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癢癢起疹,先少吃「高組織胺食物」(懶人包)

by | 4 月 15, 2021

 
如果大家感冒了而到診所就醫,醫師可能會開給你「抗組織胺」這樣的藥物來減緩鼻塞的不適;或者你在吃完蝦子後覺得皮膚很癢,身體還起了疹子,醫師告訴你這是「蕁麻疹」,也可能會開上「抗組織胺」的藥物改善症狀。雖然抗組織胺是個很常見的藥物,但究竟什麼是組織胺,為什麼又要對抗他?一起來了解。
 
 
組織胺
 
「組織胺(histamine)」是人體內正常產生的一種化學訊息物質。若免疫系統遇上潛在的過敏原,或身體有了外傷,免疫細胞會製作組織胺,並釋放組織胺到血液中。當身體釋放組織胺,可能會導致血管水腫、癢、流鼻水、或刺激胃酸分泌等反應。簡單來說,組織胺與過敏、發炎反應、消化都有關係。因此,當血流內的組織胺愈多,免疫反應會愈嚴重
 
 
組織胺不耐症
 
有個病名是「組織胺不耐症」。組織胺不耐症的意思,並不是指「對組織胺過敏」,而是說「身體已經有過多的組織胺了」,因此體內過多的組織胺會帶來許多類似過敏的症狀,因此患者容易眼睛紅、癢;出現鼻塞、流鼻水、鼻子癢;身體很癢、有些紅紅的、突起的疹塊,蕁麻疹發作。
 
除了到處癢,組織胺不耐症的患者也容易有慢性頭痛偏頭痛的問題,常常感到疲憊,或表現出腸躁症。女性患者的月經周期不規則,經痛嚴重,也有些人會頭臉部與胸部出現熱潮紅的現象,體溫控制失衡。
 

 

甚至更嚴重的狀況,組織胺不耐症的患者會有難以解釋的焦慮感,腹部絞痛,組織腫脹,高血壓,和心律不整等狀況。這些症狀都非常常見,而且與許多過敏症狀是重疊的,不太具有專一性,因此真的被診斷為「組織胺不耐症」的人並不多。然而,我們從這裡倒是可以想到一點:有些人總覺得自己很容易有過敏症狀,認為自己有過敏體質,或許就是因為體內組織胺濃度太高了;若當體內組織胺濃度降低後,可能就能少掉一些癢癢、鼻塞、疲憊等不舒服。
 
 
組織胺可以是吃進去的
 
那麼我們再想想,為什麼體內組織胺的濃度會高起來?體內的組織胺濃度,除了由細胞自行分泌外,也有很多是我們吃進去的!許多食物或飲品都是含有組織胺的;或許應該說,幾乎所有的食物和飲品都含有一定量的組織胺,幾乎不可能遇到「零組織胺」的食物。而且,只要食物愈放的時間愈久,或有變質、發酵,組織胺的濃度就會愈高
 
除了知道組織胺的「來源」,我們也要了解組織胺的「代謝」。組織胺由兩種酵素代謝,若是從食物來源的組織胺,就多在小腸代謝,靠著小腸內的雙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酵素分解組織胺;而另一種酵素則是負責代謝細胞裡產生的組織胺。
 
因此,若是飲食中食物含有的組織胺含量太豐富,酵素來不及分解,這些從食物而來的組織胺被腸道吸收,進入血流,導致體內組織胺濃度上升。所以,看到這裡,大家應該能夠想到,既然有一部分組織胺是我們吃進去的,那表示,若改變飲食習慣,體內組織胺濃度很可能就會降低囉?! 
 
 
讓體內組織胺濃度升高的食物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哪些食物較容易讓體內組織胺升高:
 
◆ 酒類
喝酒之後會偏頭痛發作?酒精的製作過程、化學反應,都會讓酒類裡含有不少組織胺,因此酒本身就是高組織胺飲品,在喝酒後,腸胃道攝取了不少組織胺;另外,酒精還會刺激身體分泌出更多的組織胺累積,甚至酒精還會影響腸胃道的酵素代謝能力。三者加成後,喝酒就會讓體內組織胺太高了。
 
 
◆ 加工肉品
這裡指的是像是煙燻肉品、培根、火腿、香腸等等,組織胺含量都會比較高。基本上,肉類的烹調方法會與組織胺的含量相關。假使用滾水川燙新鮮豬肉片,這樣組織胺含量就不多;但用燒烤、高溫的方式烹調肉類,肉類變質愈多,組織胺含量就變高。
 
