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手機關機,你的大腦卻無法關機?睡前冥想助你好眠

by | 5 月 22, 2023


家庭關係有點緊繃,工作太忙或太閒都讓人煩心,愈來愈難以維持社群平台上的人設……我們一天到晚有一拖拉庫狗屁倒灶的事情值得煩心,身體有些緊繃這裡痛那裡痠,而這些難以解除的焦慮和壓力會持續追隨著我們一路到床上,就算人已經倒到床上,思緒還是像脫韁野馬般奔騰到天際。


最常見的煩惱包括了擔心明天和懊悔今天。「我都準備了嗎?還有什麼明天該做的卻計畫到的?沒忘記什麼吧?小孩的事情我都記得了嗎?」抑或「他今天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明明他不這樣,我就不會說出那些話@#$%^……」由於人性的生存本能,即使已經計畫要睡覺了,我們仍很難擺脫「戰鬥或逃竄」的生存模式,於是讓人入睡很困難,睡眠容易中斷,或愈來愈早醒。


睡不好,這些狀況要就醫

如果你有以下的狀況所以無法入睡,最好要先趕快就醫:

◆ 對自己睡眠的「質」或「量」感覺不滿意,影響了清醒時的活動或表現,造成身心不適
◆ 覺得極度焦慮不安,還有心悸、冒汗等快要發瘋、快要死去的感覺。
◆ 覺得精神總是非常好,真的睡不著,即使一整天不睡也活力滿滿。
◆ 要進入睡眠就會有腿部癢麻、灼熱、痠痛等異樣感(不寧腿
◆ 容易打呼,因「睡眠呼吸中止」而喘不過氣,睡眠中斷



如何睡個好覺?

假如你覺得自己的狀況沒有到上述那麼嚴重,只是覺得最近睡眠品質似乎愈來愈差,想要改善一下睡眠品質,可以先試試看幾個做法:

■ 調整看螢幕的時間:睡前一個小時盡量不要再看手機、平板、或電視,減少3C產品對睡眠的負面影響。可以聽聽音樂,看看紙本書,或是花點時間回想一天寫個日記,想想看自己這一天下來值得感恩,或最有意義的事情。

■ 調整晚餐的時間與份量:接近要睡覺的時間,就不要讓腸胃道有太多的負擔,因此不要太晚進食,晚餐也不適合吃大餐,也盡量不要吃消夜。晚餐與就寢時間最好隔三個小時以上,如果平時容易消化不良,或是晚餐吃的豐盛,最好要隔四、五個小時以上,確保就寢時消化道沒有負擔太重。

■ 規律運動與伸展: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像是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每周做兩次肌力訓練,並做一些拉筋伸展,適時放鬆較為緊繃的肌肉。


■ 練習睡前冥想:睡前冥想屬於一種調整狀態的手段,讓人轉換到比較放鬆的階段,幫助我們的身體與心靈準備好,不要擔心明天或憂慮昨天,回到專注於現在的狀況,讓人更平靜地準備進入到夢鄉之中。下個分段會介紹幾種作法,你都可以視狀況自行調整,試試看不同的搭配,或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作法。



睡前冥想的方式

● 呼吸數數:呼吸可以調整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因此緩緩地深呼吸是個讓心智與身體回復到平靜狀態的好方式。因此在平躺於床上後,可以把一手放在胸口,一手放在肚臍,呼吸速度放慢,用鼻子吸氣,從1數到7,再從嘴巴緩緩吐氣,從1數到11。如果一開始無法數這麼多沒關係,記得讓吐氣時間比吸氣時間長一點即可。吸氣的時候,雙手感覺胸腔與腹腔的擴展。讓自己專注於呼吸,逐漸進入夢鄉。

● 身體掃描:這個方式讓人專注在自己身體的感覺,記得進行的時候速度不要趕,慢慢來即可。先躺好,閉上眼睛,找到一個舒適的姿勢,準備從頭掃描到腳,或由腳掃描到頭。例如如果我們從頭部開始,感覺一下現在頭部有沒有緊繃或疼痛,有的話,不用分析原因,就感覺有這件事情,並在吐氣的時候釋放。再進入到頸部、胸腔、腹腔、骨盆、上肢、下肢,一個個的部位逐步去感覺自己是否有疼痛或緊繃的狀況。

● 視覺化:將一個美好的地方視覺化,感覺看到自己位在這個美好的地方,可能是像是躺在海邊感受海風吹拂,或在泡著溫泉看外面下著大雪,任何一個讓你會寧靜、開心的地方,想著自己非常放鬆。在想的時候,不要分心去想「什麼時候才能去」、「可能不夠錢」之類的,不要分析,不要評量,純粹地將美好景象視覺化就好。如果容易分心的時候,就再回頭數數。



睡眠冥想的各種融合

睡眠冥想沒有固定的順序或作法,你可以自己融合自己的版本,或試試看不同做法的結果。像是你可以在床鋪躺下,找到一個舒適的姿勢,閉上眼睛,專注於自己的呼吸。先把呼吸速度放慢,用鼻子吸氣,嘴巴緩緩吐氣。吸氣的時候感覺胸腔的擴展,並開始從1數到5,再緩緩吐氣,從1數到8。這時候全身的精神都專注在呼吸上頭即可,至少做4個深呼吸。

接著從腳的方向開始往上做身體掃描,直到頭部。先感覺腳有沒有很緊繃、疼痛,有的話,在吐氣的時候釋放。檢查過一個個身體部位之後,視覺化美好的景象,看到自己正在一個寧靜、開心的地方,不要評價,不要分析,只要想著自己很放鬆就可以。在這個睡前冥想的過程中,只要有其他思緒冒出或開始想東想西,又去擔心明天或懊悔今天,就要趕快拉回來,再次讓自己專心在深呼吸上,緩緩地吸氣,緩緩地吐氣。純粹地專注當下,


睡得好睡得香睡得沉,能讓你的身體獲得修復,頭腦獲得休息。一些研究已經顯示,利用這些睡前冥想的手段,可以增進睡眠品質,下次如果你覺得有點難睡著,不妨試試看。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十歲的小豪骨齡竟然高達十三歲!!媽媽好擔心小豪會因而長不高,一進診間就著急地要求邱醫師給小豪性早熟的針劑治療,甚至詢問能不能施打生長激素?
然而,經邱醫師詳細理學檢查,小豪當時沒有任何第二性徵,根本還沒開始青春期發育! 身高153公分(超過第95百分位),體重卻重達65公斤(BMI超過第99百分位),屬於肥胖體格。近一年來體重也增加了近10公斤!原來,小豪的骨齡超前是因為肥胖與快速增加體重所致。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