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躁不安又緊張,搞懂焦慮、畏懼、恐慌、強迫症

by | 6 月 1, 2017

搞懂焦慮、畏懼、恐慌、強迫症



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s)以不安、緊張、煩躁、惶恐…為主要症狀。這些情緒凡人皆有,唯有嚴重到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時,才需要考慮治療。


中文的「焦慮」唸起來跟「憂鬱」有點近似,但這兩者的情緒本質截然不同,以下是區辨的口訣:


憂鬱 – 情緒低落、喪失興趣


焦慮 – 過多的擔心、憂慮


一言以蔽之,憂鬱 ⇄ low,焦慮⇄煩。問問病人,是低落為主?還是煩躁為主?通常就能界定清楚。


不過,臨床上這兩者其實是難兄難弟,雞生蛋蛋生雞的混合狀態,人煩久了難免鬱悶,鬱悶久了難免煩躁…既「鬱」悶又煩「躁」,所以很多人自認得了「躁鬱症」,這誤會就太大了,其實這是憂鬱加焦慮 (depression + anxiety),並非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


焦慮症有很多類型,讓我們一一來說明: 


泛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下圖水平虛線是一般正常的焦慮上限,我們每天遭遇到的大小煩心事情,約在此線下波動,也就是煩歸煩,日常生活還是無大礙。


泛焦慮症-照護線上



但,如果焦慮度超過上限,且幾乎都在高於此線上波動,可說是煩!煩!煩!整天像熱鍋上的螞蟻,無頭蒼蠅,坐立不安,遑遑不可終日的狀態,那根本很難生活與好好工作…,那就需要治療了。




恐慌症(panic disorder)


除了情緒上的極度焦慮不安外,恐慌症的特點是「身體症狀」,包括:


• 心悸、心怦怦跳、跳很快
• 冒汗、發抖
• 胸悶、喘不過氣、窒息感
• 噁心、腸胃不適
• 頭昏、快要暈倒、步伐不穩
• 發冷或發熱、發麻、刺痛
• 感覺不真實、靈魂快離體的感覺
• 快要發瘋的感覺
• 快要死掉的感覺


以上這些症狀只要出現幾個,通常就能把當事人給嚇壞了,感覺到強烈的生命威脅,覺得自己「快掛了」,很常直覺就跑急診室。但,這種神經跳電的狀況通常只鬧一陣子(幾小時到大半天),經過漫長的等待與檢查後,症狀逐漸緩解。病人拿到「正常」的檢查結果時,會很失望,明明就快死了,怎會檢查不出來?但,急診醫師卻會懷疑病人裝病,明明沒事,幹嘛濫用醫療?!


恐慌症-照護線上



恐慌症的特點是發作「不定時」,平常跟沒事人一樣,一發作就要命的感覺。但永遠料不定何時會發作,隨時都可能遭受恐慌突擊,生活「失控」感最令人沮喪。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很多人望文生義,納悶怎麼有人沒事強迫自己去重複做無聊的事情?例如:洗手,檢查門窗瓦斯,走路數格子,重複儀式… 其實,行為背後的「焦慮」才是病因


如果沒檢查確認好,要是被闖空門,被洗劫到一無所有,那可怎麼辦?! 發生火災,全家付之一炬,那可就毀了! 剛剛洗完手又摸到水龍頭,要是沾到病菌,生重病,生命受到威脅,幼拖累家人,那怎麼行?! 那個化解儀式沒做,要是家裡發生災難…踩到地板格線,會不會等下就遭遇不幸…? 因為這些「焦慮」擔憂的念頭,病人被這些意念「強迫」去做些行為來削減焦慮。


強迫症-照護線上



但,就如同上圖紅線所示。擔心程度累積超過正常值時,病患就只好做些動作來消除焦慮。剛做完時,會稍微安心,焦慮度下降。但,沒多久又冒出念頭…剛剛真的看清楚了嗎? 真的沒有再碰到髒東西了嗎?焦慮度又逐漸增高,不確定感愈來愈強烈,病患被逼著只好再去檢查、洗手…,被折騰得沒完沒了。




畏懼症(phobic disorder)


 平常病人好好的,但遇到「罩門」時就整個跳電,焦慮恐懼到不行。例如: 動物(蜘蛛、蟑螂、狗…),情境(血、針具、高處、封閉電梯…),各自有其觸發點。


畏懼症-照護線上



但,這種恐懼程度對他人來講「太超過了」,甚至影響到生活與工作 (例如醫生看到血會昏倒…),為了避免遇到恐懼的事物而繞遠路 (怕被狗咬寧可跑很遠去買東西,太晚回家而被媽媽揍),怕搭電梯而爬幾十層的樓梯…諸如此類的反應。




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遇到強大壓力事件(有生命威脅)後,例如: 死亡車禍、空難、大地震、劫持…的倖存者,身心的極度焦慮反應 — 容易驚嚇、易怒、失眠、無法專心、記憶重現、麻木疏離…等等。




恐懼與焦慮的腦部迴路


大腦的恐懼中樞在「杏仁核(amygala)」,焦慮則在 「皮質–紋狀體–下視丘–皮質迴路(cortico-striatal-thalamo-cortical loops)」,如果這些區域的神經活性太強,人會感覺焦慮、煩躁,甚至莫名害怕、恐懼,腦部訊號往下傳到自律神經系統,使交感神經緊繃,產生身體症狀:心悸,胸悶,手抖…等等。




過度的恐慌、焦慮、畏懼該如何處理呢? 


