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手術怎麼做?真的有效嗎?會不會有副作用?(懶人包)

by | 5 月 17, 2019


「哇!你知道瑪麗亞凱莉減肥了嗎?」

「什麼?她不是變很胖嗎?怎麼辦到的?!」

「靠手術囉!聽說一下子可是減了好幾十公斤下來呢!」

「這樣身體受得了嗎?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去動手術!」

每隔一陣子,我們就會看到名人發胖的新聞,而最近靠減重手術大變身的藝人愈來愈多,但也不乏患者接受減重手術後致死的案例。因此很多人想知道,究竟人要多胖才可以去動手術?手術是要切掉哪些身體器官嗎?除了讓人變瘦外,會不會帶來哪些副作用?


哪些人適合減重手術?

減重手術主要利用於肥胖的成年人。身體BMI超過40kg/m2(160公分的人大於102公斤;170公分的人大於116公斤),或BMI超過35kg/m2並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健康問題。
曾經嘗試過運動和節制飲食,但成效不彰。另外,要是個能配合並有心改變的成年人,因為減肥手術之後一定還是要改變飲食,並規律回診,如果完全不想改變只想動個手術就此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


減重手術是怎麼讓人瘦的?

減肥手術的目標通常是以下兩個,一個是限制攝取量,另一個則是造成消化不良。

限制攝取量:縮小胃的容量,讓人自動減少吃進肚的份量,因而減少卡路里。

 造成消化不良:縮短腸胃道,或繞過部分的腸胃道,我們的身體靠著小腸吸收營養,繞道或縮短腸道之後身體能吸收到的熱量就變少了。


減肥手術只有一種嗎?

根據每個人狀況不同,醫師會建議不同的減肥手術方式,我們先來看看四個主要的減重手術作法。

胃繞道手術Roux-en-Y gastric bypass

利用胃的最上端做成一個小袋子,這小袋子裡面能裝的份量極少,跟原本胃的容量差距很大。這樣一來,能一次吃進去和喝進去的量就會比未手術之前少得多。小腸端也有截斷一部分,我們把截斷的遠端接到胃小袋之處,吃進肚的食物等於是走捷徑,直接通往小腸較後端,略過了前面,身體能吸收的營養素和熱量都變少了。至於前面截斷處還是會連接到後端小腸,提供消化酵素。



可調式胃束帶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在胃的上端固定一個可調式的環,胃就像被掐住一樣,能通過的食物量就變少了。設計上會放置一個注射口於腹部皮下,透過抽出或打進生理食鹽水的量來控制這個環上的氣球大小,進而控制這通道能通過的食物量多寡。就像唐僧能控制孫悟空緊箍咒的放鬆或縮緊那樣。這手術不會影響營養吸收,純粹是透過限縮胃的容量,讓胃不再像是無底洞,吃少少的也會覺得飽,來達到體重下降的目標。與其他手術方式相比,胃束帶的減重效果較差。



袖狀胃切除術Sleeve gastrectomy

把胃的一部份切除,讓胃不再是袋狀,而是比較像管狀,減少能吃進去的量,並減少一些讓人想吃東西的荷爾蒙,因此吃不多、很快就會覺得飽。這手術不會影響營養吸收,純粹是透過限縮胃的容量,影響吃進肚的食物份量。



膽胰分流術併十二指腸轉位及袖胃手術(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 with duodenal switch

先做袖狀胃切除,並於十二指腸的第一部分截斷腸道,拉遠端的小腸來接,至於被略過的小腸末端仍會與新的通道相接,藉此流進膽汁、胰液等消化酵素。食物從進到腸胃道後經過的小腸路徑縮短了,身體就較無法吸收熱量和營養素,很可能會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胃的體積也被縮小成管狀,都能藉此減少患者的體重。可說是風險最大的減重手術方式,因為併發症嚴重,目前比較少利用這手術來讓人減重。



聽起來手術好恐怖,為什麼有人要去做減重手術?

肥胖會帶來許多健康問題,對一些極度肥胖的人來說,經歷減重手術之後,原本的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等問題會得到大幅改善。至於體重下降的部分,大概手術的一年半到兩年之間體重會下降,但也可能在兩年後又再度發胖。也就是說,並不能保證接受手術的人就一定會一直瘦下去,真的還是要打從心裡改變生活型態,才能獲取長期好處。


為什麼新聞上會出現減重手術死人的案例?

手術可能面臨出血、感染、手術連接部位滲漏等問題,且過度肥胖者本身也有比較高的全身麻醉風險,因此減重手術還是有一定的死亡率。我們前面沒介紹到的另一種「放置胃內水球」的減重方式,代表放一個水球脹在胃裡占空間,減少肥胖者的進食量,但後來患者可能因胃穿孔、食道穿孔等問題死亡,或一直壓到胰臟誘發急性胰臟炎,都是很致命的。


接受減重手術後人生就能一帆風順嗎?

