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牙材質很多種,究竟有什麼差別?牙醫師圖文解析

by | 9 月 28, 2021

假牙材質很多種,究竟有什麼差別?牙醫師圖文解析

我們的牙齒沒有再生能力,只要斷了、蛀了、掉了,就沒有了。遇到需要製作假牙的時候,您最在意的是什麼呢?面對琳琅滿目的假牙材質,大家往往有很多疑問,也常常陷入選擇障礙,讓我們請牙醫師來說明白。

臨床上有幾種狀況可能會使用固定式假牙,例如意外撞擊導致牙齒斷裂、蛀牙較深而需要接受根管治療、因為長時間使用牙齒而產生很多裂痕、或是缺了牙齒等。泉玥牙醫診所院長郭光哲指出,製作假牙的第一個目的是要恢復既有的咬合與功能,第二個目的是為了美觀,能夠讓人在工作、生活、交際都更有自信。



假牙材質比一比

假牙材質主要分成三大類,全金屬、金屬燒瓷、全瓷,郭光哲牙醫師解釋,第一大類是全金屬,全部都是金屬材料;第二種是金屬外面再燒上一層瓷,讓假牙能呈現接近牙齒的顏色;第三大類是目前受到較多關注的全瓷,全部都是陶瓷的材料。


全金屬牙冠

全金屬牙冠的材質包括鈷鉻合金、銀鈀合金、還有各種比例不同的合金,金屬的特性是在承受力量之後會出現一點點的形變,比較不會斷裂。

「全金屬牙冠最令人讚賞的優點,就是可以減少牙齒的修磨量,比較好的金屬牙冠,修磨量大概落在0.5至0.7毫米左右,可說是非常非常少,而且密合度相當好。」郭光哲牙醫師分析,「部分患者的牙齒已經磨耗的非常厲害,剩下的齒質較少,所以我們只能修磨較少齒質,以避免傷害到牙齒的神經。」

全金屬牙冠也適合一些晚上睡覺容易磨牙的病人,因為金屬具有彈性,比較不怕磨牙。

全金屬牙冠的缺點是較影響美觀,畢竟金屬的顏色與牙齒差異很大,郭光哲牙醫師說,而且有些金屬在長時間使用後可能受到腐蝕,生物相容性比較差,部分患者會出現牙齦過敏的狀況。

固定假牙材質比一比


金屬燒瓷牙冠

為了改善全金屬牙冠與自然牙齒顏色差異較大的缺點,金屬燒瓷牙冠的內層是金屬,外層會燒一層瓷,以提升擬真度。

金屬燒瓷牙冠的優點是比全金屬牙冠美觀、比全瓷牙冠便宜,郭光哲牙醫師說,不過因為內層的金屬與外層的瓷都必須有一定厚度,所以得先修磨出金屬的厚度,再修磨出陶瓷厚度,牙齒的修磨量相對比較大。

金屬燒瓷牙冠結合兩層材質,接著面是相對脆弱的地方,使用一段時間後外層的瓷可能崩落,導致咬合高度改變,就會影響咬合功能,郭光哲牙醫師說,而且內層的金屬露出來,又會影響美觀。

金屬燒瓷牙冠還有個常見的狀況,是在牙齦萎縮、退縮後,牙冠邊緣會出現黑色細線,而讓患者較為介意。


全瓷牙冠

全瓷牙冠的生物相容性高、擬真度高,在牙科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全瓷牙冠的做法是將一塊瓷,利用車牙冠的機器,以減法的方式車出一顆牙冠。

全瓷牙冠常用的材質包括玻璃陶瓷、二氧化鋯、複合瓷等。

玻璃陶瓷的透光度佳,硬度中等,可能出現瓷裂、瓷崩的狀況。複合瓷加入樹脂類材料,而較具有彈性,郭光哲牙醫師,但是也因為加入了樹脂類材料,使透光度與顏色呈現相對較差,硬度的表現也會比較弱一點。

常見全瓷牙冠種類

二氧化鋯是目前很常見的全瓷牙冠材質,其生物相容性佳、硬度較高,郭光哲牙醫師解釋,大家投入很多研發,進而提升二氧化鋯的透光度、色彩表現、螢光效果,讓牙冠更為逼真。
金屬牙冠仰賴手工製作,而全瓷冠則是在電腦上進行設計,並由電腦進行切削,大幅提升製作效率與精準度。

生產二氧化鋯的品牌眾多,品質良莠不齊,郭光哲牙醫師提醒,製作假牙時要小心挑選,並留意生產履歷,以確保假牙的來源與品質。


固定假牙保養重點提醒

安裝假牙後,就像穿了一雙新鞋子,必須要一些時間磨合,郭光哲牙醫師說,每一種假牙材料咬起來的聲音不同、感覺也不同,需要漸漸適應。

為了延續假牙的使用壽命,正確清潔非常重要,郭光哲牙醫師強調,「千萬不要認為做了假牙就不用刷牙,做了假牙後更應該要清乾淨!」

固定假牙保養重點

每天都要採用正確的方式刷牙,並正確使用牙線,郭光哲牙醫師,「有患者擔心使用牙線會把假牙勾起來,其實會勾到牙線的假牙本來就有問題,應該要回診檢查。」

確實做好牙齒的清潔,才能避免牙冠下方的牙齒蛀掉,否則每次治療都損失一點齒質,最終一定會面臨拔牙的命運。郭光哲牙醫師叮嚀,即使沒有症狀,也請務必定期洗牙、追蹤,若發現假牙動搖、脫落,更需要儘快回診!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