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太高很傷眼,保護眼睛這樣做!(懶人包)

by | 4 月 5, 2018


視覺是個很複雜的過程,光線經過眼睛最外層的角膜,再通過瞳孔與水晶體,水晶體能幫助對焦,讓影像清楚對在視網膜。視網膜為眼球後壁內面的感光組織,負責感光與影像形成,就像相機的底片一樣,視網膜的資訊會透過視神經傳送到腦部,我們才算看到影像。

既然要看見是這麼複雜,壞掉一些些地方都很麻煩。相信很多人都曾聽說:「得了糖尿病之後,眼睛會壞掉!」糖尿病對身體健康帶來的諸多影響之中,眼睛的問題絕對不容小覷,有糖尿病黃斑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白內障(cataracts)、及青光眼(glaucoma),患者持續視力退化,甚至完全失明。


我們先來看看糖尿病黃斑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視網膜是為於眼球後方內壁的感光組織,黃斑部則是視網膜中最敏感的感光區域。當供應視網膜的血管因為糖尿病而產生病變時,視網膜就會逐步失去功能。

過多血糖會損害眼睛視網膜區域的微小血管,從血管壁突出成微小凸起,讓血管上遍布著變形膨大的「微動脈瘤」,這時血液會滲進到視網膜中,導致視網膜中央的黃斑部腫脹、水腫,稱為糖尿病性黃斑水腫,可以是局部性,也可能會是瀰漫性,讓患者看東西時焦點變模糊,畫面浮動。



而血糖太高除了阻塞視網膜微小血管,讓血管變形成微型動脈瘤之外,由於血管功能變差,無法提供視網膜足夠的氧氣養分,我們的眼睛會試著在視網膜新生出更多的小血管,來補償不足的血液供應,然而這些新生血管無法長的很健全,很容易滲漏,視網膜開始累積愈來愈多的疤痕組織,眼球壓力變高,進而影響視神經的健康!這就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病變會帶來哪些視力問題呢?患者會發現自己目光所及(我們稱為視野)變得模糊,視野會波動,有時看到漂浮的斑點(飛蚊症),甚至在視野中出現了黑暗或空白區域,整體來說視力不斷下降。

患者罹患糖尿病愈久,血糖控制的愈差,或同時有高血壓和抽菸習慣,就愈容易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且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起因在血管不再健康,因此患者會發現兩側視力一起變差


很多人在年齡增長時,都會飽受白內障困擾。但白內障的發生也與糖尿病有關!白內障問題出在原本清澈的水晶體變得混濁,光線透不過水晶體,難以成相於視網膜上。而我們的水晶體需從水狀液體獲取營養和氧氣,血糖過高的時候,水晶體會變得腫大,且會累積一些影響清晰度的物質在水晶體內,讓水晶體更混濁,當然就影響到患者視覺的清晰程度,讓患者視線模糊變形,總是霧裡看花,然而色調還褪色成褐色黃色色調呢!

青光眼是大家都曾聽過的眼睛問題。那究竟青光眼是什麼呢?眼睛固定會分泌水狀般的液體,而這些液體最終會離開眼睛,進入血流之中。如果眼睛的排水系統失靈,液體離不開眼睛,不斷在眼球內累積,會增加眼睛內的壓力,壓迫到神經。這就稱為青光眼。

那這件事情與糖尿病有什麼關係?原來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人,很容易影響眼睛排水系統的功能,水排不掉,眼壓就會上升,升高患者得到青光眼的機會。定期的眼科檢查能讓患者早點發現自己是否眼壓過高,若有則可用眼藥水降低眼壓。萬一突然間感到眼球脹痛、視力模糊、視野變小、並有頭痛及噁心想吐的狀況,要擔心是否為急性青光眼。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能夠了解,避免血糖一直處在過高的狀態,才能讓血管健康,讓我們的眼睛組織獲取足夠的氧氣養分。因此想要避免糖尿病帶來嚴重的眼睛併發症,最要注意的是:「定時服藥控制血糖、定時測量血糖、定期眼睛檢查」。

過去很多人會謠傳:「都是打了胰島素才讓我眼睛瞎掉!」或是「糖尿病的藥不能吃,吃了就會洗腎」。然而,無論是眼睛視力變差,或是腎臟功能失調,都是糖尿病本身最常見的併發症!所以,若想要減少失明或洗腎的機會,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從運動飲食藥物三方面好好控制血糖」。除了控制血糖,也要在家好好監控、紀錄血糖值,醫師會視患者的狀況調整藥物,血糖控制好,才能減緩各個併發症的發生。定期檢查眼睛則能讓患者了解目前眼睛健康狀況,並依此調整生活型態。


最後再補充幾件讓糖尿病患者保護眼睛時可注意的事項:

攝取魚類:科學家認為,攝取鮭魚、大比目魚、和沙丁魚等脂肪魚中的ω-3脂肪酸,可以降低發炎反應,減少眼睛異常血管生長,因此能降低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至於攝取量不用多,每周兩份即可。

 規律運動:盡量維持每天運動三十分鐘的好習慣,運動對身體的幫助是很全面地,當我們的血糖、血壓、血脂獲取更好的調控後,自然就能保持眼睛血管的健康

 多喝水與多吃深綠色蔬菜:攝取足夠的水分能讓我們維持健康,但請記得,不要為了逞口腹之慾就選擇含糖大杯飲料,這樣會補充過多的糖分,得不償失。另外,菠菜、甘藍內含有葉黃素,這類的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視網膜中的細胞。

 外出保護眼睛:紫外線的威力是很猛的,即使是陰天,紫外線還是能傷害眼睛,外出都要記得要戴太陽眼鏡,或是選擇變色鏡片,幫忙抵擋掉九成九的UVA和UVB,減少眼睛受到的傷害。

 戒菸:我們一再強調,抽菸的壞處不僅只是影響肺臟容易肺癌,還會影響全身血管的健康。血管受到破壞後,全身上下都會出現麻煩。因此有菸癮的人會得到白內障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兩倍,也會更容易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且其惡化速度亦是加劇!有菸癮的人還是盡量要尋求幫助,認真戒菸啊!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位50多歲男性,診斷肝癌時腫瘤已經接近10公分,且有脊椎骨的轉移,屬於晚期肝癌。」許偉帆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恰好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利用雙免疫合併療法作為治療。」

接受雙免疫合併治療的成效顯著,腫瘤逐漸縮小,讓病情得相當好的控制。從發現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目前胎兒蛋白、PIVKA-II等指數正常,而且不管是電腦斷層掃描、骨頭掃描都沒有找到腫瘤存活的跡象,患者已回到工作崗位,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