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冒了,到診所就醫,醫師常常會使用「抗組織胺」來減緩一些鼻塞、流鼻水的症狀。經常這裡癢那裡癢的朋友,可能被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好一陣子,平時也要靠「抗組織胺」來減緩症狀。那麼,組織胺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吃藥時要去對抗這個組織胺呢?
認識組織胺
如果你常常過敏,應該常聽見「組織胺」這名詞,不過這是大約在一百年來才知道的事情喔!1910年英國科學家首先從真菌中分離出組織胺,隔年又從動物組織分離出組織胺。原來在自然界裡,無論動物或植物,很多生物體都會分泌組織胺。在黃蜂、蜜蜂等昆蟲的毒液裡,也含有組織胺當作刺激性成分。
簡言之,組織胺是免疫系統製作的化學分子,幾乎存在身體所有組織的「肥大細胞」裡。你可以把組織胺想像成我們身體做出來的保鑣。保鑣的責任是什麼?保鑣會站在高級俱樂部、餐廳、舞廳前,阻擋任何想要混進去的雜魚。而且保鑣不僅會阻擋,還會「烙人」,召喚其他大大小小幫手來幫忙處理門口這些閒雜人等。
所以假設今天我們不小心跌倒,在膝蓋磨出一小片擦傷,在受傷的時候,肥大細胞會分泌組織胺,組織胺則會影響血管,讓受傷區域周遭的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當血管擴張,會增加受傷位置的局部血流;當血管通透性增加,代表血管內的東西會更容易進到組織內。因此,組織胺能讓受傷區塊的血流上升,並帶來更多的白血球、抗體、及各種蛋白質,來對抗感染並開始修復組織。
所以,組織胺存在的目的,是幫助身體擺脫一些討厭東西、有害物質的糾纏。
過敏與組織胺
雖然組織胺存在的主要任務是保護身體的安全。但是這些保鑣有時有點過頭了,對很多東西都視為威脅。例如飄在空氣中的花粉,或家中寵物的毛髮、皮屑,我們的體內保鑣組織胺都想要把它們擋在身體之外,而下達排除的指令。因此,我們把這些會引發身體組織胺大量分泌的外界物質稱為「過敏原」,這些物質引發的身體反應稱為「過敏」。
在過敏原進到體內後,被判斷為威脅,身體亮起警示燈,鈴聲大作。免疫系統趕緊下令給皮膚、肺部、嘴巴、鼻子、腸道、血液中的肥大細胞,叫肥大細胞釋放出組織胺。於是組織胺離開肥大細胞,在受過敏原影響的地方刺激血流量增加,並帶來更多修復的幫手們(其他的化學物質)。
我們剛剛說過,組織胺能讓受影響區域的血管擴張,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並降低血壓。組織胺還可以讓肺臟、子宮、胃的平滑肌收縮,刺激胃酸分泌,加速心跳。那組織胺要怎麼把過敏原從體內趕出去呢?打噴嚏、流眼淚、皮膚癢就都是組織胺組織胺排除過敏原的手段。
於是,若一位對花粉過敏的人聞到花粉,組織胺會讓鼻子分泌出更多的黏液,這個人就會開始流鼻水或鼻塞,也會開始狂打噴嚏,黏液也可能會影響到喉嚨,讓人想咳嗽。就好像我們身體的保鑣一遇到閒雜人等後,不僅想把人趕走,為了攆走人還順便不小心把自家的店都砸了。
最嚴重的過敏反應則是「過敏性休克」,這種狀況是身體免疫系統曾遇過這種過敏原,並把其歸類在要盡快殲滅的大壞蛋等級,因此再度遇到這個過敏原時,身體傾全力反擊,導致全身上下都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像是被昆蟲咬到後因為血管性水腫而無法呼吸,或在吃了一顆花生後喘不過氣、說不出話,在短時間內死亡。
保鑣夠用就好,你可以減少攝取高組織胺食物
看完前面,我們可以發現身體自己可以分泌許多組織胺,作為身體的保鑣。不過呢,組織胺也可以是吃進去的,尤其當食物放得愈久,已經變質,或是發酵過的食物,組織胺含量都會比較高。像是吃到比較不新鮮魚貨,或沒有放在冰箱好好保存的食物,會讓人臉紅、頭痛、嘔吐、噁心,可能也都是組織胺突然過高而引起的。
低組織胺的飲食類型可以是這樣的:
○ 蛋
○ 新鮮的肉類,像是不帶皮的雞肉,或剛捕獲的新鮮魚類
○ 不含麩質的穀物,例如藜麥、米飯
○ 椰子奶或杏仁奶
○ 除了茄子、番茄、菠菜之外的新鮮蔬菜(注意,如果做成醃漬類型的就不OK,組織胺就會變高囉)
○ 除了柑橘、酪梨之外的水果
○ 橄欖油
如果你本身常常有過敏的症狀,皮膚容易癢,鼻子容易塞,可以先試試看減少高組織胺食物,並採取低組織胺飲食法,保持紀錄食物日記的習慣,找出會讓自己身體減少過敏症狀,或出現過敏症狀的食物,早日擺脫過敏的糾纏。關於這個部分,詳細請看擺脫癢癢起疹,先少吃「高組織胺食物」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