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皮膚癌 – 基底細胞癌

by | 3 月 31, 2017

最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皮膚癌 – 基底細胞癌-照護線上


飾演金鋼狼的澳洲知名演員 休·傑克曼(Hugh Jackman ), 2017 年 2 月在自己的推特寫下「又是一個基底細胞癌 …」。這是他第五度因為基底細胞癌接受治療。

基底細胞癌是什麼?為何連金鋼狼也沒轍?


正如同休·傑克曼在現實世界裡,並不是無堅不摧的金鋼狼,基底細胞癌其實也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可怕。基底細胞癌,是皮膚癌眾多型態中的其中一種,名氣或許沒有像黑色素瘤,或是鱗狀細胞癌那麼響亮,不過基底細胞癌有以下幾個特色有別於上述兩種皮膚癌:

1. 最常見:不管是在台灣還是在國際間,基底細胞癌都是最常見的皮膚癌型態。每年新增加的皮膚癌案例裡,基底細胞癌就佔了 5成左右,數量遠勝於黑色素瘤和鱗狀細胞癌。

2. 長得慢:比起極惡性的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的成長速度緩慢,也正因為如此,一般民眾容易忽略它的存在。

3. 少轉移:基底細胞癌是皮膚癌世界裡的宅男,它不太喜歡騷擾其他遠處器官。相較於黑色素瘤喜歡往外跑、搞破壞,基底細胞癌傾向留在原地,頂多做一些欺負鄰居皮膚的小動作。

4. 不致命:基於基底細胞癌鮮少轉移的特性,基底細胞癌幾乎不會致人於死。


基底細胞癌看起來像什麼?

台灣在地的皮膚基底細胞癌,如果要用「一句話」 來形容它最標準的外觀,那應該會是:一顆長在臉上、形狀蠻對稱、邊緣蠻規則、顏色蠻均勻、生長緩慢的黑色突起物

基底細胞癌是形狀對稱、邊緣規則、顏色均勻、生長緩慢的黑色突起物。



醫師你有沒有搞錯,你說的根本就是一顆「痣」好嗎?

亞洲人的基底細胞癌多數是黑色的,與白種人基底細胞癌肉色、或是淡紅色的外觀截然不同。再加上外觀貌似忠良的基底細胞癌成長速度很緩慢,所以被誤認是一顆痣是屢見不鮮的戲碼。

基底細胞癌,是否有良性痣所沒有的特徵,讓一般民眾可以在家裡對著鏡子自我檢查,進一步能夠早期發現基底細胞癌呢?其實是有的,請注意看您的「皮膚表面有沒有破皮或流血」。

直接講結論,如果一顆痣無緣無故會破皮,甚至流血,請您務必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幫忙,因為或許這根本就不是一顆痣,而是皮膚癌。

如果您的觀察力高人一等,您還會看到腫瘤外表的圓潤光亮,以及有細小的微血管。

基底細胞癌長得像顆痣但會破皮流血
如果我們一直忽視基底細胞癌的存在,任憑它默默地長大,基底細胞癌的外觀就會類似一種皮膚常見的老人斑「脂漏性角化」,大家千萬不要再一次掉以輕心, 錯失診斷的先機!(對抗老人斑



基底細胞癌要怎麼治療?手術切除是王道!


醫師會依據基底細胞癌的體積大小、所在位置、數目多寡以及腫瘤的病理型態, 並考量當事者的年紀以及健康程度,最後再給予適合的治療建議。

在眾多的治療方式當中,手術切除仍然是最有機會將基底細胞癌徹底根除,而且避免腫瘤復發的最佳治療方法。

除了手術切除,其他可以用來治療基底細胞癌的方法包括有:放射線治療、光動力治療、刮除電燒、冷凍治療、局部塗抹藥物等。

另外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把基底細胞癌當作是一顆痣或是老人斑,誤用雷射來治療。


要怎麼預防基底細胞癌呢?

紫外線,是引起基底細胞癌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我們該如何預防基底細胞癌呢?你知道,我知道,金鋼狼也知道,在休·傑克曼那則推文的最後,其實有寫下幾個英文字「WEAR SUNSCREEN」,就讓我野人獻曝幫大家翻譯一下,那就是「做好防曬!」。(皮膚科醫師教您看懂防曬乳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熬夜、甜食恐影響身高!把握長高黃金期,及早治療很重要,生長激素缺乏症治療解析,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熬夜、甜食恐影響身高!把握長高黃金期,及早治療很重要,生長激素缺乏症治療解析,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那位小女孩進到診間時,我以為她是國小一年級,但是翻開病歷才發現她已是國小五年級。」陳菁兒醫師表示,「她的父母親說,其實在更小的時候,她的身高百分位都是正常,但是進入幼稚園後,身高卻越來越落後,每次排隊就越排越前面。到了國小五年級,她的身高已經小於三個百分位了,比起同學矮了一大截」

抽血檢查顯示她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s)比較低,而且檢查發現她的骨齡有落後超過兩年的現象。根據這兩個指標,再加上身高矮小、肌肉量較少,懷疑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導致的矮小,所以後續至醫院確診,開始進行生長激素治療。接受治療後,小女孩的身高明顯進步,最後的身高也順利在治療三年多後,接近她本身的預估成年身高。

這不是痘痘!鼠蹊、腋下反覆發炎、流膿,化膿性汗腺炎治療解析,皮膚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這不是痘痘!鼠蹊、腋下反覆發炎、流膿,化膿性汗腺炎治療解析,皮膚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上班族,從念大學的時候便發現腋下常會冒出幾顆痘痘,不但會痛,還會流膿。」林聖堯醫師指出,「每次發作時,患者會接受藥物治療,症狀雖然有改善,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又會冒出來。由於反覆發炎、化膿,患者腋下形成許多疤痕,攣縮的疤痕甚至讓他無法抬高手臂,也不能繼續打籃球。」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復發搶時間救命!健保給付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助提升反應率、存活期 血液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復發搶時間救命!健保給付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助提升反應率、存活期 血液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一種有機會治癒的疾病,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如此幸運。曾碰過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患者,他的淋巴瘤在第一線治療緩解多年後又再復發。」施宣任醫師表示,「患者過去曾因罹患肺癌切除過肺臟,身體狀況難以承受自體幹細胞移植,面臨治療選擇相當有限的困境,狀況一度很不樂觀。」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感謝健保給付再放寬!三種給付藥物:靜脈注射/口服/脊髓鞘內注射一次看 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感謝健保給付再放寬!三種給付藥物:靜脈注射/口服/脊髓鞘內注射一次看 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一種體隱性遺傳退化性的罕見疾病,起因於第五對染色體的SMN1基因變異,無法製造完整SMN蛋白,導致脊髓運動神經元退化,造成患者全身肌肉無力及萎縮,且漸進性失去全身自主運動、咳嗽、吞嚥等功能。SMA患者常合併四肢關節攣縮或脊柱側彎等併發症,大都是重度或極重度肢體障礙患者。SMA患者智力正常,自民國90年設立總統教育獎以來,共有33人次獲獎,表彰他們於逆境中仍能奮發向上、樂觀進取的毅力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