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呼吸,矯正姿勢,啟動正確肌肉,試試看「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

by | 5 月 17, 2024

優化呼吸,矯正姿勢,啟動正確肌肉,試試看「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

慢性肌肉疼痛、關節疼痛是許多人每天面臨的大問題。你是否也曾經有些慢性疼痛,怎麼做都不會改善,吃藥效果很有限,甚至終於決定開刀治療後,竟然還是痛!

這些疼痛,可能是在日復一日的反覆勞動、磨損、久坐、僅使用慣用側之後,讓神經和肌肉「接錯線」了,在想要做個動作時啟動了錯誤的肌肉,用錯了力,或是某些肌肉無法平衡地施力。於是,肌肉緊繃、關節不穩定、姿勢愈來愈跑位。

讓我們回頭想想,出生之後是怎麼學會使用肌肉的?小貝比們似乎都是自然而然地學會了七坐八爬,這些動作的產生來自於神經與肌肉的發展、調控、和穩定,而不是聽懂爸媽一字一句的教學,才學會的。最神奇的是,多數小貝比們在出生後的一年半年內就自動自發地學會了這些模式,啟動肌肉、控制姿勢、並對抗了重力,還能有目的性的移動。

所以,假使我們不想再讓神經肌肉接錯線,而要重新接上對的線路,回歸到較原始的動作模式,會不會就能減少這些疼痛呢?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Dynamic Neuromuscular Stabilization,簡稱DNS)是基於嬰兒發展過程這樣想法的復健方式。從呼吸優化開始,適當激發橫膈膜動作,並穩定脊柱。等於做任何動作之前都有穩定核心,四肢就能更有效率且更穩定地活動。

核心綜合穩定系統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學者認為,更有三個感覺運動控制層次,分別是:

  • 腦幹和脊髓層次
  • 亞皮質層次
  • 皮質層次

而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提倡的,是改善亞皮質層次的層級,在潛意識改變肌肉啟動的方式。在亞皮質層次,包含由頸深屈肌、橫膈膜、腹壁肌肉、骨盆底肌肉、脊椎深部肌肉,組成了綜合穩定系統。這個核心穩定系統會在任何肢體動作、頭部動作、頸部動作要啟動之前,都需要先協同啟動,來執行各種動作。

這個系統失去平衡,等於核心不夠穩定,動作就欠佳,引發代償,容易緊繃也更容易受傷。目前,無論在運動醫學領域或神經疾病治療上,都有研究者開始提倡「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幫助患者度過難關,是種愈來愈受歡迎的復健方式。

橫隔膜的生理運動是任何運動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吸氣時,橫膈膜下降,肋骨向側部移動,胸腔的下方打開,胸骨向前腹部移動並且不隨呼吸而上升。

優化呼吸

這時腹部肌肉作為隔膜的支撐。腹壁不僅需要向下擴展,而且還需要在所有方向均等擴展(可看圖示較好理解)。

所以,較正確的呼吸模式和軀幹穩定應該要有以下條件:

  • 注重脊柱的直立。
  • 呼吸時胸部動態穩定。
  • 確認橫膈膜穩定下降。
  • 上腹部均等地往外往下擴張。

剛開始自主練習時,你可以採取坐姿或站姿,保持脊柱直立,將兩手放在雙側肋骨下方,感覺一下,是否吸氣時整個胸腔與腹腔會往後往外往前擴張呢。如果你發現吸氣的時候,自己好像在憋氣,肚子是往內縮的,那可就不對了!雖然我們不太可能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呼吸,但當你學會這些做法,每天可以照三餐練習個幾次,讓身體更習慣優化的呼吸方式。

假如橫膈膜無法好好下降,或是出現不對稱的壓力,上半部分的腹部出現收縮,肚臍位置會向上移位。這時,患者可能通過啟動下腹部肌肉來進行後傾骨盆補償,姿勢就會變差。最常見的幾個:

  • 下背部張力增加,橫膈膜與骨盆肌肉不再平行彼此,就像剪刀刀柄原本從闔住對齊的模樣,變成了打開剪刀,或說螃蟹開鉗那樣。肩胛骨之間的慢性張力增加,且髖部前方緊繃。
  • 上背部緊繃,可能是上背部運動不足或胸大肌很緊繃,導致圓肩、胸悶,在中背部長期疼痛。
  • 上背往後、下背往前,讓胸部落在骨盆後面,而使慢性張力改變造成中背部的疼痛。

根據DNS這樣的理論,若長期使用錯誤的呼吸技巧,會導致姿勢不良與不適當的肌肉啟動,也是慢性疼痛與緊繃的來源。大家也可以自我檢測一下。如果你的髖部前方很緊繃,很可能是下背部張力增加,且骨盆前傾導致的,務必要時時提醒自己,將尾椎往內收、不要往後翹。如果你發現自己常常圓肩、胸悶,那就是上背部太緊繃造成

於是,學會優化呼吸的技巧,可以矯正姿勢並啟動正確肌肉,可說是「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矯正的第一步。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開始遭遇到各種慢性疼痛,活動度不佳,肌肉緊繃,關節僵硬的問題,這時藉由「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的呼吸練習,我們可以減少肌肉代償,回到較原始的校正訓練,以減少疼痛。下次,我們再來介紹更多的「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運動練習法。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剛診斷為第四期肺癌的患者都相當沮喪,但現在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已有長足的進展!林瑛珠醫師指出,以前第四期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大約只有6個月,隨著標靶治療的進步,若能找到合適的藥物,便有機會讓病情得到長期穩定控制,患者的存活期便能有望延長。抗癌藥物的進展日新月異,如今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漸漸運用於具有HER2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像魔術子彈一般精準攻擊癌細胞,幫助提升治療成效,讓患者多一項選擇。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年近八十歲的陳老先生,某天因胃不適而去做胃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胃部邊緣區淋巴瘤,且蔓延到淋巴結、脾臟,全身都受到影響。王銘崇醫師指出,「由於患者的腎功能與心肺功能較差,所以治療藥物的選擇較有限,使用傳統治療成效也較不理想,遺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