很有用呢!」)。
 
然而,平時如果需要使用類固醇藥物的話,最好要根據醫師的指示使用,不要因為擔心副作用而有時吃、有時不吃,導致無法控制病情,這樣反而會讓醫師誤判而加量。如果大量、長期(超過兩星期)的使用類固醇之後,就要根據醫師囑示逐漸減量,不能突然因為怕副作用就突然停掉藥物,要讓腎上腺有機會慢慢恢復功能。
 
 
 
◆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血糖剛開始偏高的時候,常常因為沒有症狀,而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導致血糖可能高了好幾年。如果後來胰臟功能太差,則需要用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
胰臟本來的功能就是會分泌「胰島素」這個荷爾蒙進到血液循環裡,以幫忙血中葡萄糖進入細胞,成為細胞活動的燃料,並下降血糖值。當糖尿病患者開始補充「胰島素」製劑後,血糖能順利下降,然而有些患者為了怕低血糖,偶爾會補充小點心,整體來說吃的更多,攝取更多的總熱量,體重因此上升。
糖尿病的控制,務必要從飲食、運動、與藥物一同做出調整,並改變不良的生活型態,才能改善高血糖帶來的併發症。
 
 
 
◆庫欣氏症(Cushing’s syndrome)
 
庫欣氏症是指體內皮質醇(Cortisol)過多的狀況。皮質醇也是一種「類固醇荷爾蒙」,由腎上腺皮質製作,因此大家可以猜到,當腎上腺分泌了過多皮質醇,患者就會出現跟吃太多類固醇一樣的症狀:月亮臉、水牛肩、以及腹部肥胖但四肢不胖的狀況。
這些狀況會起自於腎上腺或腦下垂體長了腫瘤,因為腫瘤而分泌出高濃度的皮質醇,不過這不是非常常見的疾病。
 
 
◆憂鬱
 
並不是說每個憂鬱的患者都會體重變重,因為每個人對壓力大、情緒低落的反應並不同;有些人會因為情緒低落而失去吃東西的慾望,有些人則會變成一直吃,體重自然增加。如果在身心方面受到憂鬱所苦,還是要盡早就醫,避免身心全面當機。
 
 

 
◆睡眠不足
 
無法快快入睡,睡眠無法夠深夠穩,睡眠時間不夠,睡醒後一點都沒有休息到的感覺,都可能是睡眠被剝奪的狀況。睡眠不足後,會改變體內的荷爾蒙分泌,這時身體會比較不容易有飽足感,而是一直感到飢餓,因此患者容易愈吃愈多。
 
 
大部分的人變胖,是因為自己從食物、飲料攝取到的熱量過多,多過維持身體機能與每天活動燃燒掉的熱量。想要控制體重,還是要從飲食、運動、減少久坐等生活習慣開始做出改變。然而,若發現自己具有以上幾個疾病的症狀,也可以先就診,讓醫師檢查看看是否有其他導致體重上升的疾病喔。
BMR、TDEE-減重必讀!基礎代謝率懶人包(含線上計算機)
減重時,也要注意體脂率(含線上計算機)
不同體脂,要有不同的減脂手段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位50多歲男性,診斷肝癌時腫瘤已經接近10公分,且有脊椎骨的轉移,屬於晚期肝癌。」許偉帆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恰好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利用雙免疫合併療法作為治療。」

接受雙免疫合併治療的成效顯著,腫瘤逐漸縮小,讓病情得相當好的控制。從發現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目前胎兒蛋白、PIVKA-II等指數正常,而且不管是電腦斷層掃描、骨頭掃描都沒有找到腫瘤存活的跡象,患者已回到工作崗位,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