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聊天室】帶狀皰疹發作怎麼辦?

by | 12 月 20, 2017


劉育志醫師:今天很高興請到皮膚科的游懿聖醫師來到我們現場,我們要討論的是帶狀皰疹。請問游醫師,帶狀皰疹發作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游懿聖醫師:一開始可能會先有「前驅症狀」,所謂前驅症狀就是會神經痛,常見的就是肢體半邊會痛,就是可能一邊的軀幹或一邊的手,患者會說這邊好痠、好麻、或好痛,甚至因為這樣去做了很多檢查。前驅症狀我遇過最長的,是到兩個禮拜,痛了兩個禮拜之後才長出皮疹來。

劉育志醫師:所以一開始只有痛而已,表皮也看不出什麼東西來,就是在快發作的那一區會痛。

游懿聖醫師:格外的痛,然後才開始冒水泡。

劉育志醫師:帶狀皰疹就是大家常講的「皮蛇」,真的長一圈就會死掉嗎?

游懿聖醫師:這很多人問,老一輩的都說皮蛇長一圈就會死掉。其實不會啦,大部分都只會長身體的半邊,比如說半邊的手、半邊的腿,或身體長到中軸的地方大概就會停住了,並不會長到一整圈。什麼時候會長一整圈?可能有一些癌症患者,器官移植的患者,他本身免疫力非常差的狀況下,才會長到全身都是,那也不一定是繞一整圈,而是整個就擴散開來,那才會是有真正的生命危險。

劉育志醫師:所以讓人有生命危險的不是因為帶狀皰疹,而是他本來身體就已經很虛弱了才會導致這個症狀。帶狀皰疹發作的時候我們應該要怎麼治療?

游懿聖醫師:其實現在有非常多的特效藥,專門抗病毒的特效藥,都能有效殺死帶狀皰疹病毒,就會讓病程縮短,同時也能減輕神經痛。所以大家得帶狀皰疹,不用再去「斬蛇」,吃藥就會有效了。

劉育志醫師:發作的時候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游懿聖醫師:發作的時候我通常會提醒患者,水泡不要弄破,因為水泡裡面其實有病毒的顆粒。你在吃藥之後,它會慢慢地乾掉結痂脫落。少部分的患者他可能會合併有潰瘍,那時候我們就會交代他一些傷口照護的原則。(傷口照護四要點,請務必要學起來

劉育志醫師:在發作的時候我們盡量不要接觸小朋友對不對?

游懿聖醫師:對。通常我會說,家裡若有一歲以下的小朋友,還沒有打過水痘疫苗的小朋友,盡量不要接觸。

劉育志醫師:所以只要小時候有得過水痘,長大就有機會出現帶狀皰疹,這是同一個病毒造成的。

游懿聖醫師:是的。

劉育志醫師:帶狀皰疹大部分它會慢慢緩解,不過在哪些時候要非常小心,它可能會導致很嚴重的併發症?

游懿聖醫師:如果本身就是免疫力很差的患者,比如說得癌症正在做化療,或做器官移植。我有遇過剛開完刀,身體很虛弱的人,那時長帶狀皰疹,我們就會提醒他要格外小心,或許有時候就需要住院治療。

劉育志醫師:眼睛是不是也要很小心?

游懿聖醫師:對,沒錯,如果長在眼睛或長在生殖器周圍,通常我們擔心會合併視神經的傷害或是他排尿、解便的時候會有解便困難、解便疼痛,那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神經傷害,這就是我們要比較積極處理的併發症。(這三個部位長皮蛇,當心嚴重併發症!

劉育志醫師:有些人會說,帶狀皰疹發作的時候不能吃蛋。

游懿聖醫師:對,老一輩的會這樣說「皮蛇不能吃蛋喔!」其實不會啦!帶狀皰疹發作的時候,飲食沒有強烈禁忌,反而是要均衡的飲食,充足的休息,什麼都可以吃。只要不要去吃太刺激的,去喝酒,熬夜晚睡,這個反而比較重要。

劉育志醫師:有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是帶狀皰疹好了之後,神經痛一直延續,有沒有比較好的預防方法?

游懿聖醫師:目前是有,其實有文獻證明,在第一時間,就是帶狀皰疹發疹的前三天我們就開始投與抗病毒的藥物,確實可以減少之後神經痛發作的比率。那有的人很擔心,他們會去施打疫苗,通常是建議在五十歲以上,沒有得過帶狀皰疹的患者去施打帶狀皰疹的疫苗,會讓他併發症減輕。所謂併發症,我們最害怕的就是皰疹後的神經痛

劉育志醫師:很謝謝游醫師來跟我們談帶狀皰疹,我們下次再見!




同場加映:


水痘病毒來搗亂,皮蛇與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帶狀皰疹發作,可不可以抱小孩、餵母奶?


你的累,皰疹都知道 – 醫師的叮嚀


口腔冒水泡,除了腸病毒也可能是皰疹病毒!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20歲的大學生,因為蕁麻疹反覆發作,讓生活大受影響。」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副主任林尚宏醫師表示,「每次蕁麻疹發作,就像全身有螞蟻在爬,奇癢無比。患者全身皮膚佈滿抓痕,常抓到破皮出血。甚至讓他不願意上課,也放棄參加社團活動。」 患者一開始接受抗組織胺治療,後來再增加到四倍劑量時,症狀改善仍有限,讓他感到非常沮喪。林尚宏醫師說,後來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使用第三線藥物。所幸,經過治療後,他的症狀終於獲得大幅改善,隨著病情受到控制,他逐漸恢復信心,也回到校園,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hronic...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60多歲的肺癌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葉育雯醫師表示,「雖然治療成效很不錯,但因為患者的血管條件不佳,所以每次打針和抽血都成為了挑戰,接受靜脈注射後也常出現瘀血的情況。」

PD-L1免疫抑制劑是肺癌治療的重要武器,能夠降低死亡風險、提升存活率;現在劑型進化出現皮下注射給藥,在相同的療效下,能大幅將注射時間縮短至僅約10分鐘,不須留置針頭或人工血管,降低疼痛感,因此能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提升生活品質。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患者反覆出現腹瀉與腹痛,曾經在多家醫院接受治療。後來又因為發現直腸腫瘤合併肝轉移,而接受切片檢查。」王照元教授表示,「病理報告顯示,患者的腫瘤是神經內分泌瘤,大家才曉得原來導致反覆腹瀉與腹痛的主因是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後續也使用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 SSA)治療,減少腫瘤分泌相關荷爾蒙,幫助緩解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由此可知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治療都相當具有挑戰性,往往需要多專科的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一位50歲女性,身高162公分,原本體重約50公斤。因為更年期的關係,她在一年半內體重增加至75公斤。」鄭以勤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自己容易感到飢餓,即便吃飽後,很快又想進食。」

經過檢查,確認沒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後,患者選擇接受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無痕胃拉提手術是利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大幅縮減胃容量。術後,患者的食量明顯減少,食慾也降低。在飲食及運動的配合下,她的體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生活品質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