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血糖,遠離糖尿病(動畫)

by | 7 月 8, 2018


今天我們要像大家介紹「糖尿病前期」。

首先來看如何評估血糖高低。

第一是測量空腹血糖值

患者於抽血前八個小時不能吃東西,空腹八小時後抽血,血糖值小於100 mg/dL是正常的;超過126 mg/dL是糖尿病。若介在100到125mg/dL之間,是糖尿病前期。

第二是做口服葡萄糖測試

患者先空腹8小時,再喝75克葡萄糖水,兩小時後抽血檢測,若血糖值小於140mg/dL是正常的;超過200 mg/dL是糖尿病。若介在140到199mg/dL之間,是糖尿病前期。

第三是抽血檢查醣化血色素,簡稱為A1C

醣化血色素可顯示過去2到3個月來的平均血糖數值,若醣化血色素小於5.7%是正常的;超過6.5%是糖尿病。若介在5.7%到6.4%之間,是糖尿病前期。


至於哪些人應該要接受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檢測呢?

1. 所有超過45歲的人

2. 所有體重過重(BMI超過25 kg/m2)且有以下任一個危險因子的成年人:

   過去曾被測到A1C>5.7%,或曾有超標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測試數值過高者。

   一等親患有糖尿病

   曾有妊娠糖尿病,或小孩出生體重大於4.1公斤的女性

   有心血管疾病

   高血壓,或正在治療高血壓的人

   患有多囊性卵巢的女性

   生活缺乏運動者

   抽血發現高密度膽固醇數值小於35 mg/dL,或/及三酸甘油脂數值大於250mg/dL的人

   有重度肥胖,黑色棘皮症等胰島素阻抗問題


如果數值正常,要記得至少每三年檢查一次,如果原始數值讓人擔心,或已達糖尿病前期的標準,就要每年檢測。若還有其他罹患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可能還會檢測的更頻繁。

糖尿病前期的族群很容易進展到罹患糖尿病,因此要趕緊控制血糖,才能避免許多高血糖帶來的後遺症。要趕緊控制體重、規律運動、與注意飲食內容

控制體重

體重控制與「改變飲食選擇」和「建立運動習慣」有關,少吃精緻澱粉,多吃含纖維蔬果,每天少攝取500到750卡的熱量,來控制體重。減重之後大家覺得最難的大概就是維持不復胖,因此一定要打從內心養成不暴飲暴食及胡亂進食的態度,不能想說體重下降了就毫無忌憚地一直吃吃到飽為止。還要養成每周固定共75分鐘到150分鐘的運動習慣,才有可能控制體重。


 規律運動

沒有運動,身體利用葡萄糖的效能會變差。你可以做快走、游泳、跳舞等有氧運動,或伏地挺身、舉重等肌力訓練,兩者搭配都做效果更好。盡量每天都運動個30到60分鐘,不然每周至少做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或每周至少做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營養控制

請掌握幾個大原則:

 ◆ 避免含糖食物及飲料,避免攝取反式脂肪。

 ◆ 喝酒不過量。

 ◆ 每日鈉的攝取量小於2,300mg,別吃太重鹹,若患有高血壓,每天鈉攝取量要小於1500mg! 

想要控制血糖,你也需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和戒菸。糖尿病前期的朋友也要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藥物輔助。面對、了解,並改變生活選擇,才能避免後續糖尿病帶來的併發症!




延伸閱讀:

你有糖尿病嗎?(懶人包)

血糖控制好,併發症才會少(懶人包)

血糖太高很傷眼,保護眼睛這樣做!(懶人包)

糖尿病治療是斂財陰謀?讓醫師終結網路謠言

與糖尿病相關的泌尿問題

糖尿病能打胰島素嗎?(懶人包)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掉髮、疲倦、發燒、紅疹,紅斑性狼瘡8項警訊!全身上下症狀解析(圖文懶人包)

掉髮、疲倦、發燒、紅疹,紅斑性狼瘡8項警訊!全身上下症狀解析(圖文懶人包)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簡稱SLE)是個自體免疫疾病,代表著我們的免疫系統出了點錯,開始對正常健康的細胞進行無差別攻擊。患有紅斑性狼瘡時,皮膚、頭髮、關節、和腎臟、甲狀腺等重要器官都可能受到攻擊;因此,紅斑性狼瘡是個會讓年輕人、青壯年一身病的棘手問題。由於攻擊範圍很廣,讓紅斑性狼瘡的症狀很多變,遍布全身,也容易會被誤以為其他狀況,包括憂鬱症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多數紅斑性狼瘡患者的發病年齡介於15到44歲之間,女性患者為多,也就是說,紅斑性狼瘡是個容易影響可生育女性的疾病。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究竟哪些症狀可能是紅斑性狼瘡的早期徵象。

小心流失營養、腎性貧血,透析後營養補充重點提醒,腎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小心流失營養、腎性貧血,透析後營養補充重點提醒,腎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80歲的伯伯已經洗腎五、六年,因為牙齒不好幾乎以流質食物補充營養,但近期開始出現腸胃不適的狀況,除了拉肚子外,也吃不下東西,在三個月內體重下降5公斤,結果有一次伯伯從輪椅站起來的時候跌倒,造成股骨頭骨折,目前還在住院治療。」王舒民醫師表示,接受血液及腹膜透析除了排除體內的代謝廢物與多餘的電解質外,胺基酸、微量元素、水溶性維生素,如B1、B6、B12與葉酸等,也可能在透析過程中流失。「後來抽血檢驗發現,伯伯血中的白蛋白濃度已從4.3 mg/dL降到3.5 mg/dL且出現腎性貧血,建議他要適時使用營養補充品。」

減少髖部疼痛,增加髖部活動度,坐姿、站姿、躺著也能練(示範影片+圖解)

減少髖部疼痛,增加髖部活動度,坐姿、站姿、躺著也能練(示範影片+圖解)

我們常說現代人面臨的身體困境中,最常是因為「久坐」而引起的。因此,髖部疼痛、髖部緊繃就成了許多人的日常。

想要改變髖部僵硬、常常髖部痛這樣的狀況,你可以試著增加髖部的活動度與肌力。活動度是我們身體可用的活動範圍,也是運動能力的基礎。你需要有足夠的髖部活動度,才能讓髖部關節好好運作,增加對髖部的控制力,活動上協調、順利。做好這些訓練,你的運動表現會變好,而受傷機會或亂痛一通的機會都會變小。

髖部健康實在太重要了。今天,我們從提供坐姿、躺姿、跪姿、和站姿,總共四種不同姿勢,共十二種動作,你可以隨著自己目前的方便性,

發作一次就可能癱瘓、失明!泛視神經脊髓炎的警訊與治療,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發作一次就可能癱瘓、失明!泛視神經脊髓炎的警訊與治療,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40歲的女士,剛開始的症狀是手麻、走路不太方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但是在幾個月後又出現手腳無力,並在3天內就進展到四肢癱瘓。」郭育呈醫師指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且水通道蛋白(AQP4)抗體為陽性。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與血漿置換後,患者的症狀漸漸改善。」

為了降低復發的機會,患者後續接受了新型單株抗體生物製劑治療。目前患者恢復得不錯,不再需要坐輪椅、拿拐杖,可以自己開車、買菜,也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