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痛是中風前兆?(懶人包)

by | 11 月 22, 2018


「唉呀!我的脖子怎麼這麼痛,動都動不了,該不會是要中風了吧?!」王先生忙著趕出專案,坐在辦公桌前猛盯著螢幕已經三個小時後,突然感到肩頸一陣疼痛,冷不防地擔心自己的脖子痛,是不是代表著中風前兆。

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因為脖子痛就診的患者之中,很大一部分是擔心自己血壓高和即將中風呢!但其實脖子痛常常並不代表什麼嚴重的疾病,我們脖子活動的幅度很大,也就很容易肌肉緊繃和軟組織受傷,從睡覺姿勢不對而落枕,或滑手機或太久都可能讓人哀嚎:「哇!我的脖子動彈不得啦!」

高血壓的症狀與併發症

所以接下來,就先來看看我們的脖子構造吧!


俗稱龍骨的脊椎骨共有24塊,一塊塊堆疊,而脊椎骨和脊椎骨中間又有椎間盤作為緩衝,這些相連的脊椎骨會形成一個通道,保護我們的脊髓神經通過,脊髓神經就像是身體最重要的傳輸線般,將來自大腦的訊息帶往各處,亦將身體各處訊息帶回大腦。而脊椎骨最上面的七塊,就是頸椎。

(冷知識:長頸鹿脖子很長,頸椎和我們一樣是七節喔!)

頸部連接著頭與軀幹,除了頸椎骨頭之外,還有不少的重要組織會經過這個區塊,像輸送血液到腦部的頸動脈、頸靜脈,傳達訊息的神經,輸送空氣進出的氣管,輸送食物的食道,還有具重要內分泌功能的甲狀腺。外面則有層層肌肉、筋膜包覆。頸部的活動度很高,讓我們可以點頭、搖頭、轉頭、偏頭……做各種動作(泥砍砍,圖上畫的肌肉很多呢!)。因為頸部要支撐頭部的重量,活動度又大,與其他脊椎比較起來,其實更容易受傷呢!


幸好,多數的脖子痛其實是暫時性的!最常見的頸部疼痛原因就是肌肉緊繃。想想看,其實脖子很辛苦的,要維持一個很奇妙的平衡,撐住我們頭部大約五公斤的重量,因此舉凡看書看電視看電腦看手機姿勢不良,長時間開車,平時需要反覆動作,肩上揹著很重的背包而長期施力不當,不自覺習慣牙關緊閉等各種原因,都可能讓脖子肌肉變得緊繃而不舒服。而睡姿差,睡覺時脖子的姿勢不對,讓脖子保持怪異姿勢太久,讓肌肉收縮、痙攣,軟組織拉扯太久,造成「落枕」,也是非常常見的脖子痛形式啊!

會讓你脖子緊繃的這些事情通常很繁重,生活方式緊繃,所以這群人常常本來就血壓高,因此當脖子覺得不適時量個血壓就容易發現高血壓了。但很可能是平時就是高血壓的人,而不是因為高血壓才表現脖子痛。


另外,頸椎退化也是常見的脖子痛原因,我們全身上下的關節都可能因為關節炎而磨損,年紀導致的退化性關節炎同樣會發生在頸部。大約從40歲以上的人的頸部就多多少少有些退化,到了六十歲以上,八成的人都有頸椎退化。這時頸椎骨頭之間的椎間盤變扁,水分變少,導致緩衝變乾、變脆弱。這樣就像經過多年的房屋支架,愈來愈難承重,當然更容易倒塌。椎間盤垮掉後,關節之間的摩擦頻繁,患者就容易覺得脖子疼痛、僵硬。幸好雖然大部分人頸椎都會退化,只是不一定會造成症狀。如果椎間盤突出和長出骨刺,並讓脊髓神經通過時的通道縮小,患者可能不只有脖子感到疼痛,還會牽連到其他地方。


萬一有車禍外傷,也很容易讓脖子受傷。當車禍造成大幅晃動,讓頭甩向後面又往前跌,從肌肉、神經、頸椎都可能一併受傷,尤其沒有使用安全帶習慣的乘客或駕駛,脖子常常會在車禍中受傷。車禍後若沒及時固定頸椎,反而為了叫醒傷者而不斷晃動傷者,(像是小孩飛出車外,家長急著去抱起小孩一直搖晃,想要小孩醒過來)還會讓脖子二度受傷,引發癱瘓危機。所以請記住,千萬不要搖晃車禍外傷的患者

還有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會引發脖子痛。像是腦膜炎這類的感染,會讓頸部僵硬又疼痛,脖子動彈不得,合併著發燒、頭痛、嘔吐、和意識改變的可能。會厭炎咽後膿腫都是比較嚴重的感染,也會表現脖子痛,萬一影響到呼吸後會危及生命安全。心肌梗塞時如果開始胸痛,痛可能會延伸到脖子、手臂、肩膀等處,所以脖子痛時如果連胸腔都覺得緊緊的,就要很小心。胸痛的一個可能原因是主動脈剝離,而脖子痛也可能是頸動脈剝離引發的。頭頸部的癌症則是另外可能的脖子痛原因。


看到最後這段,大家應該又緊張起來了,「看吧!脖子痛很嚴重啊」!是,脖子痛可能是由一些危險的疾病引發的,但絕多數日常的脖子痛還是來自於軟組織與肌肉受傷,或來自於頸椎退化。若您的脖子痛符合下列狀況,最好就早點檢查吧!

● 明顯受到外傷,像是跌倒、車禍、墜落後引發的脖子痛

 脖子痛已經困擾超過六個星期

 覺得脖子很痛,或脖子痛愈來愈嚴重。

 脖子痛對止痛藥沒反應,吃止痛藥後一樣還很痛。

 脖子痛會延伸到身體他處,並讓其他地方感到麻木或肢體無力。

 脖子輕碰就痛,脖子僵硬動彈不得,還合併發燒。


至於要如何預防脖子痛呢?如果你很忙很緊張壓力很大,過度操勞、睡不好都會更容易脖子痛!所以可以的話,還是要先降低生活壓力,否則脖子痛很難好。以下還有一些建議:

◆ 睡覺時不要睡太軟的床,可以的話平躺休息睡覺,不要趴著睡而需轉動脖子到一個奇怪的姿勢,還持續很久,這就很容易脖子痛的。另外,要選對枕頭,不要太厚的,相對來說平一點的、小一點的,但能支撐住脖子的。如果睡覺時放個枕頭或棉被在大腿下,有助於讓脊椎於床上好好休息。 

 平常要注意自己的姿勢。坐著、站著時不要讓脖子突往前,最好肩膀與髖部要落在同一個垂直面,別駝背,頭擺正,縮下巴,讓耳朵與肩線也在同一個垂直面。平常如果常常需要看電腦螢幕,要注意辦公桌的設計,螢幕不要襬太高,最好就落在眼睛高度的水平。

 「手機」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元件,但亦是脖子痛的另一個元凶。請不要用肩膀和耳朵夾著手機或話筒,整個人脖子歪一邊講電話,這樣也容易脖子痛。另外使用手機時不要太常低頭。可以看「低頭族注意!這樣滑手機才不傷頸椎!」這篇了解更多保健重點。

延伸閱讀

高血壓的診斷和第一線治療用藥

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及復健圖解

背痛難耐究竟為什麼?又該怎麼辦?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