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累,皰疹都知道 – 醫師的叮嚀

by | 3 月 20, 2017



作者:皮膚專科 游懿聖 醫師

當一位患者,推開診間的門,還沒坐下來,皮膚科醫師可以一眼就看出來的病,其實並不少。

除了長在臉上的痘痘、脂漏性皮膚炎、老人斑、酒糟之外,有一種皮膚病,很教人討厭,沒睡好、心裡煩、太操勞、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的時候,它就會跑出來,而且喜歡長在嘴唇附近,讓人一眼就看到,那就是:唇皰疹。


你的累,皰疹都知道!

唇皰疹的病程很有特色,起初可能只是嘴唇一小部分(好發在嘴唇邊緣)發紅,同時輕微腫脹,之後就會看到好幾顆聚在一起的小水泡,水泡破掉形成潰瘍,乾掉的水泡皮則會變成硬硬的、暗紅色的痂皮,最後痂皮脫落,皮膚癒合,留下淡紅色的疤痕。

唇皰疹的臨床表現



皰疹?我又沒亂搞,怎麼會得皰疹?

大部分人,聽到皰疹這個名詞,不由自主的就會把它跟性病連在一起,其實它可以是性病的一種,也可以不是。

怎麼會這麼模稜兩可呢?讓我解釋給你聽:

唇皰疹是一種HSV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的感染,HSV又分為兩種,一種叫做HSV1,一種叫做HSV2,很好記吧!

HSV1通常感染在顏面嘴唇黏膜,HSV2則通常感染在生殖器黏膜;不過隨著性行為社會多樣化,HSV1也可以感染在生殖器周圍,HSV2感染在顏面也不無可能。 
皰疹是經由直接接觸感染,接觸到有病灶的皮膚之後,就可能造成皰疹感染;好發在顏面的HSV1,大多在兒童時期就感染到了,而好發在生殖器周圍的HSV2,大部分是在青春期過後才得到。

所以首次發生、又長在生殖器周圍的HSV2感染,有可能是經由性行為、直接接觸而感染;而首次發生,長在顏面部位的HSV1,則不會認為是性病。


你說的我都沒有!不論嘴巴或生殖器,我都沒有接觸到可疑的病灶,為什麼還會得皰疹?

皰疹這個病毒很特殊,首次感染的時候,可以沒有症狀,也可以發展成口齦炎,常見於嬰兒、學齡前幼兒。(口腔冒水泡,除了腸病毒也可能是皰疹病毒!

大部分的成人,體內都驗的到HSV1的病毒,他們絕大多數,是在兒童時期就感染到HSV1了。

之後皰疹病毒並不是就被清除了,而是進入潛伏期(latent phase),這個潛伏期,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一輩子!

潛伏在神經結裡的皰疹病毒,會把自己縮成小小一圈DNA,躲在人體細胞核裡,不複製,因此也不容易被我們的免疫細胞發現;一直到某一天,它接受到訊號,才會突然醒過來,啟動複製DNA的機轉,讓人體細胞開始複製病毒,因而造成臨床上的皮疹、發炎。

所以臨床上看到唇皰疹的患者,通常都是在病毒活化的時期,才發現原來自己得了皰疹,距離首次感染的時間,可能都過了十幾年了,自然會回想不出第一次被感染的時機。


已經得過唇皰疹,還會再發作嗎?

會!而且不光是唇皰疹HSV1,生殖器周圍的皰疹HSV2,再發的頻率、症狀,都會比唇皰疹HSV1來的厲害且嚴重。

然而,大部分的患者,是會在一段期間比較密集的發作,之後發作的頻率就會減少。


為什麼皰疹會一再發作?

這個要從皰疹病毒的行為說起,皰疹病毒感染人體,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次感染、潛伏期、活化期。

首次感染,皰疹病毒會在口咽部的上皮細胞繁殖,表現在外,可能無症狀,也可能有症狀。有症狀的大多是口齦炎,在少數免疫力低下的孩童身上,也可能併發成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腦炎。

首次感染後,皰疹病毒會沿著感覺神經纖維反向逆行,抵達神經結裡的細胞核,然後開始潛伏;顏面部分躲在三岔神經結、生殖器部位則躲在薦部神經結。這時候的病毒,趴的很低,就怕被免疫細胞發現。

等到有一天,病毒發現周遭的環境適合了,它就會下行到周邊的感覺神經,來到起初感染的入口附近,啟動病毒複製機制,造成臨床上的黏膜紅腫、水泡、潰瘍,這就是皰疹病毒的活化期。

皰疹病毒三部曲



甚麼情況下,皰疹會再次發作?

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就是壓力!除此之外,感冒、身體狀況差、睡眠不足、小外傷、日曬、嘴唇乾裂、女性生理期、甚至季節的轉換,都被發現與皰疹病毒的活化有關。


簡單說,就是免疫力比較差的時候,就容易讓躲在體內的皰疹病毒活化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愛美人士常在臉上進行的化學性換膚,或是雷射,特別是燒灼性雷射,都有可能引發唇皰疹活化。所以,有唇皰疹感染過的患者,要進行臉部的治療之前,請特別提醒醫師,提早預防,避免唇皰疹在美容治療過後發作,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免疫力差才會讓皰疹活化,那我需不需要加強運動、提升免疫力?

