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台灣的十大癌症之一,男性的發生率比女性高。胃癌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需要做胃鏡才有機會早期發現。
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醫師指出,胃癌治療的原則是以手術治療為優先,在評估患者狀況、影像檢查後,能夠透過手術切除病灶的患者,會建議接受手術治療。若視腫瘤情況無法動手術,就會先進行化學治療,待腫瘤縮小後,再評估手術切除的可能性。
醫師會根據腫瘤的位置來決定手術方式,若腫瘤位置較低,可進行「次全胃切除」,若腫瘤位置較高,則需進行「全胃切除」。手術同時,也會進行淋巴結廓清,並將檢體送交病理科醫師化驗,以確定癌症分期。
除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若患者狀況許可,還能考慮搭配放射治療及標靶治療。
胃癌手術後,飲食習慣需調整
謝瑞坤醫師表示,患者接受全胃切除或次全胃切除後,飲食習慣需要做調整。因為缺少胃以容納食物,吃下去的食物會直接進入腸道,患者有時會出現傾食症侯群(Dumping Syndrome),造成患者可能在進食10至15分鐘後出現腹脹、頭昏、心悸、虛弱等症狀。
「傾食症侯群」與濃度較高、富含醣類的食物有關,所以患者在接受切胃手術後,要限制飲食中的醣類,並保持少量多餐、避免液態食物,以免食物快速進入腸道。
接受全胃切除手術的患者日後可能遭遇維生素B12缺乏的問題,例如貧血、手腳發麻、肢體無力等,謝醫師提醒患者記得定時靠針劑補充維生素B12。此外,許多胃癌患者會出現體重減輕的狀況,治療前後都需要留意營養補充。
治療期間的常見副作用
謝瑞坤醫師說明,化學治療常出現一些副作用,例如嘔吐、腹瀉、口腔潰瘍、白血球降低、抵抗力變差,醫師可以透過止吐、止痛藥物協助減少病患之副作用。營養補充對患者很重要,如果胃口不好、吃得不夠,可能還需要從靜脈輸液給予營養,營養充足患者才有辦法接受較完整的治療。
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程度的破壞,身體需要進行修復,所以我們要提供身體復原所需要的原料,蛋白質、熱量的攝取一定要足夠。動過胃切手術的患者要避免飲用高濃度以及甜度高的食物,避免出現傾食症侯群。謝醫師強調,營養攝取要均衡,不要單吃某種特定食物,除此之外,沒有特別飲食禁忌。
營養支持是胃癌治療的一環
謝瑞坤醫師提醒,飲食中的熱量要足夠,因為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身體所消耗的熱量會比較高,熱量的重要來源是脂肪和醣類,由於切胃之後,飲食中醣類的量要控制,脂肪的攝取就很重要。
飲食中攝取的蛋白質經消化成各種氨基酸,氨基酸是生成各種組織的原料,原料充足才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魚、肉、蛋、奶、豆皆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
食慾不振、食不下嚥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營養補充品,市售營養補充品包含粉末狀配方以及罐裝飲品,粉末狀的營養補充品在泡製時,能依照身體適應狀況來調整濃度,而罐裝營養補充品的濃度固定,飲用時可以先少量嘗試,視身體情況調整後續飲用需求。
市面上有很多營養支持的產品,諸如核苷酸、精胺酸、麩醯胺酸等補充品,能補充一些胺基酸,而近期倍受討論的海中多醣體-褐藻醣膠,可能對增強體力、調整體質有幫助,針對部分癌別,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亦有多項臨床實驗持續進行中,讓患者有耐受度接受完整的治療。
除了飲食要營養均衡,我們也鼓勵病患要多多活動,多活動有助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
不見得是潰瘍,經常胃痛別輕忽
謝瑞坤醫師表示,胃癌的危險因子有部分與飲食有關,根據研究顯示醃漬、煙燻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的發生率。另一個危險因子是幽門螺旋桿菌,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潰瘍,長期感染則會增加癌症的發生率。
部分患者罹患胃癌與其基因有關係,家族中有出現兩個胃癌患者時,若進行基因檢測可能會發現帶有相關基因。
謝瑞坤醫師建議民眾,日常飲食避免吃過鹹的食物,至於吃辣目前沒有證據與胃癌的發生有關。針對有胃癌家族史的民眾,建議每年都要做胃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大家多少都有胃痛的經驗,雖然大多數都是胃炎或胃潰瘍,不過也不能輕忽,建議患者最好能進一步檢查,接受治療後也要定期追蹤胃潰瘍是否癒合。臨床上會發現有些患者胃潰瘍沒有復原,切片檢查後才發現有胃癌細胞。
謝瑞坤醫師進一步分享,曾經遇過一位患者因為吐血就醫,做胃鏡檢查發現有一個潰瘍,同時也注意到胃的活動有問題,醫師懷疑是彌漫型胃癌,又稱為「皮革胃」,因其胃壁變厚、變硬、如皮革般,造成蠕動功能差。透過胃鏡切片檢查後,證實患者罹患胃癌,於是馬上動手術,後續也進行化學治療,透過定期於門診追蹤,患者預後佳。
胃痛的原因可大可小,謝醫師叮嚀,若經常胃痛,最好能找醫師檢查,不要自己亂吃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