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冒水泡,除了腸病毒也可能是皰疹病毒!

by | 8 月 13, 2017


「醫師,可不可以幫我看一下妹妹的嘴巴。我發現她的嘴裡有幾個小水泡。好擔心妹妹得到腸病毒,請幫我確認看看。」憂心忡忡的媽媽,回想起新聞畫面,報導著腸病毒的威力,不免害怕女兒是不是得到了腸病毒。

仔細檢查後,發現妹妹嘴巴的小水泡及潰瘍比較集中在口腔前半部,並且有牙齦紅腫發炎的情形,便告知媽媽:「這個不是腸病毒喔!妹妹是得到皰疹性口齦炎。」

媽媽卻納悶了:「甚麼是皰疹性口齦炎?」

夏天是腸病毒流行的季節。到了夏天,只要小孩一發燒或喊嘴巴痛、喉嚨痛,父母看到小孩口腔有潰瘍,就會聯想到腸病毒。但是,不只有腸病毒會造成以上症狀,感染到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es, HSV-1)也會有類似的症狀。


單純皰疹病毒

單純皰疹病毒分為第一型(HSV-1)與第二型(HSV-2)。HSV-1主要藉由直接接觸受感染的唾液及口周圍的病灶而傳播,可發生在口腔、顏面及眼睛等腰部以上的區域。HSV-2 存在於生殖區域,藉由性行為傳播,主要影響生殖器及腰部以下的皮膚。 

而HSV-1就是造成皰疹性口齦炎(Herpetic gingivostomatitis)的兇手。症狀為突發性的嘴巴痛、流口水、口臭、發燒、倦怠。口腔內的水泡很容易破裂而成潰瘍狀。水泡與潰瘍較集中在口腔前半部,包括齒齦、舌頭、頰邊黏膜及嘴唇。嚴重一點的,可能整個口腔前後都有。有時還會有齒齦出血的情形。病程約7 – 14天。

另外愛吃手指或咬指甲的小孩,如果嘴巴裡有病毒,而手上剛好有傷口,病毒就會經由手上傷口而感染指頭,出現皰疹指頭炎。若是又遇到愛揉眼睛的小孩,病毒侵犯到結膜、角膜,嚴重有可能造成失明! 

等到痊癒後,HSV-1就躲在孩子的神經節裡。等到長大以後,如果熬夜、壓力大或生病時,也就是當抵抗力比較差的時候,病毒就會跑出來作怪。在口角唇邊長成群小水泡,稱為「皰疹唇炎」!但是症狀較輕微,不至於發燒、口腔潰瘍,牙齦紅腫流血,但是仍具有傳染力,會傳染給沒有感染過的孩子。 (你的累,皰疹都知道 – 醫師的叮嚀


如何治療單純皰疹病毒?

治療方面,主要是支持性療法、症狀治療。這時候只要小孩想吃甚麼喝甚麼都可以,只怕他不吃而已!若是小孩痛到嘴巴都不敢張開,或再加上發燒,可給予消炎止痛劑,緩解其不適。少許症狀嚴重的孩童,在發病72小時內服用口服抗皰疹病毒之特效藥,可縮短發燒天數與疾病嚴重度!


腸病毒

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又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六十幾種以上。其中感染腸病毒 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而 5歲以下的幼童為重症的高危險群。 

症狀為突發性發燒、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口腔病灶比較集中在口腔後半部:軟顎的後部、咽、扁桃腺。若只有在咽喉部出現水泡或潰瘍,稱之為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假如合併手掌、腳掌、膝蓋、臀部出現皮疹或水泡,則稱之為「手足口病」。有些患者甚至全身都長滿水泡,看起來像長水痘一般。痊癒後,可能有指甲脫落之情形。 


感染腸病毒後,大多數可以在 7天左右痊癒。但是痊癒後,腸病毒還會持續經由糞便排出,可達數週,所以要持續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而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中就已含有病毒,且具有傳染性。一般而言,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強


如何治療腸病毒?

治療方面,同樣也是是支持性療法、症狀治療。但須密切注意有無重症前兆:嗜睡、意識不清、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或是在沒發燒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如果有以上情形,請盡快送醫。(嚴防腸病毒


簡單做個結論

無論是皰疹性口齦炎或者皰疹性咽峽炎,在一開始口腔只出現一兩顆小水泡時,還不易區分。有時水泡長在典型的位置,那就幫了兒科醫師一把,可以及早判斷。但有些時候,病童來到診間時,整個口腔都是水泡及潰瘍。這時就需要仔細檢查是否有齒齦浮腫或出血、手掌腳掌是否有皮疹或小水泡,來區別到底是 HSV-1 在作怪還是腸病毒在搗蛋。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