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癌症殺手 – 肺癌(懶人包)

by | 4 月 24, 2017


雖然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是乳癌,男性則是大腸癌,但肺癌才是造成男女雙方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可說是頭號癌症殺手。


大家一定很好奇,如果肺癌是癌症第一殺手,那我們要如何早早知道自己是否有罹患肺癌的症狀呢?

答案是,很困難啊!

所謂的第一殺手,就是暗中潛入,不造成一點聲響的,肺癌也是,在疾病早期很可能完全不會造成不舒服,沒有任何症狀。

當肺癌愈來愈嚴重時,患者可能會有疲憊、久咳不癒、喘不過氣、胸痛等症狀。


更嚴重的時候,可能會跑出咳血、聲音沙啞等症狀,胸部、肩膀、骨頭可能會疼痛,肺部也更容易反覆感染。
因此,如果你是有抽菸習慣的人,且年紀超過五十歲,可考慮定期自費電腦斷層檢查,及早找出肺癌並治療。


肺癌的頭號危險因子就是吸菸。如果你不抽菸,但在家或工作時常吸到二手菸,同樣也會提高你罹患肺癌的機率。若你不抽菸,但選擇了會抽菸的伴侶,那你罹患肺癌的機會就比選擇不抽菸伴侶的人還來得高。

在工作中經常暴露石綿或氡氣等物質會提高肺癌的機會。家族史(父母、手足、及小孩曾罹患肺癌)及愈來愈嚴重的空氣汙染也是會增加肺癌機率。

抽菸是肺癌的頭號危險因子,只有菸癮愈重,有菸癮的時間愈長,罹患肺癌的機會就愈高,但這究竟是為什麼?

香菸裡面包含許多致癌物質的成分,因此會傷害呼吸道自我防禦的功能,呼吸道纖毛不再掃除毒素、細菌、或病毒,加快致癌物在肺部累積的速度。

關於香菸,還有一些迷思及傳說。

有人認為吸淡菸就比較不危險,但研究認為帶有薄荷醇的淡菸會有種涼爽感,抽菸者反而會吸的更深更多,也更難戒掉,是無法降低罹肺癌的機率的。

抽法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果嗎?其實抽菸斗、抽雪茄與吸香菸一樣,致癌物質會長驅直入,都會增加罹患口腔癌、食道癌、及肺癌的機會,沒有哪一種比較好。


常有患者想:「反正我也罹患肺癌了,戒菸也來不及了!改變不了什麼了吧!」

其實不然。無論何時你決定開始戒菸,並真正實行,都是對健康有利的。戒菸會讓人的循環系統及呼吸狀況變好,患者經歷肺癌手術後的復原狀況就會較好,治療副作用變少,而且還能減少將來罹患第二種癌症的機會。

戒菸好處多多,請別猶豫了,趕快讓有菸癮的朋友知道吧!(成功戒菸有方法,讓醫師來幫助你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60多歲的肺癌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葉育雯醫師表示,「雖然治療成效很不錯,但因為患者的血管條件不佳,所以每次打針和抽血都成為了挑戰,接受靜脈注射後也常出現瘀血的情況。」

PD-L1免疫抑制劑是肺癌治療的重要武器,能夠降低死亡風險、提升存活率;現在劑型進化出現皮下注射給藥,在相同的療效下,能大幅將注射時間縮短至僅約10分鐘,不須留置針頭或人工血管,降低疼痛感,因此能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提升生活品質。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患者反覆出現腹瀉與腹痛,曾經在多家醫院接受治療。後來又因為發現直腸腫瘤合併肝轉移,而接受切片檢查。」王照元教授表示,「病理報告顯示,患者的腫瘤是神經內分泌瘤,大家才曉得原來導致反覆腹瀉與腹痛的主因是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後續也使用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 SSA)治療,減少腫瘤分泌相關荷爾蒙,幫助緩解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由此可知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治療都相當具有挑戰性,往往需要多專科的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一位50歲女性,身高162公分,原本體重約50公斤。因為更年期的關係,她在一年半內體重增加至75公斤。」鄭以勤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自己容易感到飢餓,即便吃飽後,很快又想進食。」

經過檢查,確認沒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後,患者選擇接受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無痕胃拉提手術是利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大幅縮減胃容量。術後,患者的食量明顯減少,食慾也降低。在飲食及運動的配合下,她的體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生活品質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