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確定5月納健保 19種適用癌症、給付方式一次看!

by | 4 月 22, 2024

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確定5月納健保 19種適用癌症、給付方式一次看!

記者:吳儀文報導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將在今(113)年5月1日起,正式納入健保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將在今(113)年5月1日起,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預估每年約有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挹注經費約3億元,接軌癌症精準醫療趨勢。

19類癌別適用NGS健保給付 但7癌建議採單基因檢測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又稱為第二代定序、高通量定序,能快速偵測大量基因變異,幫助臨床快速挑選合適的癌症標靶用藥。自5月1日起,共有19類癌別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將納入健保給付:

  • 實體腫瘤:
    • 非小細胞肺癌
    • 三陰性乳癌
    • 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
    • 攝護腺癌
    • 胰臟癌
    • NTRK基因融合實體腫瘤
    • 肝內膽管癌
    • 甲狀腺癌
    • 甲狀腺髓質癌
    • 大腸直腸癌
    • 泌尿道上皮癌
    • 黑色素瘤
    • 腸胃道間質瘤
    • 胃癌
  • 血液腫瘤: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 高風險的骨髓分化不良症狀群(MDS)
    • 急性淋巴芽細胞白血病(B-ALL及T-ALL)
    • B細胞淋巴癌(BCL)
    • T或NK細胞血癌與淋巴癌(NKTL)

不過,實體腫瘤包括大腸直腸癌、泌尿道上皮癌、黑色素瘤、腸胃道間質瘤、胃癌等5癌,專家會議共識為提升健保給付效益,建議採單基因檢測,近期相關醫學會已依新增修訂診療項目流程提出申請。

而在血液腫瘤的部分,包括B細胞淋巴癌(BCL)及T或NK細胞血癌與淋巴癌(NKTL)2癌也建議規劃採單基因檢測,相關醫學會也已提出申請。

共3種健保定額給付方式 每人每癌終生給付1次

至於給付方式,由於檢測方法、基因位點多寡及病人需求等各有不同,因此將採健保定額給付、民眾自付差額的方式。健保定額給付分別為BRCA基因檢測支付1萬點、小套組(≦100個基因)支付2萬點、大套組(>100個基因)支付3萬點,而且考量各癌別檢測時機不同,每人每癌別可終生給付一次。

NGS檢測醫院須符合3條件 計畫建構資料庫提升效益

此外,為了確保檢測品質,衛福部也公告,能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的醫院須符合以下3條件,而且缺一不可:

  • 限「區域級以上醫院」或「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
  • 必須為衛生福利部核定之實驗室開發檢測(LDTs)施行計畫表列醫療機構
  • 醫院須自行設立或跨院聯合組成分子腫瘤委員會(Molecular Tumor Board, MTB)促進臨床跨領域合作,為不同適應症的癌友提供精準、個人化的治療策略。

健保署表示,為確保檢測品質並評估健保治療藥物的反應及療效,以作為評估給付效益及調整給付政策的關鍵依據,將要求醫事服務機構上傳檢測結果,未來若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時,也能以資料庫比對查詢適用條件、即時用藥,病人不用再重複受檢,可提升治療效益、降低民眾經濟負擔。

另外,健保署也研議委託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平台,以促進後續臨床試驗及新藥的媒合,為民眾提供及早治療機會,透過建構全國性基因資料庫,建立更完善的健保給付機制及精準醫療生態系統。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十歲的小豪骨齡竟然高達十三歲!!媽媽好擔心小豪會因而長不高,一進診間就著急地要求邱醫師給小豪性早熟的針劑治療,甚至詢問能不能施打生長激素?
然而,經邱醫師詳細理學檢查,小豪當時沒有任何第二性徵,根本還沒開始青春期發育! 身高153公分(超過第95百分位),體重卻重達65公斤(BMI超過第99百分位),屬於肥胖體格。近一年來體重也增加了近10公斤!原來,小豪的骨齡超前是因為肥胖與快速增加體重所致。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