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體脂,要有不同的減脂手段(懶人包)

by | 3 月 6, 2021


現代人少動又久坐,年紀上升後新陳代謝率下降,一不小心體重就會直線上升。而多數體重過重者除了有減重的需求,更想著重於降低體脂肪。畢竟,我們並不想要受肌少症困擾,當減重卻減掉太多肌肉骨質的重量,反而讓代謝率下降。
 
想控制體脂、體重,務必從飲食和運動兩方面下手。假使有人跟你說,可以不用運動、也不用控制飲食,就能快速燃脂,這一定是詐騙。講求速效,要不就是效果不持久,不然就是非常傷身。然而控制體重體脂是一輩子的事,慢慢來、比較快,養好正確的原子習慣,才能維持住好效果。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在身體不同階段,如何在飲食和運動兩方面下工夫,減下多餘的脂肪。
 
 
● 肥胖期
如果剛開始你的體脂和體重都很高,男性體脂率超過25%,女性體脂率超過30%。就要先採取以下的方式減脂
 
□ 做有氧及重訓,並逐步增加強度 
重訓:剛開始的時候不需要挑戰極大的重量,訓練目標以大塊的肌肉群為主,例如從股四頭肌、臀肌等開始訓練,可以先用適量負重,搭配12到15次的反覆。這個階段做太高強度的運動反而容易傷害關節。
 

 

 

◎ 有氧:可以達到70%最大心跳的程度,或持續做個30分鐘。

 

 

 這個階段的運動過程,需要重訓和有氧兩者都做,加起來練個1小時上下。順序上建議先做重訓,消耗肌肉中的肝醣,再做有氧時才能燃燒脂肪。先做有氧,常會讓重量訓練的品質下降許多,無法獲得增肌減脂的好處。

 
□ 飲食一定要改變
許多人都會說自己喝水也會胖,其實不然。尤其在規律運動後,食慾會變好,每次跑步、重訓後,你可能想要多吃一碗飯。所以許多人反而覺得增加運動讓體重增加,這時若想減重減脂,還是務必要改變自己的食物選擇,無論「質」和「量」都是。
 
 
◎ 要戒除富含飽和脂肪的垃圾食物(速食、洋芋片)、還要戒糖(戒糖方式看這裡)。少吃精緻澱粉,因為像麵包、甜點、糕點等食物不僅本身熱量高,還容易引發胰島素暴衝,讓身體增加堆積脂肪。最好選擇糙米、燕麥等「原型食物」的穀物澱粉類,減少胰島素濃度的變化幅度。(胰島素阻抗性
◎ 脂肪的部分,選擇富含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的脂肪能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脂肪選擇看這裡)。
◎ 蔬菜裡含有大量的纖維,能增加飽足感,熱量相對低,只要烹煮方式少油少鹽,可以多吃。
◎ 減脂過程中,記得要攝取足量的水。喝水不僅幫助飽足感,也能讓身體更好代謝脂肪。別讓自己把口渴的感覺誤認為飢餓,因此記得運動前中後都要喝足量的水分。
◎ 可以的話,就戒酒吧。真做不到完全戒酒,也要減少酒精的攝取量,因為攝取酒精還是容易讓脂肪堆積。

 

 

不管運動耗去多少能量,只要又把能量吃進來,永遠就是「出」不敷「入」,無法達成熱量赤字。因此為了避免運動後過度進食,你可以先算算看自己的基礎代謝率BMR和每日總消耗熱量TDEE。以目標 TDEE-300 來安排自己每天該進食的量。
如果對斷食法有興趣,採取168斷食法也是個可行的做法。
 
 
● 初步成果期
假使經過努力,女性已經把體脂肪降到26%-27%附近,男性降到17%-18%時,若還想要繼續減脂。就需要開始增加運動的強度。
 
□ 增加運動強度與間歇運動
◎ 運動訓練的強度需要增加,單純做重訓時,需要視自身狀況挑戰更大的重量,降低反覆的組數到8到12下。
◎ 這時可以採取間歇運動的訓練模式,先做短時間的(20秒、30秒、或1分鐘)密集無氧運動,再配合上短暫休息期(20秒、30秒、1分鐘…),反覆這個過程,就是間歇運動。像TABATA是運動20秒,休息10秒,連續4分鐘共8個循環。或是利用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例如快走2分鐘,盡力跑30秒,以這樣的週期反覆8次,總共20分鐘的間歇運動。
 
 
採取間歇運動是讓個人於有限的時間內,盡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做多組數,或做到動作最快、耗用最多能量。因此平時要先對動作內容更熟悉才行。研究認為,間歇運動25分鐘的消脂效果等於持續運動約40分鐘的效果。因此若已經對運動愈來愈有心得,就可以改變訓練的內容,享受運動的樂趣,帶來不一樣的減脂程度。

 

□ 不用一直低熱量
◎ 如果初期的減脂已看見效果,體脂肪已經明顯下降,這時如果還是一直採取TDEE-300的低熱量飲食,身體反而會為了以備不時之需,更想儲備脂肪。所以可以抓一些時間攝取多一點的熱量,例如有一天吃TDEE+500的熱量,其餘四到五天吃TDEE-300的熱量。
◎ 攝取多一點熱量的意思並不代表本來的飲食限制都全部大開放,想著:「既然可以吃比平常多800到1000卡的熱量,就開始漢堡薯條鹹酥雞都點來吃。」要記得,食物的質很重要,即使這天可以攝取多一些的熱量,也盡量要選擇優質蛋白質,同樣要減少精緻的碳水或飽和脂肪。
 
 
 
● 體脂正常期
女性已經把體脂肪降到21%-24%,男性降到15%附近時,通常就是屬於體格不錯的程度了。這時要不要繼續減脂,就端看個人意願和需求,以及找到讓自己維持下去的動機和方式。若想繼續保持這樣的結果,就是要保持適量的運動和適度增加運動的強度,並且繼續維持選擇良好食物的習慣。
 
到了這個階段,所有肌群都要做肌肉訓練。最好增加HIIT的訓練方式,一周練習HIIT約4到5次。並繼續保持重量訓練來增加肌肉組成的量。
 
飲食的部分,可以三天吃TDEE-300,兩天吃TDEE+300這樣的模式。
 
 
保持適當體重和體脂率,基本上是需要努力一輩子的事情。請各位要學習國歌提到的精神,「莫徒務近功」,不要求快、求速效,或是達到一些成果後就放棄維持好習慣。飲食、運動都是生活的基本,因此認識食物、好好選擇,養成固定運動的態度,都是我們能維持好體脂率的重點。
 
BMR、TDEE-減重必讀!基礎代謝率懶人包(含線上計算機)
減重時,也要注意體脂率(含線上計算機)
不同體脂,要有不同的減脂手段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