嗯~免疫力就像愛情一樣,可以努力,但是無法強求。

站在預防醫學的立場,規律的作息、適度的運動,確實會讓免疫力提升,然而,在這裡要提醒大家:

千萬不要在皰疹病毒發作的當下,特意的加強運動,或為了放鬆心情,而安排長途旅行。

皰疹病毒發作,身體要提醒你的是:多休息!睡好、睡飽,讓皰疹發作快快過去就好,其餘的,等這次皰疹好了再說。


有沒有什麼東西不能吃?

如果有人統計,門診病患詢問十大金句,這句話應該會榮登榜首!

唇皰疹是嘴唇的黏膜發炎,所以我都會建議患者,太鹹太辣的、刺激的、辣的不要吃,免得刺激黏膜,讓症狀惡化。

除此之外,奶、蛋、魚、肉、豆、蔬菜、水果、五穀類,只要不會過敏的,通通可以吃。

均衡的營養、充分的休息,是讓皰疹快點好的不二法門。


我長了皰疹,會傳染給別人嗎?

會!皰疹是直接接觸皮膚傳染的,所以正在活化期、看的見的皮膚病灶,是會因為接觸到病灶,就直接傳染。

可怕的是,就算是沒有臨床病灶的皮膚,也就是外觀看起來沒有症狀,卻曾經感染過皰疹的人,病毒也會少量的傳播,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數人,回想不起來是在哪裡、被誰傳染到的。


皰疹好治療嗎?

還好,皰疹雖然頑強,但卻很好治療。

唇皰疹的自然病程約五到十五天,如果可以在症狀剛出現,皮膚只有局部脹脹、紅紅的感覺時,趕快塗抹抗病毒藥膏(Acyclovir cream),通常可以把病程縮短到一至兩天。

長在生殖器周圍的HSV2皰疹感染,則通常需要吃到口服的抗病毒藥物(Acyclovir, Famciclovir, Valciclovir),才能讓病灶得到有效的控制。


聽說有一種皰疹,也會長水泡,而且水泡繞身體一圈,人就會死,是真的嗎?

有一種皰疹,叫做帶狀皰疹,就是閩南話說的「皮蛇」,民間傳說,皮蛇繞身體一周就會死,這其實是錯誤的迷思。

帶狀皰疹跟唇皰疹的病程很像,只是帶狀皰疹的病源:Varicella Zoster Virus比HSV要兇惡的多,所以不論是初次感染、後續活化,都會造成更明顯的臨床症狀。

帶狀皰疹的活化,通常只會繞身體半圈,不會繞整圈。

只有在免疫力很差的病人,像是化療中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後吃抗排斥藥的患者、後天免疫不全症的患者,才有可能引起瀰漫性的帶狀皰疹感染,造成生命危險。

帶狀皰疹的臨床特色與治療,請等待下一篇文章,再跟大家分享。(皮蛇與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皰疹並非不治之症,保養得好,控制得宜,有皰疹的人生,也可以是彩色的!


本文收錄於癢、痛、感染 STOP!皮膚專科醫師傳授45堂健康課作者: 游懿聖,出版社:原水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過去被視為一種逐漸退化、無法逆轉的罕見疾病,患者多數隨年齡增長而喪失運動功能,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近年治療藥物進步與台灣健保給付擴大,越來越多患者得以透過治療來穩定病情、並延緩退化,甚至有機會提升運動功能,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治療的力量,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好。」正在準備碩士論文的SMA患者李同學,親身感受了背針治療帶來的改變。過去生活總是受限,如今不僅能自理更多日常事務,也能在攝影興趣裡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視角。...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關節腫痛就診,透過胸部影像檢查,意外發現肺部已纖維化。由於患者平時僅偶爾咳嗽,並未察覺異狀,導致延誤治療時機。」黃建中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會讓肺部漸漸失去彈性,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即使初期沒有顯著症狀,若患者具有肺纖維化高風險特性,應盡快進行第一次的肺功能檢查,依據檢查結果持續追蹤,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外科陳彥州醫師表示,「其實腰部曲線不是只跟體重有關呦。」 影響腰部曲線的主要因素包括腹部皮下脂肪、內臟脂肪、腹部肌肉、骨骼結構。陳彥州醫師解釋,腹部皮下脂肪過多會影響腰線,使腰部曲線不明顯,有人會透過減重或抽脂手術來改善。內臟脂肪過多會使腹部膨脹,必須透過飲食調整與運動來減少內臟脂肪,改善腰線。腹部肌肉的部分,有部分產後女性可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及筋膜鬆弛的問題,導致腰線不明顯,這類狀況可能需要透過腹直肌分離修復手術來改善。 若上述三項因素皆已改善,但腰線仍不明顯,則可能與肋骨骨架有關,而需要考慮透過肋骨雕塑來調整。...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