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怎麼選?差在哪?

by | 6 月 11, 2022


目前對成年人的運動建議中,最常見的說法是「建議一周內,至少有五天是每天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並加上一周兩次的肌力訓練」。究竟哪些運動屬於有氧,哪些屬於無氧的肌力訓練,我們一起來看看。



有氧運動

身體有不同的生化途徑,讓我們於運動中從不同系統獲取能量。最常見的「有氧運動」代表是快走及慢跑,在快走與慢跑的時候,會持續好一段時間,我們的心跳速度和呼吸速度都是加快的狀態。當呼吸較深、呼吸速度快,心跳也加速、讓血液快速流動時,可以盡量讓血液中的氧氣充足,才能提供肌肉氧氣,才能維持肌肉的動作。於是,血管變得擴張,帶氧氣到腿部、髖部、手臂等各大肌群,讓肌肉能反覆及持續的穩定運動著。


哪些運動過程會比較是有氧的情況呢?一般大家最常說的就是快走、慢跑、及騎腳踏車。爬樓梯、游泳、登山健行、跳有氧舞蹈或練習階梯有氧,或是練習划船,過程中比較是持續、穩定地以中等速度進行著,也都是屬於有氧運動的範疇。

平常,你如果想要做有氧運動,可以到附近的公園,先做個五到十分鐘動態伸展,熱好身之後,接下來就可以試著快走或以穩定的速度慢跑。


無氧運動


相較於有氧運動之中的規律、穩定,無氧運動指的是運動者於短時間之內,用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動作,這樣的運動強度比較高,這時心血管系統來不及運送肌肉所需要的氧氣,身體需要直接利用已經貯存在肌肉的能量來源,也就是分解肌肉內原有的葡萄糖,並導致肌肉內有乳酸堆積。由於這樣的作法非常費力,運動者沒辦法支撐很久。一般提到無氧運動時,跳躍、衝刺跑、重訓、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做為代表。



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差別

所以,從以上的介紹方式我們可以看出來,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主要差別在「身體利用能量的方式,運動的強度,和能維持運動的時間長度」。有氧運動是從加快的心跳呼吸帶來氧氣,穩定規律地維持肌肉作用,運動時間長度比較長。無氧運動會耗費肌肉存有的葡萄糖來應付高強度的動作,運動時間比較短。


其實身體活動是同時從有氧系統和無氧系統獲取能量,只是哪個為主而已。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你可以發現說,一個人正在從事有氧或無氧運動,也會和個人本身的身體狀況和運動程度會有關係。

區辨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並不是動作的特性,而是動作強度與造成運動者費力的程度。例如同樣是兩腳加快向前行的動作,快走、慢跑屬於有氧運動,衝刺跑是無氧運動,但有時你覺得自己是在做超費力的衝刺跑了,對他人而言可能看起來還像是慢跑。

我們還是要用「自己個人的狀況」來區辨兩者,通常就是看看自己「還能不能在這個運動過程中講話」。當在運動進行的過程中,假使運動者還能夠說話,雖然不像平常說話那麼順暢,但至少還能在有點喘的情況下說話表達自己的意思,就還處在有氧運動為主的階段。假使完全無法開口,就是無氧運動為主的程度了。

對我們的心肺功能來說,無論是練習有氧運動或無氧運動,兩者都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增加新陳代謝、及加速循環,對減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焦慮憂鬱、失智、或部分癌症都是有益的。若多做有氧訓練,通常能鍛鍊耐力;做一些無氧訓練,則更能增加肌力和肌肉質量。


保持健康這樣做

有氧運動的好處多多,除了降低血壓,減少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的機會,心肺功能鍛鍊得比較好之後,人也比較不容易疲憊,還能改善免疫力,比較不容易感冒,整體來說,會比不運動的人活得更久。有氧運動幾乎可說是對所有人幾乎都有幫助。


然而現代人都知道「肌少症」,知道從青年中年就要預防肌肉質量變少,而要增加肌肉質量和力量,就不能只是在公園快走和騎腳踏車而已,還是要做一些肌肉訓練,因此需要進行無氧運動。要進行無氧肌力訓練之前,記得先做個五到十分鐘的動態熱身,再就不同的肌群進行鍛鍊。每個動作可以練習一到三組,一組內包括了8到15次的反覆。

對運動新手來說,馬上練習無氧運動可能是較為激烈的方式,對心臟的負荷也比較大,畢竟要做到無氧運動的程度,代表動作比較具爆發性,不僅可能會讓人在過程中很痛苦,也比較容易受傷。因此,可以先以有氧運動為基礎練習一段時間,再進入到以自身體重來達到肌力訓練的目的,可以參考「50+看過來,十個不需器材的肌力訓練」。這些基礎做的不錯了,再利用「漸進式增強運動強度」提到的幾個方式,加強訓練。

假使已經運動一段時間,想要比較高效率的減重或運動型態,可以參考「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的型態,利用無氧運動來打造肌肉,能較快速瘦身,增強骨質,及燃燒脂肪。

最後,我們回歸到目前對成年人的運動建議「一周內,至少有五天是每天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並加上一周兩次的肌力訓練」,你可以依此制定你的運動計畫,一周內至少選五天做個30分鐘的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登山健行。然後再加上適當的肌力訓練,鍛鍊肌肉的質量與力氣。



在開始運動初期,不要一心只要求快或CP值高,而是要讓自己習慣且喜歡多活動的狀態,感受運動對身體帶來的改變。如果你是運動的新新新手,從「點心式運動」開始也可以,並多做點伸展、拉筋,改善身體僵硬。只要保持好習慣,持之以恆,讓身體習慣多動,離健康就不遠了。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進展快、易復發,微量殘留病灶檢測(MRD)助調整治療策略,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進展快、易復發,微量殘留病灶檢測(MRD)助調整治療策略,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六十多歲的女士因為頭暈、虛弱、疲勞而就醫,結果發現血球數量嚴重異常,紅血球與血小板數量偏低,且有大量不成熟的淋巴球,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竟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簡稱ALL)引起。」簡聖軒醫師指出,「由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程進展快速,所以個案在確診後,就有即刻治療的必要。」

然而,患者因為身體機能相對較差,難以接受完整的化學治療,治療成效有待加強,遲遲未達殘留病灶檢測(MRD)陰性。所幸,後來透過免疫治療大幅殲滅癌細胞,並接續使用異體幹細胞移植,穩定控制疾病至今。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剛診斷為第四期肺癌的患者都相當沮喪,但現在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已有長足的進展!林瑛珠醫師指出,以前第四期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大約只有6個月,隨著標靶治療的進步,若能找到合適的藥物,便有機會讓病情得到長期穩定控制,患者的存活期便能有望延長。抗癌藥物的進展日新月異,如今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漸漸運用於具有HER2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像魔術子彈一般精準攻擊癌細胞,幫助提升治療成效,讓患者多一項選擇。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年近八十歲的陳老先生,某天因胃不適而去做胃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胃部邊緣區淋巴瘤,且蔓延到淋巴結、脾臟,全身都受到影響。王銘崇醫師指出,「由於患者的腎功能與心肺功能較差,所以治療藥物的選擇較有限,使用傳統治療成效也較不理想,遺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