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吃,輕鬆變健康–地中海飲食

by | 3 月 9, 2022

 
談到地中海飲食,常常會出現這樣的誤解:「難道是天天吃義大利麵嗎?這樣我可不習慣,也吃不起。」或是:「希臘也在地中海,不過希臘菜在台灣應該很冷門,也不好吃吧!我還是習慣吃中菜。」然而,地中海飲食是目前最歷久不衰的飲食法,對體重控制、血糖血脂控制、及心血管保護都有所好處,也很好遵從,今天就讓我們來一窺「地中海飲食」的究竟。

 
 
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地中海飲食確實是發源於地中海附近。過去研究學者發現,居住於地中海周邊城市的人,不僅活得比較久,也比較少死於癌症或心血管疾病,因此開始探討地中海周遭的人民是怎麼過生活,研究其飲食、運動等獨到之處,而出現了「地中海飲食」這樣的稱號。
 
不過,地中海周遭的國家很多啊,西班牙、義大利、希臘、法國等國都有地中海周邊的國土。那希臘人吃的東西難道跟義大利人一樣嗎?其實不一樣啊!法國菜、西班牙菜自然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地中海飲食並不是非常固化的一種菜單內容,雖然地中海周邊的飲食內容不會一模一樣,但主要的心法概念卻是相同的,我們要學的,就是這樣的心法概念。
 
所以,看完這篇地中海飲食法的內容後,重點不是「怎麼沒看到菜單」,而是要「學會選擇食物的重要概念」。學會地中海飲食法裡面如何正確選擇自己日常飲食內容的概念,才會是最有幫助的!
 
 
為什麼我該考慮了解地中海飲食?
 
當大家想要了解某種特殊飲食法,通常是為了吃了身體更健康,擺脫一些慢性疾病的糾纏,或是要控制體重,不想變胖,而這些目的,地中海飲食通通可以達到。
 
 
最近這五年內的研究結果認為地中海飲食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降低血壓,改善壞膽固醇LDL的數值。研究甚至認為,對乖乖遵從地中海飲食原則的人來說,心血管疾病突然發作的機會就降低了,比較不會突然心肌梗塞心臟病發而猝死。
 
同時,維持地中海飲食這樣的飲食習慣,可以控制體重,減少一直發胖的機會。研究認為「遵循地中海飲食法」與「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呈現負相關,也就是當人們堅守地中海飲食原則,就比較不容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如果這個飲食法對血糖控制、血脂控制、血壓控制都有幫助,還能降低體重與身體質量指數BMI,對健康的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是的,地中海飲食對減少肥胖、代謝症候群、減少體重增加的幅度、減少腰圍,都有一定的助益。
 
有一些飲食方式雖然短期可以帶來不錯的減重效果,但不一定是符合人性的減重法,讓人很難堅持下去。有些飲食法不僅令人難以堅持,甚至因為過度的營養不均衡,還對身體有害。總之,多數飲食法只能跑短線,不是可以持之以恆的作法。然而地中海飲食的整體評價相當高,不僅是最歷久不衰的飲食法,也是對控制血糖與心血管健康最好的飲食法,是可以長期持有的績優股喔。
 
 
 
地中海飲食的秘訣
 
說了這麼多,地中海飲食的心法究竟是如何呢?地中海飲食把食物分成幾類,有的屬於可以天天吃,有的是一周兩三次,有的則建議少吃。秘訣如下:
 
■ 可以天天吃: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堅果、橄欖油
■ 一星期吃三次:魚類、海鮮
■ 一星期吃一到兩次:奶類、蛋、起士、優格等乳製品
■ 盡量不吃,保留給特殊情況再吃吧:紅肉、甜點
■ 多喝水
■ 減少攝取紅肉、糖分、飽和脂肪
■ 減少攝取加工食物
■ 多用天然香料調味(辣椒、香草、薑、蒜),減少鹽分
■ 維持多活動、多運動的生活型態
 
所以,地中海飲食不是要你天天吃義大利麵,如果遵照這樣的原則飲食,其實會吃的還不錯,甚至吃得挺飽的。如果想要靠著地中海飲食法減重,記得要搭配控制總熱量的方式。
 
 
 
如何讓我的飲食內容更偏向地中海飲食法?
 
了解了這個原則之後,請記得的重點是,要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減少攝取紅肉類,並且選擇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一天餐點的安排可以是:
 
◇ 早餐:水果優格加上燕麥片
◇ 中餐:雞胸肉潛艇堡
◇ 晚餐:烤鮭魚(加蒜頭或檸檬調味)加上燙青菜與五穀飯
◇ 點心:原味堅果
 
 
如果這樣的餐點看起來不夠台,你也可以選擇薑絲深海鮮魚湯,配上以蒜頭調味、少鹽的燙青菜,以及五穀飯或藜麥飯,萬一還不夠,吃點毛豆也不錯。掌握原則,台味餐點也可以是地中海飲食。
 
另外,要學會自己簡單、快速準備一餐的能力。許多調理餐、冷凍餐、微波餐等加工食品為了保存或風味,會加上愈多的鹽分、糖分、與飽和脂肪做調味,如果經常食用加工食物,就會偏離地中海飲食的精髓愈來愈遠。
 
 
最後做個總結,地中海飲食的概念,包含了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適量攝取海鮮,少吃紅肉、甜食、加工食物,多運動多喝水。掌握這些簡單的概念後,就是在生活中活化運用,對體重控制、心臟健康、腦袋清楚、預防糖尿病等都有幫忙。想要維持健康,重點絕對不是每天要吞一堆藥丸或補充保健食品,而是從日常生活中做出健康的好選擇。延伸閱讀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左眼在幾年前接受白內障手術,使用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陳怡豪醫師表示,「術後患者覺得白天的視力很好,但是晚上駕車時,對向車燈會造成明顯的光暈、眩光,讓他相當困擾,甚至不敢在夜間開車,因此遲遲沒有接受右眼的白內障手術。」

隨著右眼的白內障惡化,視力明顯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患者才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當時正好有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問世,採用純折射式設計,光學面上沒有任何圈圈,能夠大幅降低光學干擾,提供更高品質視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術後,患者覺得白天視力相當穩定,夜間的光暈、眩光也比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減少許多。終於又能在夜間開車上路,讓患者非常開心。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歲男性,在工作時因為嚴重氣喘發作而被送到急診室,到院時已無法自行呼吸。由於狀況非常嚴重,最後甚至需要動用葉克膜(ECMO)來搶救。」劉景隆醫師表示,「經過詢問才曉得,患者平時都是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由於長期缺乏有效控制,氣喘才會持續惡化,甚至危及性命。」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患者,因為在夜裡感到胸痛而到急診室,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有肺動脈高壓的問題」李克仁醫師表示,後來發現,患者容易感到喘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都沒有放在心上,自己也不覺得跟紅斑性狼瘡有關,所以沒有就診。

部分自體免疫疾病會併發肺動脈高壓,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與皮肌炎等患者病程中出現肺動脈高壓,病情進展快且複雜,需密切追蹤與早期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