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斷食,會是糖尿病解方嗎?

by | 5 月 9, 2019


「再瘦個五公斤就好了…」站上體重計時,你是否也曾有這樣的感嘆呢?減輕體重不僅是愛美女士的夢想,體重過重很現實地會影響身體健康狀況,甚至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會。在這營養過剩的年代,許多人進入青少年、中年時期後,就不停與體重作戰。

說到減輕體重,瘦子可能會想:「就少吃就好啦!體重不是就大家自己從嘴巴吃進去的嗎?」但對體重過重者來說,想瘦就難以享受,可不是這麼容易可做到的事情。我們都知道該少一點加工食物少一點過度調味多一點天然食物,才是健康的飲食選擇,但減重就只能這樣嗎?

現在很流行的一種減重方式是「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給了我們另一層想法:除了「進食量」之外,你可以關心一下「進食時間點」。


「間歇性斷食」5:2斷食

說起來「間歇性斷食」也不是很新的做法。伊斯蘭教、猶太教等宗教信仰都會有類似齋戒月這類的習俗,在部分時間是不准吃東西的。斷食代表不吃東西,所謂「間歇性斷食」代表有時候可以吃,有時候不吃。那究竟要怎麼吃呢?


目前最有名的「間歇性斷食」叫做「5:2斷食」,代表一周七天裡面,有五天可以正常吃,兩天則是吃少少,還有,斷食的那兩天不可以是連續的兩天,中間至少間隔一天

「5:2斷食」不是叫大家在斷食日什麼都不要吃,只是不能吃太多。在斷食日,女性一天可吃五百大卡,男性吃六百大卡,也就是降到一般平日攝取熱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間。理想狀態下,斷食過程中身體會消耗原本貯存的脂肪,藉此減輕體重。
如果採取這樣的斷食法減重,同樣要考慮調整進食內容,建議多從瘦肉、豆類等攝取蛋白質,多吃蛋白質能保持住肌肉的質量,避免新陳代謝降得太快。並多吃蔬菜與水果,降低因斷食而便祕的機會。斷食過程中可以多喝水,避免脫水,也可以喝沒有加糖、加牛奶的咖啡、茶、或氣泡水。但不能喝奶昔、牛奶、果汁這些帶有糖份和熱量的飲料,也不建議喝酒。


其他五天的飲食則內容不限。我們或許會想,如果一星期有兩天吃得很少,其他天會不會偷偷大吃大喝,把食物量一次補足。然而根據研究,似乎選擇這樣斷食法的人並沒有這樣的傾向,大家只是在非斷食日保持與過去正常量的飲食而已。當然如果真的想要藉此減重,非斷食日也是得吃得有所節制,並保持健康飲食的原則,這樣才可能真的靠「5:2斷食」降下體重。

一旦靠著「5:2斷食」達到標準體重,就可以改成「6:1斷食」,一星期留一天斷食來維持體重。

減重必讀!基礎代謝率懶人包

間歇性的斷食可能對健康的影響:

持續斷食不僅令人很難受,本身還會降低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反而不一定能降低體重,所以如果是靠一直不吃東西,根本不可能撐多久。但間歇性的斷食的想法是,如果不是一直斷食,而是像這樣「一周裡選不連續的兩天進行斷食」,對新陳代謝率的影響較小,還能維持住肌肉的質量,盡量讓人減輕脂肪的量。
然而這對糖尿病患者並不是個減重的好選項,甚至可能是個危險、致命的選項。雖然有的學者認為間歇性斷食可以改善血糖控制,然而在這斷食的過程中,對血糖控制血糖用藥都是個挑戰,患者「血糖過低」的狀況變得很頻繁,搞不好就會留下永久性的傷害。

有些研究認為間歇性斷食有助於降低血壓和血脂肪,甚至有研究認為間歇性斷食平均可以降低參與者10mmHg的血壓,效果幾乎和降血壓藥物一樣好。不過也有學者認為,不管是用什麼方法減輕體重,只要受試者真的減輕一點體重,本來就對血壓和血脂肪的控制都有幫助,因此這種好處是減輕體重帶來的,而非僅有間歇性斷食能做到的。

有些研究認為,斷食除了能讓人減輕些體重,或許還可以帶來其他好處。畢竟大家吃了東西之後,身體就要費力於消化、吸收的過程,如果不吃東西,身體就能轉移注意力到其他地方,或許比較能去修復細胞傷害,抽血顯示似乎漸歇性斷食者的發炎指數會下降。但目前還沒有針對間歇性斷食法的大規模長期研究,對健康益處的實驗多是以動物實驗為主,請先不要因為這些可能的好處而選擇間歇性斷食。


請注意,間歇性斷食法絕對不會適合每一個人。有些人開始進行斷食後,人變得更躁動,或開始無力、頭痛、全身虛弱。因此,仍有許多營養學家並不推薦、不鼓勵間歇性斷食,一來還沒有確認間歇性斷食對健康帶來的長期效果,短時間或許對減重有效,但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長期解決體重問題之道。


各種間歇性斷食方式

除了「5:2斷食」方式外,還有不同的間歇性斷食方式,以下僅供參考:

隔天斷食法:屬於很激烈的斷食方式,一天正常吃,一天則完全不吃有熱量的食物,僅喝水、咖啡、茶、氣泡水。

 改良式隔天斷食:一天正常吃,一天則吃極低熱量,僅能攝取約500大卡的熱量。

 時間限制斷食法:一天之內只有固定一小段時間可以吃東西,其他時間都不吃有熱量的食物。例如一天只有早上10點到下午六點吃東西,其他時間只喝水、氣泡水、無糖茶飲。這也被稱為16:8斷食法,一天中有16個小時不吃有熱量的東西,僅留8小時進食。不那麼激烈的可以是14:10,或12:12,都是以一天24小時來看,預留幾個小時不吃,幾個小時進食這樣。

愈激烈的斷食法就愈難長時間實行,目前看起來比較能讓受試者保持習慣的是時間限制斷食法


嘗試「間歇性斷食」前,務必注意的事:

★ 體重過輕者請勿嘗試

 懷孕、哺乳者請勿嘗試

 兒童、青少年請勿嘗試

 健康狀況不佳的銀髮族請勿嘗試

 正在接受癌症治療者請勿嘗試

 如果你有糖尿病,請先向醫師確認是否適合

 如果你曾飲食失調,無論是暴食或厭食,請先向醫師確認是
否適合

 目前有長期服藥者,請先向醫師確認是否適合

延伸閱讀吃出健康

假日血糖控制!–實戰篇

補充魚油真有好處?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乾癬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皮膚外觀的改變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社交互動與自信心;而嚴重搔癢也常干擾睡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邱足滿醫師指出,過去乾癬的治療以療效良好的生物製劑為主,近年則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問世,其治療機轉精準,治療成效佳,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生物製劑的針劑之外的口服藥物優異選擇。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15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