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懶人包)

by | 4 月 27, 2017


一定有很多女性朋友到了婦產科檢查後,聽說了「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簡稱PCOS)」這樣疾病。

雖然多數女性是因為月經不規則及不孕等問題求診,但這病是種與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相關的疾病,還會引發許多症狀,甚至減肥失敗常常也起因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個病吧!


卵巢中有數十萬顆原始濾泡,正常的狀況下,每個月其中會有幾顆濾泡發育生長,最後會有一顆濾泡成熟並排出卵子。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的卵巢裡面含有許多顆小濾泡,雄性荷爾蒙比一般女性高,當患者內分泌失調,就會干擾正常排卵。


雖然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會表現許多症狀,但因為分佈範圍廣,患者常不會多做聯想,不知道這是「一個病」造成的。然而會讓大家最常求診的症狀,就是月經不規則及不孕。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的月經週期不規則,一年通常小於九次,也有人完全沒有月經。

另一個惱人的事情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患者經常是體重增加,很難減下來。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讓人容貌改變,臉上可能不斷冒出痘痘,頭髮變薄,因此容易斷,髮量愈顯稀疏。這問題是起源於雄性荷爾蒙過多。


雖然頭髮稀疏,但臉部或身體的毛髮卻變多了!讓女性看來會有像長了小鬍子一般的困擾。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還有較高的機率會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目前沒有藥物能夠完全治癒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因此患者要記得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不抽菸,多運動,注意飲食選擇,降低生活壓力,注意生活作息,如此都有助於維持荷爾蒙的平衡。

接受口服避孕藥、抗糖尿病藥物、及某種利尿劑治療也能夠控制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改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帶來的症狀,記得在醫師建議下規則服藥。否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個與內分泌和新陳代謝息息相關的疾病,不好好控制的話,患者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子宮內膜癌的機會都會上升!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位50多歲男性,診斷肝癌時腫瘤已經接近10公分,且有脊椎骨的轉移,屬於晚期肝癌。」許偉帆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恰好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利用雙免疫合併療法作為治療。」

接受雙免疫合併治療的成效顯著,腫瘤逐漸縮小,讓病情得相當好的控制。從發現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目前胎兒蛋白、PIVKA-II等指數正常,而且不管是電腦斷層掃描、骨頭掃描都沒有找到腫瘤存活的跡象,患者已回到工作崗位,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