因為接受的手術項目不同,後來的併發症不太一樣。例如胃繞道手術之後,吃進肚的食物在小腸裡活動太快,會有「傾倒症候群 dumping syndrome」,患者進食後會噁心、冒汗、虛弱、暈眩,讓進食變成一件很痛苦的事。

如果瘦下來後,原本被撐開的皮膚就顯得很多於,看到肚子皺褶,像垂墜了一大塊皮在腰間,這通常需要手術移除。

我們曾在講「膽結石」時說到,減重太快也容易出現膽結石,因此接受減重手術後的患者可能會跑出膽結石的問題。

營養素缺乏也很常見,接受減重手術後最好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否則容易出現缺乏營養素後的各種問題,缺鈣後的骨質疏鬆、缺鐵後的貧血,缺維生素B12後的神經病變,都會大幅影響身體健康

減重手術雖然對體重控制有效,但也會帶來不少併發症,務必要與醫師好好溝通討論,決定自己適合的手術方式。如果你的體重問題還不到該手術的程度,請先靠著改變生活習慣來降低體重喔!

延伸閱讀

高血糖的前奏 – 糖尿病前期

間歇性斷食,會是糖尿病解方嗎?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掉髮、疲倦、發燒、紅疹,紅斑性狼瘡8項警訊!全身上下症狀解析(圖文懶人包)

掉髮、疲倦、發燒、紅疹,紅斑性狼瘡8項警訊!全身上下症狀解析(圖文懶人包)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簡稱SLE)是個自體免疫疾病,代表著我們的免疫系統出了點錯,開始對正常健康的細胞進行無差別攻擊。患有紅斑性狼瘡時,皮膚、頭髮、關節、和腎臟、甲狀腺等重要器官都可能受到攻擊;因此,紅斑性狼瘡是個會讓年輕人、青壯年一身病的棘手問題。由於攻擊範圍很廣,讓紅斑性狼瘡的症狀很多變,遍布全身,也容易會被誤以為其他狀況,包括憂鬱症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多數紅斑性狼瘡患者的發病年齡介於15到44歲之間,女性患者為多,也就是說,紅斑性狼瘡是個容易影響可生育女性的疾病。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究竟哪些症狀可能是紅斑性狼瘡的早期徵象。

小心流失營養、腎性貧血,透析後營養補充重點提醒,腎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小心流失營養、腎性貧血,透析後營養補充重點提醒,腎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80歲的伯伯已經洗腎五、六年,因為牙齒不好幾乎以流質食物補充營養,但近期開始出現腸胃不適的狀況,除了拉肚子外,也吃不下東西,在三個月內體重下降5公斤,結果有一次伯伯從輪椅站起來的時候跌倒,造成股骨頭骨折,目前還在住院治療。」王舒民醫師表示,接受血液及腹膜透析除了排除體內的代謝廢物與多餘的電解質外,胺基酸、微量元素、水溶性維生素,如B1、B6、B12與葉酸等,也可能在透析過程中流失。「後來抽血檢驗發現,伯伯血中的白蛋白濃度已從4.3 mg/dL降到3.5 mg/dL且出現腎性貧血,建議他要適時使用營養補充品。」

減少髖部疼痛,增加髖部活動度,坐姿、站姿、躺著也能練(示範影片+圖解)

減少髖部疼痛,增加髖部活動度,坐姿、站姿、躺著也能練(示範影片+圖解)

我們常說現代人面臨的身體困境中,最常是因為「久坐」而引起的。因此,髖部疼痛、髖部緊繃就成了許多人的日常。

想要改變髖部僵硬、常常髖部痛這樣的狀況,你可以試著增加髖部的活動度與肌力。活動度是我們身體可用的活動範圍,也是運動能力的基礎。你需要有足夠的髖部活動度,才能讓髖部關節好好運作,增加對髖部的控制力,活動上協調、順利。做好這些訓練,你的運動表現會變好,而受傷機會或亂痛一通的機會都會變小。

髖部健康實在太重要了。今天,我們從提供坐姿、躺姿、跪姿、和站姿,總共四種不同姿勢,共十二種動作,你可以隨著自己目前的方便性,

發作一次就可能癱瘓、失明!泛視神經脊髓炎的警訊與治療,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發作一次就可能癱瘓、失明!泛視神經脊髓炎的警訊與治療,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40歲的女士,剛開始的症狀是手麻、走路不太方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但是在幾個月後又出現手腳無力,並在3天內就進展到四肢癱瘓。」郭育呈醫師指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且水通道蛋白(AQP4)抗體為陽性。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與血漿置換後,患者的症狀漸漸改善。」

為了降低復發的機會,患者後續接受了新型單株抗體生物製劑治療。目前患者恢復得不錯,不再需要坐輪椅、拿拐杖,可以自己開車、買菜,也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近視、散光、白內障退散!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適應多種眼睛條件,提升方便與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近視、散光、白內障退散!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適應多種眼睛條件,提升方便與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他是位60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1300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能同時幫患者矯正近視、散光,並提升中距離的視覺品質,在日常生活中幾乎都不需要配戴眼鏡。高度近視、散光患者在術後能夠擺脫配戴多年的厚重眼鏡,生活品質與滿意度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