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共病多,心臟復健很重要!

by | 8 月 20, 2019

心臟衰竭共病多,心臟復健很重要!


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功能下降,造成心臟輸出量不夠、身體器官血流量不足的狀況。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怡凡強調,由於心臟輸出量不符合身體需求,會對全身器官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心臟衰竭並非單純的心臟問題,而是全身性的疾病!


心臟衰竭常見的共病有哪些?該如何預防?

劉怡凡醫師表示,心臟衰竭患者往往不只有心臟問題,而是具有多樣共病,其中以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最常見。患者可能先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這些問題都會讓引起血管阻塞,而讓心肌缺氧壞死;糖尿病本身亦可能導致心肌病變,造成心臟輸出的問題;長期高血壓也會造成心臟衰竭,這些疾病沒有控制好就會造成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後容易出現腎臟問題,由於無法供給足夠的血液,腎臟功能會愈來愈差。此外肝臟、肺臟、腦部也受到影響,幾乎全身器官都會慢慢衰退。

心臟衰竭常見的共病有哪些


劉怡凡醫師叮嚀道,「預防心臟衰竭從三高開始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同時也要戒除生活上不良習慣,如抽菸、不運動、飲食太鹹、壓力太大、久坐不動等,但最優先需要處理三高與抽煙問題。」


面對心臟衰竭,患者和家屬在日常照護需要注意什麼?

心臟衰竭患者的病情容易產生變化,務必定期回診及按時吃藥,按照醫師處方藥用藥,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避免吃太鹹、抽菸、熬夜。劉怡凡醫師強調,「適度運動對心臟衰竭患者有幫助,最好能夠每天運動。記得每天量體重,若體重變化太大就需要就醫檢查。飲食方面要限制鹽分跟水分攝取。一定要戒菸、戒酒。」
由於心臟衰竭患者常有多種共病,各種共病都得好好控制,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都要好好配合醫師的治療。

此外,醫師會建議患者施打疫苗,例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因為感冒及肺炎皆會引發心臟衰竭惡化。


心臟衰竭團隊通常會包含哪些成員?各自扮演那些角色?

心臟衰竭牽涉許多共病,是相當複雜的疾病,需要跨領域合作整合照顧,心臟衰竭團隊成員很多,包括心臟科醫師、復健科醫師、護理師、衛教師、物理治療師、個案管理師、營養師等。

心臟衰竭團隊通常會包含哪些成員


劉怡凡醫師表示,醫師主要是幫住院及門診的患者做診斷、治療;衛教師針對臨時發病患者、或對疾病認知不足、生活型態有改善空間的患者提供衛教;營養師可以指導病患的飲食控制;由於患者可能需要服用多種藥物,藥師可以給予協助;若醫院設有完整心臟衰竭中心,還會有個案管理師,持續追蹤病患回診狀況、身心狀況。

心臟復健在住院時就可以開始,從住院到門診一步一步教導患者運動,心臟功能穩定下來後就要開始復健,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會根據病情來設計個人化運動處方,然後再慢慢調整運動強度。住院時開始做復健指導,出院後多做心臟復健對患者最好。


每一個心臟衰竭患者都需要心臟復健嗎?有沒有任何限制?

心臟復健以國外標準『廣義』來說,包含根據病患狀況安排運動的個人化處方設計,根據年齡、心肺狀況設計運動強度,協助病患戒菸、攝取均衡營養、適度控制鹽分。『狹義』來說就是個人化運動處方設計,指導患者做一些心臟復健活動,增強患者心肺功能。

劉怡凡醫師指出,「理論上除了病情尚未穩定的住院病患,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心臟復健。臨床上,醫師會先找到導致心臟衰竭原因,然後針對血管阻塞或心臟問題處理到一個階段後再開始做心臟復健。起初不能做太高強度的運動,要循序漸進。」

理論上除了病情尚未穩定的住院病患,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心臟復健


根據國外研究,心臟衰竭患者接受心臟復健後,可以減少病患再住院的比例。劉怡凡醫師道,「因為心臟衰竭是慢性問題,未來會有再度復發的可能,所以心臟復健可說是治療心臟衰竭的一個環節,病患按照醫師規劃的心臟復健認真執行,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減少再住院的機會。」

然而,心臟復健目前在台灣仍不是很普遍,真正能夠執行心臟復健的地方不是那麼多,還有推廣的空間。需要心臟復健的患者很多,接受心臟復健對患者也有很大幫助,但需要專門心肺的復健物理治療師配合,而且心臟衰竭的復健風險略高一般復健,需要專業人員密切監控,這是未來可以努力的地方


振興醫院遠距照護中心,可以對心臟衰竭患者提供哪些幫助?

振興醫院遠距照護中心有護理師24小時輪值,參與遠距照護計畫的患者,遇到問題可以直接與護理師聯絡。部分心臟衰竭又有心律不整問題的患者,可以定期上傳心電圖,若有需要可以即時處理。

剛發生心臟衰竭的病患,對疾病本質與自我照顧與保健還不甚瞭解,遠距照護中心會藉由病患定時測量與回傳的血壓、血糖、體重數據,以及回報的症狀,了解病患病情,假如有心臟衰竭惡化症狀、體重上升或下降很多,或者血壓、血糖有變化,可以和醫療團隊討論與即時處理。

劉怡凡醫師表示,由於遠距照護屬於自費服務,並非全部病患都有參加。病情較不穩定需反覆住院、或者心律不整需要密切監控,這兩類病患會比較優先。若是罹病初期對疾病的認識與保養不是那麼清楚,或還有需要密切監控,亦會建議病人加入遠距照護計畫。

有專業心臟衰竭團隊的支援,可以讓患者更安心也更有信心!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剛診斷為第四期肺癌的患者都相當沮喪,但現在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已有長足的進展!林瑛珠醫師指出,以前第四期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大約只有6個月,隨著標靶治療的進步,若能找到合適的藥物,便有機會讓病情得到長期穩定控制,患者的存活期便能有望延長。抗癌藥物的進展日新月異,如今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漸漸運用於具有HER2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像魔術子彈一般精準攻擊癌細胞,幫助提升治療成效,讓患者多一項選擇。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年近八十歲的陳老先生,某天因胃不適而去做胃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胃部邊緣區淋巴瘤,且蔓延到淋巴結、脾臟,全身都受到影響。王銘崇醫師指出,「由於患者的腎功能與心肺功能較差,所以治療藥物的選擇較有限,使用傳統治療成效也較不理想,遺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