讓我們先看看鎮靜解焦慮藥物的作用原理。因為神經的活性太強,興奮性的訊號太多,大腦與交感神經系統火光四射。


鎮靜解焦慮藥物能增加「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GABA),神經細胞接收後,啟動氯離子通道,讓細胞膜內外的電位差縮小,神經細胞逐漸安定下來,焦慮與身體症狀就逐漸減緩。

神經細胞衝動強



鎮靜解焦慮藥物使電位差縮小,神經活性降低





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 BZD


作用在GABA接收體上,可以有鎮定解焦慮與安眠的效果。每種藥物的強項不同,降低焦慮效果強的稱為「鎮靜解焦慮劑」,引發睡眠能力強的稱為「安眠藥」,其實都是屬於同一大類的藥品。醫師會依照病患的症狀,對照藥物的「效價」(強度)與「藥效快慢長短」,選擇適合的藥物。所以,請勿隨便拿別人的藥物來吃,或是將自己的藥物分給他人服用,以免藥物不合而發生問題。




SSRI類抗憂鬱劑或buspirone


血清素神經迴路有分布到腦部的杏仁核,與此相關的藥物可以抗憂鬱之外,也能夠降低焦慮與恐懼。不過,此類調控效果需要時間,不像前述的BZD服用後很快見效,需要依照醫師指示耐心治療。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先生,請問您有什麼慢性病嗎?」唯男到住家附近新開的皮膚科門診填初診資料時,護理人員詢問著。 唯男回答:「我是有在吃高血壓的藥物,不過,目前我在家量,血壓都正常,不會高。這樣我算有高血壓嗎?」 「你是吃藥控制後才正常的嘛對不對,」護理人員回答:「這樣當然是有高血壓啊,只是你吃藥之後控制的不錯。萬一不吃藥,血壓一定又高起來了。」 「你怎麼知道我不吃藥的話血壓就一定會高?」唯男不開心地說:「說不定我真的不吃藥也沒關係啊,說不定我早就沒病了。」 「不然你就問問你的醫生,千萬不要自己亂停藥喔。」護理人員回答。...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攝護腺癌可能造成頻尿、夜尿、解尿困難等症狀,患者會誤以為是良性攝護腺肥大,而延誤就醫。裘坤元醫師說,攝護腺癌容易轉移至骨骼、淋巴結,可能造成骨骼疼痛。

讓腦路清晰的間歇訓練 – HIIT心肺有氧

讓腦路清晰的間歇訓練 – HIIT心肺有氧

以間歇運動的方式訓練心肺功能,不僅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還能讓腦路清晰,減緩腦部退化,是預防失智一定要下的功夫。原地小跑步站姿肘碰膝後點地側點地後點地側點地開合跳左右出拳左右鉤拳快速收腿快速收腿旋轉風車高抬腿跑步側墊步觸地高抬腿跳步原地小跑步...

有效治療心絞痛,降低死亡風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解析,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效治療心絞痛,降低死亡風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解析,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陳紹緯教授指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原理就是使用病人自體血管繞過狹窄的位置,幫助心肌獲得充足的血液循環。」

手臂舉不起來,睡覺不動肩膀也好痛!為何我會有「旋轉肌撕裂傷」?(圖文懶人包)

手臂舉不起來,睡覺不動肩膀也好痛!為何我會有「旋轉肌撕裂傷」?(圖文懶人包)

佳薇是運動愛好者,自從四十歲後更是立志要好好鍛鍊身體,每天往健身房跑,交替練著瑜珈、皮拉提斯、和舉重,甚至還學了鋼管舞,是朋友眼中的運動健將。到了五十歲後,佳薇開始發覺右邊肩膀愈來愈痛,先是放棄了鋼管舞,舉重也漸漸讓人感覺受不了了。最麻煩的是,佳薇睡覺時會為了肩膀疼痛而翻來覆去,找不到一個舒服的方式讓自己好睡一些。本來佳薇打算要靠瑜珈自我復健,但在經歷難以忍受的夜痛後,佳薇還是找上的醫院,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後,醫師告訴佳薇:「你的旋轉肌出現撕裂傷,而且裂的還不小呢!棘上肌幾乎要斷掉了。我們需要好好來討論治療方式。」...

HER2陽性乳癌惡性度高、容易復發!新一代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強化輔助治療,顯著降低復發風險,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HER2陽性乳癌惡性度高、容易復發!新一代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強化輔助治療,顯著降低復發風險,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位60多歲的HER2陽性乳癌患者,已接受過手術並完成術後輔助治療。經過幾年後,患者覺得有肢體無力的狀況,於是回診檢查。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教授表示,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腦部出現轉移的腫瘤。 HER2陽性乳癌容易復發轉移,而腦部轉移對患者的影響很大,常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預後會比骨頭轉移、內臟轉移更差。洪朝明教授說,為了降低復發風險,針對HER2陽性乳癌的治療越來越積極,除了術後輔助治療外,高風險患者還可考慮使用新一代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進行強化輔助治療,幫助降低復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