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定要開刀嗎?看證據最清楚

by | 3 月 17, 2017


開刀把腫瘤切除乾淨,幾乎是所有癌症病患唯一的治癒機會!

換句話說,如果能開刀切除乾淨,就有機會治癒,如果無法開刀切除乾淨,能治癒的機會就大大減少!

所以,幾乎所有早期癌症的治療,都以開刀為主。1cm大小的腫瘤,就已經有十億個癌細胞,何況癌症被發現的時候,往往都已經有3-5cm以上,這麼多的癌細胞,開刀是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可以一次根除性的把腫瘤完整的切除。在早期的癌症,如果切除的乾淨,且癌細胞尚未轉移出去,往往有很高的治癒率。

人體從頭到腳可以列舉出許多不同部位的癌症,包括:1.腦癌 2.鼻咽癌 3.口腔癌 4.食道癌 5.甲狀腺癌 6.肺癌 7.乳癌 8.胃癌 9.肝癌 10.膽管膽囊癌 11.大腸直腸癌 12.腎臟癌 13.泌尿道上皮癌 14. 攝護腺癌 15.卵巢/ 子宮/ 子宮頸癌 16.睪丸癌17.皮膚癌 18.骨肉瘤 19.淋巴癌 20.血癌

上述癌症,只有鼻咽癌、一部分的口腔癌、淋巴癌及血癌是以化療或電療當作初期癌症的治療方式。其他洋洋灑灑十幾種癌症,初期都以開刀為第一線、標準、且唯一可以治癒的治療方式。


「腫瘤本來沒什麼狀況,你去開刀刺激它,它反而一下子擴散快速生長,讓病人變成末期然後很快就死亡。」這種說法有根據嗎?

開刀會加速癌症擴散的說法,乍聽之下似乎煞有其事,但如果因為這樣選擇不接受開刀治療,就犯了邏輯上的謬誤。

我必須先強調三個很重要的觀念:

1. 如果不開刀,腫瘤只會越長越大,擴散到越多器官。
我想大家應該都會同意吧,我們醫生接觸過那麼多病患,從來沒遇過確診癌症擺著不治療,腫瘤卻自己消失的案例。99.9%的腫瘤只會越長越大,情況越來越糟糕。我們遇過許多個初期乳癌逃避不願意開刀的年輕女性,過了半年一年後,轉移到肺部、肝臟跟腦部,無藥可救。

2. 開刀開得越乾淨,越有機會痊癒。
如果可以把腫瘤切除乾淨,一個癌細胞都沒有殘留,搞不好開完刀癌症就好囉!

3. 早期發現,及早開刀,治癒的機會越高。
所以當然是趁癌細胞還沒長太多,還沒擴散出去的時候趕快將它切除乾淨呀!下面舉幾個例子來告訴大家,越早開刀,治癒的機會越高!


讓證據說話

乳癌:
下圖,第一期接受開刀的病人五年存活率高達99%!將近100%可以治癒的機會!如果開刀會讓癌症加速擴散,那怎麼會有這麼多人痊癒?!如果犯了這樣邏輯上的謬誤而放棄治療,就失去99%可以痊癒的機會,等到癌症惡化到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可以看到存活率從99%降到最後的14%。這樣不是很可惜嗎?

各期乳癌存活率



大腸癌:
再舉大腸癌為例,這是美國統計了十幾萬個大腸癌病患的資料,第一期的病患五年存活率也高達93%,但第四期的存活率只剩下8%!再次顯示,早期開刀的存活率非常好,拖越晚期,外科醫師也很難妙手回春了。



為什麼要放棄治療?

如果我們把所有的癌症都列出來,幾乎都會得到類似的結果,早期癌症接受開刀的治癒率非常高,但如何這麼早就把病人的癌症診斷出來,尤其重要。根據這些大規模的數據,希望可以幫助讀者破除「開刀造成癌細胞擴散」的迷思: 對於早期腫瘤,逃避開刀而跑去接受非正規的治療的人,套句網路的流行語,我們只能問他一句,為什麼要放棄治療呢?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十歲的小豪骨齡竟然高達十三歲!!媽媽好擔心小豪會因而長不高,一進診間就著急地要求邱醫師給小豪性早熟的針劑治療,甚至詢問能不能施打生長激素?
然而,經邱醫師詳細理學檢查,小豪當時沒有任何第二性徵,根本還沒開始青春期發育! 身高153公分(超過第95百分位),體重卻重達65公斤(BMI超過第99百分位),屬於肥胖體格。近一年來體重也增加了近10公斤!原來,小豪的骨齡超前是因為肥胖與快速增加體重所致。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