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鬧鐘養成規律用藥的好習慣,掌握控糖要領才能避免危險併發症

by | 5 月 3, 2023

設定鬧鐘養成規律用藥的好習慣,掌握控糖要領才能避免危險併發症

目前在醫院服務的洪女士,一年前於健康檢查時發現自己有糖尿病,但一開始在用藥上卻遇到了難題。


「剛開始工作繁忙,經常忘記吃藥,後來更因為吃藥有時會腹瀉、甚至有低血糖,我就沒有定期服藥。」洪女士說,「直到有一次身體不適,經過醫師說明後,才了解沒有規律用藥容易造成血糖波動,不僅容易發生暈眩、疲憊等急性症狀,長期下來還會傷及心臟、腎臟、眼睛等人體重要器官。現在透過與醫師溝通調整藥物,避免藥物副作用影響我的生活,讓糖化血色素從剛確診時超過7%,降至6.1%。」

了解按時服藥的重要性後,為了讓自己能養成習慣,便設定鬧鐘防止自己忘記服藥。洪女士說,有了這個鬧鐘後,我不再忘記吃藥,也開始上網找尋資料,學習調整飲食、培養運動習慣,能夠與糖尿病和平共存。

設定鬧鐘 幫助養成 規律用藥好習慣


建議各位糖友如果對於糖尿病友任何問題,除了在回診時詢問醫師,也可以使用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的「糖尿病智慧好幫手」,裡面除了簡單易吸收的資訊,還會不定時更新糖尿病的觀念,如果提問還能得到及時回覆,不用等到回診時才詢問醫師,也能確保資料的正確性。
「剛確診糖尿病時不要害怕,現在的糖尿病治療已相當完善,原本覺得困擾的低血糖等藥物副作用都有解決辦法。」洪女士說,「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與醫師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的控糖方式,養成規律用藥的習慣,相信大家都能成為模範糖友!」

糖尿病是一個全身性疾病,最主要是因為胰島素的相對或絕對不足造成血糖過高。天主教若瑟醫院新陳代謝科賴良宗醫師指出,在胰島素和其他血糖藥物尚未發明之前,糖尿病是個不治之症,很快就會邁向死亡。胰島素和其他血糖藥物的發明,幫助血糖穩定,扭轉了無數糖友的命運。

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對糖友非常重要,藥物亦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賴良宗醫師說,糖尿病藥物的種類非常多,醫師都會綜合評估糖友的狀況,包含年紀、生活型態等,並依照治療指引給予建議,幫助糖友一步一步的把血糖控制好,達到預防併發症的目標。

談到藥物,很多謠言會指稱「糖尿病藥物會傷身」,而誤導糖友自行將藥物減量甚至停藥,賴良宗醫師說,現代藥物的研發過程非常嚴謹,無論藥效、副作用都會經過臨床試驗評估。為了讓糖友長期使用,血糖藥皆必須達到足夠的安全性。如果在服藥過程中有任何問題,糖友都可以提出來跟醫師討論,切勿自行停藥。

為了方便糖友取得正確資訊,糖尿病衛教學會也有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只要加入LINE好友,便能提問並獲得學會把關的資訊。

糖尿病初期也不能輕忽

糖尿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年輕糖友越來越多,因為工作忙碌或在意別人的眼光,一些剛診斷糖尿病的人更容易輕忽血糖問題,而沒有好好控制。賴良宗醫師說,其實糖尿病初期還是要進行飲食控制、規律運動、體重管理,並依照醫師的指示使用藥物。如果沒有和醫師配合,可能就會面臨很多不必要的併發症,例如心衰竭、腦中風、腎臟病變等。

糖尿病的藥物種類很多,也持續進步,賴良宗醫師說,因為糖尿病最主要是胰島素不足,所以早期糖尿病的藥物就是刺激身體產生胰島素。使用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時,必須按時服藥、按時用餐,否則可能產生低血糖的狀況。

現在的藥物採用不同的機轉來控制血糖,因此低血糖的發生率相對少很多,甚至有的藥物根本不會造成低血糖,安全性也有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即使是肝腎功能不佳的糖友也有對應的藥物選擇。因為藥物種類很多,醫師會綜合糖友的血糖狀況、生活型態、對治療的期待等因素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幫助糖友達到控糖的目標。

「我們都一再提醒糖友,有問題要提出來討論,不可以擅自停藥。」賴良宗醫師強調,「自行停藥會讓血糖高高低低,對身體很不好。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除了和血糖過高有關,也和血糖的波動有關。一旦出現併發症就難以逆轉,小血管病變如眼睛病變、腎臟病變,大血管病變包括心血管病變、腦中風、周邊血管病變,嚴重會失明、洗腎、截肢,甚至危及性命。」

規律用藥幫助血糖達標

讓糖友願意規律用藥一直是臨床上的挑戰,賴良宗醫師說,我們必須盡量引發動機,讓糖友理解控制血糖的目標在於減少併發症的出現。幫助糖友養成習慣,比較能維持治療。

如果因為工作忙碌,很容易忘記吃藥,可以考慮設定鬧鐘、使用手機APP提醒、或安排藥盒,這些都是能夠幫助規律用藥的實用小工具。

台灣的糖尿病病人中,糖化血色素能夠控制達標的比例大約4成,仍有進步空見,希望透過引發動機、養成習慣,希望能讓更多的糖友達成控糖目標!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剛診斷為第四期肺癌的患者都相當沮喪,但現在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已有長足的進展!林瑛珠醫師指出,以前第四期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大約只有6個月,隨著標靶治療的進步,若能找到合適的藥物,便有機會讓病情得到長期穩定控制,患者的存活期便能有望延長。抗癌藥物的進展日新月異,如今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漸漸運用於具有HER2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像魔術子彈一般精準攻擊癌細胞,幫助提升治療成效,讓患者多一項選擇。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年近八十歲的陳老先生,某天因胃不適而去做胃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胃部邊緣區淋巴瘤,且蔓延到淋巴結、脾臟,全身都受到影響。王銘崇醫師指出,「由於患者的腎功能與心肺功能較差,所以治療藥物的選擇較有限,使用傳統治療成效也較不理想,遺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