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多少才OK?血脂肪最基礎介紹(簡單圖解版)

by | 9 月 2, 2021


畢業後鍾華成為職場新鮮人,進公司前先做了個體檢。雖然身高、體重等狀況都還好,鍾華卻注意到在血脂組成的部分報告出現了紅字。過幾天,鍾華拿著總膽固醇數值289、低密度膽固醇181的報告到門診,問說:「醫師,這樣很嚴重嗎?」

抽血檢查之後,看到紅字有些人會非常擔心;有些人則是看看數值後,無法理解這樣的紅字狀況代表有多嚴重,或覺得只有出現兩個紅字應該是還好。提醒一下,血脂過高的時候,多數人剛開始不會有什麼症狀,但過高的血脂會影響血管健康。甚至我們可以說,許多年紀輕輕卻心肌梗塞、猝死的患者,很可能病因就出在高血脂。


看到這裡,你是否也想到血脂血壓血糖的狀況很類似呢?沒錯,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注意三高的原因,只要血壓、血糖、血脂常常超標,血管就會變差!血管變窄、硬化之後,慢慢會出現無法走太多路的「間歇性跛行」、心肌梗塞、中風等狀況,大幅降低生活品質。

既然血脂組成很重要,為了讓大家更理解這些冰冷的數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膽固醇應該多少才OK。


● 總膽固醇(Cholesterol)

現在聽到膽固醇,可能你會對它唯恐避之不及。不過,膽固醇是身體必需存在的物質,我們身體需要膽固醇來維持細胞的健康、製造膽汁和荷爾蒙。

那麼膽固醇是打哪來的呢?都是吃進來的嗎?其實除了從飲食中我們會攝取到膽固醇外,自己身體可以組成膽固醇。而哪一種方式佔的比例比較多呢?其實體內有七、八成的膽固醇是由肝臟和小腸細胞合成而來的,僅有兩、三成是由飲食攝取進去的。

所以,膽固醇比較高,不僅與飲食有關,也與基因遺傳有關。即使基因遺傳可能影響到高達七成,但我們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還是非常重要的。飲食的部分影響最大的並不是食物「膽固醇」的含量,而是食物內「飽和脂肪」的含量。如果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血脂狀況就會惡化。如果多攝取蔬菜,這些水溶性的膳食纖維能降低身體自行產生的膽固醇總量,就能改善血脂狀況。

如果單要做總膽固醇的檢查,抽血檢查前,不用空腹,一天的任何時間點都可以抽血檢驗。若是要了解完整的血脂組成狀況,就要空腹12小時,不能吃任何食物或喝飲料喝湯,但喝白開水是可以的。

→ 總膽固醇重點:直接與心臟病與血管疾病的風險相關,太多膽固醇會引發冠狀動脈疾病

→ 總膽固醇目標數值:
年齡大於21歲:100 – 199 mg/dL
年齡小於21歲:75 – 169 mg/dL



● 高密度膽固醇(HDL)

血中高密度膽固醇HDL濃度愈高,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密度膽固醇HDL也是被大家稱為「好膽固醇」的膽固醇,是血脂肪組成裡,唯一一個數值是「愈高愈好」的。

高密度膽固醇其實是一種「脂蛋白」,也就是脂肪與蛋白質結合而成的生化綜合體。高密度膽固醇的功能是幫忙移除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將血中膽固醇送往肝臟分解,因此你可以把高密度膽固醇HDL想像成血液中清除膽固醇的小小清道夫。既然是清除膽固醇的幫手,當然就很好囉!