 
◆ 發酵後的食物
酸菜、優格等都算是發酵的食物,雖然每種發酵食品因為發酵時間的長短不同,製成的技術不同,內含的組織胺濃度可能會差異很大,但無論如何,經過發酵這個過程,組織胺濃度就會比新鮮食物來得高。因此,你可能會聽過,有人吃酸菜之後,就會開始跑出過敏症狀,原因可能在於其組織胺含量太高了。
 
 
◆ 堅果豆類
你一定聽過有些人吃花生、堅果類後來就嚴重過敏、喘不過氣。因為像是核桃、花生、腰果、鷹嘴豆等,都會容易刺激身體釋放大量的組織胺,導致鼻子內部的黏膜腫脹,呼吸道窄縮。所以有些食物自己本身組織胺含量不高,卻容易在攝取後會刺激身體釋放組織胺,而讓體內組織胺濃度過高,堅果類就是其中之一。
 
 
◆ 紅茶和綠茶
紅茶、綠茶、或能量飲料自身的組織胺濃度雖然沒有過高,但這些飲料會影響雙胺氧化酶作用,造成腸胃道裡酵素的能力下降,無法分解代謝組織胺,而讓組織胺濃度上升。除了飲品外,還有一些藥物,像是心臟用藥、呼吸道用藥、抗生素、抗憂鬱劑、利尿劑、止痛藥,也可能會影響腸胃道內的代謝酵素能力。
 
 
除了上面講的幾樣,我們再整理一些容易影響體內組織胺濃度的食物:
 
 
組織胺含量較高的食物
◇ 酒精
◇ 發酵食品
◇ 酪梨
◇ 乾燥水果
◇ 茄子
◇ 菠菜
◇ 加工食物
◇ 帶殼的海鮮
 

 

 
容易刺激身體釋放組織胺的食物
◇ 酒精
◇ 堅果
◇ 番茄
◇ 巧克力
◇ 柑橘類水果
◇ 食物染料
 
 
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常常常有類似過敏的症狀,常鼻子塞塞的,或有慢性蕁麻疹,你可以試試看少吃一些高組織胺食物,以減少症狀或吃藥的機會。不過,你可能會說,上面列出的食物也太多了,究竟什麼可以吃呢?嗯,確實無法做到「零組織胺」,但若想考慮組織胺較低的食物類型,以下是可以嘗試的: 
 
○ 蛋 
○ 新鮮的肉類,像是不帶皮的雞肉,或剛捕獲的新鮮魚類
○ 不含麩質的穀物,例如藜麥、米飯
○ 椰子奶或杏仁奶
○ 除了茄子、番茄、菠菜之外的新鮮蔬菜(注意,如果做成醃漬類型的就不OK,組織胺就會變高囉)
○ 除了柑橘、酪梨之外的水果
○ 橄欖油
 
 
像是如果你有慢性蕁麻疹,可以先吃上面組織胺較低的食物類型,且不碰高組織胺的食物,持續大約14到30天。之後保持著紀錄食物日記的習慣,慢慢地加上你很想吃的高組織胺食物,看看身體的反應。藉此找出自己身體可以容忍的食物,同時也找出會導致症狀的食物。

吃出健康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過去被視為一種逐漸退化、無法逆轉的罕見疾病,患者多數隨年齡增長而喪失運動功能,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近年治療藥物進步與台灣健保給付擴大,越來越多患者得以透過治療來穩定病情、並延緩退化,甚至有機會提升運動功能,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治療的力量,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好。」正在準備碩士論文的SMA患者李同學,親身感受了背針治療帶來的改變。過去生活總是受限,如今不僅能自理更多日常事務,也能在攝影興趣裡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視角。...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關節腫痛就診,透過胸部影像檢查,意外發現肺部已纖維化。由於患者平時僅偶爾咳嗽,並未察覺異狀,導致延誤治療時機。」黃建中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會讓肺部漸漸失去彈性,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即使初期沒有顯著症狀,若患者具有肺纖維化高風險特性,應盡快進行第一次的肺功能檢查,依據檢查結果持續追蹤,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外科陳彥州醫師表示,「其實腰部曲線不是只跟體重有關呦。」 影響腰部曲線的主要因素包括腹部皮下脂肪、內臟脂肪、腹部肌肉、骨骼結構。陳彥州醫師解釋,腹部皮下脂肪過多會影響腰線,使腰部曲線不明顯,有人會透過減重或抽脂手術來改善。內臟脂肪過多會使腹部膨脹,必須透過飲食調整與運動來減少內臟脂肪,改善腰線。腹部肌肉的部分,有部分產後女性可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及筋膜鬆弛的問題,導致腰線不明顯,這類狀況可能需要透過腹直肌分離修復手術來改善。 若上述三項因素皆已改善,但腰線仍不明顯,則可能與肋骨骨架有關,而需要考慮透過肋骨雕塑來調整。...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