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老人斑

by | 3 月 28, 2017



如果醫師正經八百地跟您說「您有老人斑!」,您的內心想法會是什麼呢?大多數的熟齡朋友們或許會內心惆悵,不過應該可以坦然面對事實;倘若您是中壯年朋友,您大概會在心中嘀咕,「醫師你搞錯了吧…」


其實老人斑並不是一個正式的醫學診斷名稱,也不是熟齡朋友的專利,40 歲以上就有機會中獎。醫師口中的老人斑,最常見的情形包含了以下兩個診斷:曬斑(solar lentigo),或是脂漏性角化(seborrheic keratosis)。


老人斑,不管是曬斑或是脂漏性角化,都容易出現在被陽光曝曬的皮膚位置,尤其是臉部、頸部、手背和手臂外側,身體軀幹出現老人斑的機會相對比較低。




曬斑和脂漏性角化,有什麼不一樣?



一、顏色


● 曬斑的顏色絕大多數是褐色。


 脂漏性角化的顏色比較多元,可以是深淺不一的褐色、也可以是深黑色。


二、厚度


 曬斑大多數是平坦的,跟正常皮膚的差別主要在於顏色的變化。


 脂漏性角化因為有表皮細胞數目增生的現象,所以脂漏性角化是一個有厚度的良性皮膚腫瘤。換句話說,脂漏性角化是 3D 立體結構,曬斑是 2D 平面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脂漏性角化的外觀型態多變,單靠肉眼有時候不容易與皮膚癌區別,因此少數個案在進行治療之前,醫師會以皮膚鏡觀察,甚至安排皮膚切片檢查,排除皮膚癌的可能性。(最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皮膚癌 – 基底細胞癌


三、治療方法


 曬斑主要是以雷射、或是脈衝光來治療。


 脂漏性角化的治療方法比較多元化,冷凍治療、電燒、雷射、手術切除都可以用來治療脂漏性角化。




我的老人斑在治療後,為什麼會變得更黑了?


老人斑在治療後,如果皮膚反而比治療前更黑、更明顯,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1. 發炎後色素沈澱現象:這牽涉到治療處置方法的不同、治療後有沒有確實防曬、以及個人體質差異等等。發炎後色素沉澱現象在亞洲人很常見,大多數會逐漸淡化。


2. 您的斑根本不是老人斑:這種情形最容易出現在「肝斑」的患者。如果肝斑被當作是老人斑來治療,有很高的機率會出現顏色變深、反黑的後遺症。


肝斑容易出現在亞洲人女性的臉頰,顏色以褐色為主,因為近似肝臟的顏色,因此以「肝」字命名,與肝功能異常無關喔。


除了反黑,極少部分的人在治療老人斑之後,皮膚會出現過猶不及的白化現象,甚至形成疤痕組織。




這麼多種「斑」?我自己分辨不出來,怎麼辦?


別擔心,提供正確的診斷是醫師的專業,不用讓自己擔心煩惱。最後要提醒大家:老人斑不一定長在老人身上,老人皮膚上的斑也不一定都是老人斑喔。(最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皮膚癌 – 基底細胞癌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60多歲的肺癌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葉育雯醫師表示,「雖然治療成效很不錯,但因為患者的血管條件不佳,所以每次打針和抽血都成為了挑戰,接受靜脈注射後也常出現瘀血的情況。」

PD-L1免疫抑制劑是肺癌治療的重要武器,能夠降低死亡風險、提升存活率;現在劑型進化出現皮下注射給藥,在相同的療效下,能大幅將注射時間縮短至僅約10分鐘,不須留置針頭或人工血管,降低疼痛感,因此能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提升生活品質。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患者反覆出現腹瀉與腹痛,曾經在多家醫院接受治療。後來又因為發現直腸腫瘤合併肝轉移,而接受切片檢查。」王照元教授表示,「病理報告顯示,患者的腫瘤是神經內分泌瘤,大家才曉得原來導致反覆腹瀉與腹痛的主因是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後續也使用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 SSA)治療,減少腫瘤分泌相關荷爾蒙,幫助緩解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由此可知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治療都相當具有挑戰性,往往需要多專科的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一位50歲女性,身高162公分,原本體重約50公斤。因為更年期的關係,她在一年半內體重增加至75公斤。」鄭以勤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自己容易感到飢餓,即便吃飽後,很快又想進食。」

經過檢查,確認沒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後,患者選擇接受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無痕胃拉提手術是利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大幅縮減胃容量。術後,患者的食量明顯減少,食慾也降低。在飲食及運動的配合下,她的體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生活品質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