與總膽固醇的濃度一樣,不用禁食就可以抽血檢測高密度膽固醇。

→ 高密度膽固醇HDL重點:
好膽固醇,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唯一數值是「愈高愈好」的。

→ 高密度膽固醇HDL目標數值:
男性:大於45 mg/dL
女性:大於55 mg/dL



● 低密度膽固醇(LDL)

高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好膽固醇」,而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LDL同樣是一種「脂蛋白」,不過它不是清道夫,主要功能是把膽固醇從血中送往細胞貯存,而且低密度膽固醇LDL進入血管內皮時,容易受到自由基攻擊,引起發炎反應,於是附著在血管壁形成斑塊,也就是血管裡卡卡、影響血流的東西。

你可以說,引起血管變窄、硬化、阻塞最重要的血脂組成就是低密度膽固醇。當低密度膽固醇LDL過高的時候,全身上下的血管都會受到影響,罹患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與猝死的機率就會上升,因此當我們說要「積極控制」,用藥物降低超標血脂的時候,目標對象就是低密度膽固醇LDL,要降下LDL的數值才能降低血管硬化變差的機會。研究發現當降低LDL數值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下降。

攝取飽和脂肪與過多糖分也是增加血中LDL的兇手。飲食之中,要以單元不飽和脂肪與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

需要禁食12小時才能抽檢低密度膽固醇LDL。

→ 低密度膽固醇LDL重點:壞膽固醇,會阻塞血管,導致血管硬化。任何人LDL大於190 mg/dL都建議需要進入治療

→ 低密度膽固醇LDL目標數值:
會依據風險做調整

● 急性冠心症候群合併糖尿病:小於55 mg/dL
● 本身已有冠狀動脈疾病或心血管疾病風險極高的患者:小於70 mg/dL
● 有比較多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者,例如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曾經中風:小於 100 mg/dL
● 較無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者:小於130 mg/dL



● 三酸甘油脂(TG)

三酸甘油脂能提供人體熱量,肥胖或糖尿病患者的三酸甘油脂會比較高,體重過重、甲狀腺疾病、肝臟疾病、基因問題也都會讓三酸甘油脂變高。當吃單醣類的食物、甜食、脂肪、喝酒,三酸甘油脂數值會增高,三酸甘油脂數值非常高的時候,例如已經高到大於500到1000 mg/dL時,會增加患者胰臟發炎的機會。
三酸甘油脂數值與心血管疾病相關,如果平時多運動,則可以降低數值。要檢查三酸甘油脂的時候需要空腹12個小時再抽血。

→ 三酸甘油脂重點:與心血管疾病相關,會因為吃單醣食物、喝酒、肥胖而數值高。

→ 三酸甘油脂目標數值:
小於150 mg/dL

我們這裡主要介紹了四個血脂組成代表的意義,以及目標數值。至於高血脂帶來的危害,與如何靠著運動、飲食、及藥物降低血脂,就請看以下的文章介紹: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左眼在幾年前接受白內障手術,使用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陳怡豪醫師表示,「術後患者覺得白天的視力很好,但是晚上駕車時,對向車燈會造成明顯的光暈、眩光,讓他相當困擾,甚至不敢在夜間開車,因此遲遲沒有接受右眼的白內障手術。」

隨著右眼的白內障惡化,視力明顯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患者才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當時正好有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問世,採用純折射式設計,光學面上沒有任何圈圈,能夠大幅降低光學干擾,提供更高品質視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術後,患者覺得白天視力相當穩定,夜間的光暈、眩光也比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減少許多。終於又能在夜間開車上路,讓患者非常開心。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歲男性,在工作時因為嚴重氣喘發作而被送到急診室,到院時已無法自行呼吸。由於狀況非常嚴重,最後甚至需要動用葉克膜(ECMO)來搶救。」劉景隆醫師表示,「經過詢問才曉得,患者平時都是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由於長期缺乏有效控制,氣喘才會持續惡化,甚至危及性命。」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患者,因為在夜裡感到胸痛而到急診室,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有肺動脈高壓的問題」李克仁醫師表示,後來發現,患者容易感到喘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都沒有放在心上,自己也不覺得跟紅斑性狼瘡有關,所以沒有就診。

部分自體免疫疾病會併發肺動脈高壓,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與皮肌炎等患者病程中出現肺動脈高壓,病情進展快且複雜,需密切追蹤與早期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