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怎麼吃,吃什麼,何時吃?

by | 11 月 14, 2022


假使你現在生病了,吃藥、打針之後覺得胃不舒服,或覺得噁心、想吐,或剛好腸胃炎發作,到底該怎麼進食呢?


先講結論。

至少要喝水,萬一連水都喝不下,會有脫水的危險,要考慮到醫院就診。如果還可以喝水,請多喝一些。

如果想要嘗試其他食物,盡量從清淡,味道不重,也沒有太多氣味的食物開始。像是骨頭熬出來的清湯、稀釋的果汁或運動飲料,可以同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或胺基酸,可以加速身體的恢復。

接著,再從清流質進展到半流質,像是稀飯之類的,記得「米蘋蕉土(彌平焦土)」這個口訣,試著吃吃看稀飯、蘋果(可以是蘋果泥)、香蕉、吐司之類的食物。

這時候務必要避免高糖分、高油脂的速食、加工肉類、甜品,或者是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含有較高量不可溶纖維的蔬菜、全穀類也不適合,都會更容易導致脹氣和腸胃不適。

萬一這些做法都沒有讓你覺得更好,務必趕快去就醫,看看究竟腸胃出了什麼問題。

結論說完了,有興趣看詳細解說的朋友請繼續看下去。


胃不舒服,吃不下,至少要攝取水分

如果又吐又拉的時候,最怕脫水,脫水之後會影響更多身體機能,因此務必要補充足量的水分。無論是剛腸胃炎結束,或剛胃痛,剛動完手術,剛大病一場,都可以先從清流質開始嘗試進食,試試看喝煮過放涼的白開水。


當喝些水沒問題的話,可以喝喝看肉骨清湯,像是從牛骨、豬骨、雞骨、或魚骨熬出來的湯,這些骨頭與結締組織本身就含有礦物質與胺基酸,雖然含量可能不高,但可以適時地替受傷的腸胃提供一些補充。

也可以嘗試喝喝看薑茶。把生薑切片後用熱水煮開或泡開,對胃不舒服的人而言,喝薑茶可以抑制想吐的感覺,也能幫助腸胃道抗發炎。在一些研究裡,薑的功用可不小,對習慣晨吐的孕婦,或是剛動完手術、做化療的患者,或暈車到頭暈想吐的人都有幫助。而這些效用可能來自薑能幫助調節胃部神經訊息有關,不過也不要太過量,過量的話還是會引發胃食道逆流或胃痛。

簡單來說,除了喝水之外,胃不舒服的人還可以試試看以下的清流質:

● 肉骨清湯
● 薑茶
● 沒有加奶類的淡茶
● 康福茶之類的花草茶
● 稀釋的運動飲料
● 稀釋的果汁


循序漸進的進食策略

若開始想嘗試一些更固態的飲食,可以從少量稀飯開始,或吃簡單的白土司。記得這時候要用白米去煮稀飯,糙米的不可溶纖維太多,雖然健康但比較難消化,就不太合適。土司也是選白土司的好,健康的全穀類食物對受傷的胃來說並不友善。


吃些水果也是接受度很高的事情。像是蘋果,蘋果裡含有多酚,可以減少腸胃道的發炎情況,保護腸胃的內膜,並健全腸道菌叢。如果無法吃下蘋果,可以試著將蒸蘋果做成蘋果泥、或煮成蘋果醬,變軟一點會更好吸收。香蕉對又吐又拉,需要補充電解質的人很適合;木瓜則含有木瓜酵素,能幫忙讓食物更好被消化吸收,減少脹氣和胃痛。簡單記的話可以靠「米蘋蕉土(彌平焦土)」這個口訣,試著吃吃看稀飯、蘋果(蘋果泥或蘋果醬)、香蕉、吐司之類的食物。如果吃這些都可以「著腹」,沒有再引發胃痛、不會吐,再繼續嘗試更廣泛的食物選擇。

另外,假使你的胃不舒服起源於身體其他疾病,還經過了一段抗生素治療的時間,在恢復期可以吃些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像是無加糖的優格、味噌、豆豉、韓式泡菜、德國酸菜之類的食物。不過,如果整個人在還想吐、還在拉,胃很不舒服的時候,就先不要。


胃不舒服,你要避免這些食物

通常要避免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包含以下:

□ 高油食物,例如鹹酥雞炸物、速食、含脂量高的肉類、奶油
□ 高糖食物,例如各種甜食、巧克力
□ 辛辣食物,例如麻辣火鍋
咖啡
□ 柑橘類水果及果汁
□ 番茄與番茄醬
□ 氣泡飲料


另外有些是吃了之後,比較容易脹氣的食物,胃部不舒服的時候最好也是避免。像這個時候如果吃比較多的蔬菜、全穀類、麥麩,雖然平時是很好很健康的食物,但因為不可溶的纖維較多,吃完可能容易腹脹、腹痛。(堅果、豆子類則可溶性纖維較多,是可以的。)也要避免短鏈的醣類,像是單醣、寡醣、雙醣,包括蜂蜜、甜味劑、香腸、花椰菜、蘆筍、洋蔥等,也容易導致腹脹、腹痛。未經烹調的生菜會比較難消化,真正要慢慢嘗試的時候要吃煮過的蔬菜。

還有,有些人天生消化乳糖的機能就不太好,吃了乳製品後會肚子咕咕叫,或引發脹氣、胃痛或痙攣,因此胃如果不舒服,牛奶、起司、冰淇淋酸奶類都要避免,一方面這些食物脂肪含量高,另一方面是不好消化。


好好照顧你的胃

每個人難免有些胃不舒服的時刻,不管是近期大餐吃太多,還是剛好身體有其他不適,吃藥打針導致胃痛,或是腸胃炎發作而讓人又吐又拉。這些狀況下,要慢慢地透過循序漸進的進食方式,讓胃部重上軌道。

不過,如果你發現自己沒在減重卻體重直直落,常常食慾不振,平常容易疲憊,容易胃痛痙攣,或甚至咳血、解血便,就務必要趕緊就醫檢查。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我們常說的「中風」代表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導致腦部沒有氧氣而失能。而一般口語所說的「小中風」,代表著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為TIA),其實原理也是像中風一樣,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只是症狀沒有持續很久,在24小時內,腦部的血液循環自行恢復。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運動有許多好處,就曾有研究說,運動能幫助降低200種以上的疾病風險。無論為了你的心臟、血壓、腰圍、脂肪肝,運動都是必要的。甚至對於維持大腦運作與思考清晰,運動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當我們進入高齡社會後,沒人希望自己是在中老年時被慢性病纏身,運動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言喻。...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當外面空氣品質不佳,不適合室外運動時,你可以在家做做舒活筋骨的有氧伸展,確保大關節都有適當的活動度。每天練習也非常適合,無論你用此作為一天的開始或結束,都能讓身體感覺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