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變黑別急著美白,小心糖尿病、癌症找上門

by | 7 月 22, 2022


炎炎夏日,筱宜想要穿著清涼的小背心出門,為腋下除毛後,卻覺得腋下這一塊怎麼好像看起來比較黑?筱宜連忙對著鏡子自拍,line給好友倩玉瞧瞧:「妳看看,我的腋下是不是變得比較咖啡色一點啊?好討厭喔我明明洗澡都有洗乾淨,我要去約一下醫美,看看打美白針能不能解決。」


倩玉連忙回訊:「傻孩子妳不要只想到要美白,不是應該要先找原因嗎?」

「我以為腋下變黑就是我常常除毛造成的,還有其他原因喔?」

「妳小心一點喔,我有看過報導,好像跟糖尿病有關呢!」 

筱宜傳了個吃驚的貼圖,回道:「那我要找皮膚科還是看血糖的醫師啊?」


腋下變黑為哪樁?

腋下變黑這件事情可能跟年齡、體重、種族都有關,有些只是造成個人觀感不佳,但有些狀況下,腋下變黑不僅是美觀問題,而是暗示著身體出了狀況。

以下我們就來看看幾個可能造成腋下變黑的原因:


●發炎後色素沉澱

皮膚如果受到刺激後,就可能引起發炎反應,最後留下色素沉澱。想想看,假如你曾經因為跌倒而有一片膝蓋擦傷,或是臉上長了幾顆爛掉的痘痘,之後是不是那塊皮膚都會看起來顏色比較深一點呢!在腋下來講,有幾種狀況會造成皮膚受傷,像是常常抓癢,本身體型較胖而導致腋下腫脹且皮膚摩擦變多,或是反覆地用剃刀除毛,都可能是讓腋下皮膚太頻繁受刺激的原因。


另外,如果有在使用身體的除臭噴霧、腋下止汗劑這些產品,也可能會導致產品刺激了腋下皮膚,即使外觀上沒有起紅疹,但卻讓皮膚因為起了發炎反應之後而產生色素沉澱。

因此,當你發現有腋下變黑的狀況時,可以先換掉自己的除臭噴霧或止汗劑,先不要用剃刀除毛。如果發現自己是否常常覺得腋下癢而抓癢,可以先向皮膚科醫師諮詢。若體型較胖而讓腋下摩擦太多的話,就還是要趕快減重才行。

接著,平時皮膚做好保溼,局部可以擦一些乳液,看看腋下顏色的變化。如果還是需要止汗或除毛,可以考慮施打肉毒桿菌素來做止汗,且用雷射的方式除毛或止汗。最後,如果還是很介意腋下的顏色,可以利用雷射褪黑。


●荷爾蒙異常

荷爾蒙異常而讓腋下變黑最常見於懷孕的婦女,或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身上。在這個階段,女性體內的雌激素與黃體激素濃度平衡出現了異常,活化了黑色素細胞,製作出更多的黑色素。此時身體各處可能都會出現一些色素沉澱的斑點,我們最常注意到的是臉上顴骨處、臉頰兩側的黃褐色、暗褐色,形狀不規則的色素沉澱,稱為肝斑,不過這樣的顏色變化不僅出現在臉部,也可能會出現在腋下,也是一大片黃褐色、暗褐色,形狀不規則的色素沉澱,雖然不一定那麼黑,但看起來就明顯跟周遭的皮膚顏色不一樣。


如果是荷爾蒙異常而引發的腋下變黑,通常在生完小孩後,媽媽的荷爾蒙狀況恢復之後會好一些。若是吃口服避孕藥引起的話,在停掉口服避孕藥之後也會有機會恢復,不過之後可能還是要靠著多吃抗氧化的蔬菜水果,調整作息,搭配雷射才能更大幅度的改善。


●黑色棘皮症

腋下變黑裡面,最需要注意的是「黑色棘皮症」,黑色棘皮症的樣貌不僅代表腋下的顏色變黑,還有質感上的不同,腋下的皮膚會變得更厚,變得像天鵝絨般的質感。


黑色棘皮症最先出現的地方常常是在脖子後方,然後會出現在腋下,有些患者在乳房下方、手肘、膝蓋等處也會有皮膚變黑變厚變絨布樣的狀況。講到黑色棘皮症,最可能與個人體重過重血糖過高、及胰島素阻抗性最有關係。當我們身體試著要製作更多更多的胰島素來對抗高血糖的狀況時,同時也會製作出更多的黑色素,因此這些多餘的黑色素就會沉積在脖子後方及腋下,形成明顯的異樣。(請參考:腋下變黑、皮膚贅瘤,竟然是「胰島素阻抗性」

所以,若注意到腋下的顏色變黑的程度很明顯,且有皮膚變厚的質感,務必就醫,先確定血糖、體重等是否控制不佳,是否有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甲狀腺機能低下肢端肥大等疾病也會影響到胰島素的分泌狀況,也會引發腋下變黑這樣的情形。在就醫時,最好也讓醫師了解你現在使用的藥物,少數藥物的使用,像是使用胰島素或全身性皮質類固醇,會增加黑色棘皮症的機會。

另外,黑色棘皮症甚至可能是癌症的徵兆之一,胃癌、肝癌、大腸癌等內臟器官長出惡性腫瘤時,還有淋巴瘤,都可能讓皮膚出現黑色棘皮症變化。總之,黑色棘皮症常常與健康狀況不良有關,需要多加注意與及早就醫。


萬一各位在家突然發現腋下顏色變了,可以先從以上幾個原因思考一下,若比較可能是皮膚發炎後色素沉澱引起的,就要從保護皮膚,減少皮膚受損來改善。若懷疑是黑色棘皮症的話,最好還是趕快就醫,讓醫師替您診療吧!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