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胖不是胖?小朋友多胖才算胖?

by | 7 月 11, 2017



在某個夜診遇到一位媽媽抱著白白胖胖的小朋友就醫,身邊還有阿嬤跟著。護理師忍不住問媽媽:「馬麻,你抱他會不會手很酸啊?」因為媽媽臂彎裡的這位 2歲多的小朋友,體重已經超越 4歲兒童,有 20公斤之多。


雖然就診的主訴是因為流鼻水,我還是忍不住提醒媽媽,孩子已經過重了。沒想到,媽媽立刻回答:「不會不會,這樣剛好!」並偷偷使了個眼色給我跟護理師。後來側面了解,這個小孩是家裡的金孫,阿嬤天天都用椰奶餵養,就是要金孫白白胖胖。




白白胖胖就是健康嗎?


根據研究,兒童肥胖不管是現階段還是未來長大成人,都有可能會增加血脂異常、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風險。而且肥胖也與孩童心智發展成負面的自我印象有關,亦會影響社交。


高血壓:曾經肥胖的兒童在未來罹患高血壓的危險性是非肥胖兒童的 9 – 10倍。


心血管疾病:肥胖兒童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聚集現象。


糖尿病:肥胖孩童在成人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機會增加,甚至在孩童時期就發生。


高尿酸血症與痛風:肥胖者高尿酸血症比例隨之增加。痛風的危險性也比體重正常者高。


肝膽系統:易造成膽囊結石脂肪肝


骨骼系統:易讓骨骼負擔過重,導致骨架異常、脛骨彎曲。


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過度肥胖可能引起呼吸功能改變,如肺活量減少。加上長期活動量減少,呼吸肌力較弱,體內積存大量二氧化碳。超過80%肥胖學童,肺功能檢測至少減少15%。且肥胖學童常有睡眠異常之情形,其學習及記憶力都較差。(危害很多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 社交:易被冠上懶惰、笨拙、行動遲緩等字眼,與孩童心智發展成負面的自我印象有關。


所以白白胖胖不代表健康!




造成兒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肥胖的因素很多,例如:遺傳、飲食、運動不足、生活作息不正常、藥物、生理或心理因素等。




到底多胖才是胖呢?


記得喔!兒童及青少年還在生長發育期間,身高增長,體重當然也會跟著增加。


評估方法可對照兒童手冊的生長曲線表,體重超過同年齡的95百分位,為過重。


或可以參考衛福部公布之「兒童與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判讀表,對照年齡和性別並計算BMI值,來判斷體重是否標準。




了解肥胖的壞處後,該怎麼辦呢?


兒童肥胖的治療準則,以飲食調配與運動為基礎。但顧及此時正處於生長發育期間,因此飲食限制不可以太嚴格,須顧及營養充足。


就學齡兒童肥胖的治療,以下幾點為原則:


● 不影響生長發育


● 以減輕肥胖度為重點


● 重視家庭的協助


● 指導內容易理解


肥胖兒童在治療過程中,需家人共同努力,營造適合的環境、打造健康的飲食習慣、達到充足適量的運動。


講白一點,兒童的減重就是家裡大人的減重,因為助長兒童肥胖往往是家裡大人提供的食物與環境所造成的。所以減重需要全家一起共同努力。想一想,當爸媽在吃漢堡、炸雞、薯條時,你怎麼有辦法期待孩子吃的是五穀飯與高纖蔬菜呢?所以兒童減重是要全家總動員的。




把握正確的減重觀念與方法


● 飲食介入:少吃甜食、炸物與高脂食物,多吃纖維量較高的食物。(果汁不等於健康,飲用記得要適量!


● 適量的運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兒童及青少年所提出的身體活動建議量,其實每天都應至少達到中度身體活動 60分鐘以上,每週累積 420分鐘以上呢!


中度運動:持續從事 10分鐘,還可以聊天,但不能唱歌。
例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桌球、爬樓梯、游泳


● 生活行為改變:多走路,多走樓梯,少坐車,少搭電梯。


● 心理建設:有正確的觀念,樂觀的態度,配合積極執行。


● 藥物治療:須經專業醫師診察評估,給予適當的治療,不可任意自行服藥。


● 手術治療:對兒童及青少年而言,外科手術治療肥胖仍有爭議之處。




飲食調控非常重要!


減重中最重要的就是飲食調控。一個手掌大的菠蘿麵包熱量有 450 – 500卡,而快走 30分鐘約消耗一百多卡的熱量。以體重 50公斤來說,花 3分鐘吃掉一個菠蘿麵包,卻必須快走 2小時來消耗掉它的熱量。想當然,飲食控制是減重中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當孩子吵著要吃糖果或冰淇淋時,家長能以水果作取代(不要太甜喔!);當孩子想喝珍珠奶茶時,家長能以牛奶作取代(少喝甜的調味乳)。如此一來,以為孩童減少熱量的攝取。當然,請記得以身作則,父母不要在旁邊大口吸著珍奶,引誘小孩流口水。因為孩子覬覦你手中的食物而跟你撒嬌索取時,你絕對會分他一口,接著第二口,不夠吃又會再續杯,那就破功了!


還有,每一口飯菜嚼個 30秒再吞下去,也可以減重!這個方式,能有效減少孩子每餐攝取的總熱量,也就等於降低他攝取過多熱量而囤積成脂肪的機率。因為延長了咀嚼時間後,原先預計吃完的食物份量可能才吃到一半,消化系統就會對大腦發出已經飽足的訊號,利用這個原理來減少總熱量的攝取。


陪著孩子吃飯時,父母跟小孩可以一同進行「每一口飯菜嚼個 30秒再吞下去」,把它當成是遊戲,比較好進行,父母也可以同時減重。


兒童的減重就是家裡大人的減重;改變孩子時,父母也必須改變。在幫孩子執行減重計畫的同時,父母也會跟著孩子一起朝向健康邁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長不高,好煩惱!提前佈局長高黃金期,最大化增值兒童成長的生長激素治療解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長不高,好煩惱!提前佈局長高黃金期,最大化增值兒童成長的生長激素治療解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幾年前有位12歲的男生,來就醫時身高只有135公分。」高銓宏醫師指出,「追蹤發現,他一年長高不到4公分。進一步檢查後,確定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症。」

雖然診斷生長激素缺乏症,也準備向健保申請生長激素治療,但是患者卻沒有回診。幾年後,患者再度回到門診,身高只有150公分,當時X光檢查顯示骨齡已經超過15歲。當男生的骨齡達16歲後,幾乎無法再長高,所以150公分大致就是他的成人身高了,錯過治療期,真的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