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漿、吃薯條,會致癌嗎?圖文懶人包

by | 9 月 15, 2022


喝豆漿會增加乳癌風險嗎?

許多女性聽到自己乳房長了纖維腺瘤或纖維囊腫,甚至乳癌之後,會很擔心地詢問:「是不是因為我喝豆漿引起的呢?」而有些人又會說,吃黃豆類的製品很好,可以降低癌症的機會,究竟吃豆腐、喝豆漿,對身體是好還不好呢?


黃豆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之一,想要減少動物性蛋白質的時候,可以選擇豆腐、豆漿這些黃豆類的製品來補充蛋白質。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黃豆製品裡面含有異黃酮。異黃酮的結構與女性雌激素很類似,會與體內的荷爾蒙受體結合,因此被稱為植物性雌激素。
 

那吃了這些含有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對身體究竟是好事還壞事呢?以目前的研究證據來看,如果你是吃豆腐、喝豆漿等這些以「食物」樣貌出現的,大概是沒問題,甚至有的研究認為可以帶來健康上的益處,降低了癌症的機會,也降低心臟疾病的機會。(但因為證據力不夠而無法做出強力推薦。)

這一點在「已經是乳癌患者」的身上也是成立的,一份關於9000位乳癌存活者的研究發現,攝取黃豆類食品降低了乳癌復發的機會(且無論其乳癌有無雌激素受體,或患者是否正在進行荷爾蒙治療)。

然而,如果是吃以黃豆異黃酮做成的蛋白粉、營養補充品,可能就會帶來健康風險,例如近期的研究認為使用異黃酮的營養補充品會增加某種侵襲性較強的乳癌機率。

總之,現在沒有什麼證據可以支持長期以營養品補充異黃酮的安全性和健康效益。站在補充優質蛋白質的角度,想喝豆漿、吃豆腐是可以的;但若想要用異黃酮的營養補充品或蛋白粉來降低癌症機會,就先不建議,小心會有反效果


吃薯條會增加我罹患癌症的機會嗎?

講到薯條,我們得來認識丙烯醯胺。丙烯醯胺是有毒的化學物質,有其工業用途,但也常常躲在薯條、洋芋片這些食物裡。丙烯醯胺的出現並不是來自食品包裝導致,也不是自然環境生成的,而是經由高溫烹調後出現的。食物中的果糖、乳糖、葡萄糖等還原糖與游離胺基酸在超過120度的高溫下,會形成丙烯醯胺。而食物中含有較高丙烯醯胺的,就是用高溫油炸、烘烤的食物,像是洋芋片、薯條、薯餅、油條等油炸澱粉食物,另外,麵包、餅乾、杏仁果、咖啡裡面也有丙烯醯胺。


關於丙烯醯胺的致癌性,比較多證據來自於動物實驗證據,目前還關於人類的癌症流行病學研究結果來看,多數研究認為攝入丙烯醯胺與癌症發生沒有明顯統計學相關性,僅有少部分研究指出攝入的丙烯醯胺過多,或是血中丙烯醯胺濃度較高,會增加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和食道癌的機率。目前丙烯醯胺被列為2A致癌物質。
 

雖然目前我們不能強烈肯定由飲食攝入的丙烯醯胺會增加癌症機率,但平常還是要能理解,充分加熱食物來減少致病菌是應該的,但在烹調的時候溫度不宜過高,也不宜讓時間太長,以清蒸、水煮、或微波代替油炸和煎烤,可以減少一些可能致癌的化學物質形成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近視、散光、白內障退散!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適應多種眼睛條件,提升方便與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近視、散光、白內障退散!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適應多種眼睛條件,提升方便與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他是位60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1300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能同時幫患者矯正近視、散光,並提升中距離的視覺品質,在日常生活中幾乎都不需要配戴眼鏡。高度近視、散光患者在術後能夠擺脫配戴多年的厚重眼鏡,生活品質與滿意度也大幅提升!

濕疹癢癢怎麼辦?維生素D、益生菌、Omega-3脂肪酸是否有幫助?實證飲食指南(圖文懶人包)

濕疹癢癢怎麼辦?維生素D、益生菌、Omega-3脂肪酸是否有幫助?實證飲食指南(圖文懶人包)

「醫師,我的皮膚常常癢癢的,甚至會起一塊一塊的紅疹,之前都是被說是濕疹,有的時候就會出現,究竟怎樣才能”斷根”,跟我吃的東西有關係嗎?」

濕疹患者常有這些疑問,每當生活壓力變大,或是免疫系統對一些過敏原過度反應,或是環境中充斥太多刺激物,就會從皮膚看出狀況不好。

下肢麻癢痠痛,不動不舒服,面對不寧腿的6大非藥物策略

下肢麻癢痠痛,不動不舒服,面對不寧腿的6大非藥物策略

「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s syndrome,簡稱RLS)」代表著患者休息時很想動動腿,停止不動反而很不舒服,要活動一下才能緩解,一星期發生個兩、三次以上,尤其傍晚或深夜更常見,腿部不時出現不自主收縮感,沒法好好躺著睡覺,一定要起來再動個幾下才舒服點。不寧腿的發生率其實並不低,研究上顯示大約10到20人之間就有一個人患有不寧腿,尤其本身有缺鐵性貧血、腎臟功能不佳、或懷孕的患者,更容易出現不寧腿症狀。

耳朵又痛又癢,變得臉歪嘴斜,小心「惡性外耳炎」

耳朵又痛又癢,變得臉歪嘴斜,小心「惡性外耳炎」

聽到「惡性」外耳炎,你可能會以為這是什麼「壞東西」。不過,我們目前所指的「惡性外耳炎」,是指相當嚴重的耳道感染,且不僅影響了外耳道,感染範圍延伸至顱底、顳骨、甚至腦組織和腦神經。也就是說,這裡的「惡性」,並不是說這是癌症、是惡性腫瘤,而是代表若患者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死亡率很高,甚至比癌症還致命,因此才被稱為惡性外耳炎。

然而,由於惡性外耳炎常常會被人誤以為是指惡性腫瘤,現在此病比較新興的名稱是「壞死性外耳炎(necrotizing external otitis)」,讓人比較好理解其主軸在於感染,並讓我們了解此病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