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發作時,請注意十個重要問題!

by | 9 月 2, 2017


頭痛是一個極為常見的症狀,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大規模研究,我們一生之中,有至少五成以上的機會,會發生症狀輕重不同、時間長短不一的頭痛症狀。

有的頭痛輕描淡寫,有的頭痛卻痛不欲生,我們該如何看待每一次的頭痛?

不同原因的頭痛該如何區分呢?哪一些頭痛,必須做進一步的檢查呢?讓我們看下去。


頭痛診斷的三大主軸與兩大分類

醫師遇到頭痛的病人時,會根據個人疾病藥物史、頭痛發生的過程、身體檢查的結果,嘗試把頭痛分成兩種主要的大分類,「體質型的頭痛(原發性頭痛)」或是「病因型的頭痛(次發性頭痛)」,如果一時之間資訊不足,或者症狀不典型,則會列入「待觀察的頭痛」。 

1. 體質型的頭痛,醫學上稱做「原發性頭痛」。

2. 病因型的頭痛,醫學上稱做「次發性頭痛」。

3. 待觀察的頭痛。 



頭痛時,提醒自己注意這十個重要的問題

頭痛的初步診斷,非常仰賴病人提供詳細的病史,抽血或是影像檢查的幫助有限,所以要請大家仔細觀察、紀錄每次頭痛的症狀,然後於看診時,提供十大頭痛資訊給您的醫師。 

1. 從一開始有頭痛的症狀,到現在大致經過了多久?

2. 每一次頭痛是怎麼開始的?多久之後到達最痛?

3. 最痛有多痛?小痛(1~3分)、中痛(4~6分)、大痛(7~9分)、極痛(10分)?

4. 頭痛發生時,比較常出現的在頭的哪一邊?

5. 用一句話,形容痛起來的感覺。

6. 痛起來時,是否就無法工作?或是仍行動自如。

7. 頭痛時,同時會出現哪些症狀?沒有頭痛時,又會有哪些不正常的症狀?

8. 過去一週或一個月,發生頭痛而必須吃藥緩解的次數。

9. 有哪些情況會加重頭痛?又有那些情況會減輕頭痛?

10. 頭痛是時好時壞?還是變本加厲?  

有時候,可能在不同的時間點,各自有不同種類的頭痛交替出現,例如:平常都是「體質型的頭痛」,這一次來門診卻可能是「病因型的頭痛」,所以如果平時有頭痛習慣的人,發現這一次頭痛的症狀,跟以前不大一樣,也必須分別跟醫師說明。
  

頭痛日誌是診斷頭痛的好幫手

台灣頭痛學會提供了「頭痛日誌」的範本,以2週或4週為一個觀察的週期,紀錄我們頭痛的特性,好好地紀錄「頭痛日誌」,可以跟醫師一起判斷,我們的頭痛到底屬於是哪一種的。 

「頭痛日誌」的紀錄中,關於頭痛程度的紀錄較為主觀,請先回想妳(你)經歷過最痛的經驗,給這個經驗10分,完全不痛則是給0分,再以1~10分,給這次的頭痛程度評個分,小痛(1~3分)、中痛(4~6分)、大痛(7~9分)、極痛(10分)。



體質型頭痛(原發性頭痛) 

體質型的頭痛(原發性頭痛),顧名思義,這一類頭痛的原因,與個人體質相關,目前有許多的研究理論,可以解釋病因並有效治療,但是還沒有最終的定論,因此醫學上通稱為「原發性頭痛」。

雖然這一類的頭痛,病因仍未完全確定,但是依現有的研究理論作為基礎,治療效果通常很不錯,目前是直接以「特定止痛藥物」治療,或間接以「治痛藥物」控制,加上「飲食、生活調整」作為輔助。

體質型的頭痛,佔所有門診頭痛病人的 90%以上。雖然有時頭痛欲裂,生活大受影響,但是這一類的頭痛多半是良性的,檢查起來幾乎都是正常,沒有立即的危險性。


體質型的頭痛,主要有三大分類:

1. 偏頭痛(migraine)

2. 緊縮型頭痛(tension-type headache)

3. 三叉自律神經頭痛(trigeminal autonomic cephalagias)


病因型頭痛(次發性頭痛)  

病因型的頭痛(次發性頭痛),則表示這一類的頭痛,可以明確找到造成頭痛的病因,因此在治療上,以「消除病因」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向。這一類的病人,約佔門診頭痛病人不到3%,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類頭痛的症狀有輕有重,雖然危險性可能比較高,但是症狀上,卻不一定比體質型的頭痛來得嚴重。

找出這一類的頭痛,是神經內科門診的重要工作。

病因型的頭痛,依照病因可分成十大類:

1. 外傷性頭痛

2. 血管性頭痛(突發性劇烈頭痛,當心腦動脈瘤!

3. 感染性頭痛

4. 腦壓改變的頭痛

5. 藥物濫用或藥物戒斷性頭痛

6. 顱顏器官造成,如眼、耳、鼻、鼻竇、口腔、頸部。

7. 恆定失調造成的頭痛

8. 精神疾患相關的頭痛

9. 顱神經病變造成的頭痛

10 . 中樞神經病變造成的頭痛(頭痛、走不穩、視力模糊 – 常見的腦瘤


把結論記起來

頭痛的診斷有三大主軸:

1. 個人疾病藥物史

2. 頭痛發生的過程

3. 身體檢查的結果  


醫師與病人據此,共同整理出足夠的症狀細節,將頭痛分成兩大分類:

1. 體質型的頭痛(原發性頭痛)

2. 病因型的頭痛(次發性頭痛)

3. 待觀察的頭痛

如果因資訊不足,仍待觀察,建議於門診繼續追蹤症狀發展,並紀錄「頭痛日誌」,讓醫師有更進一步的資訊來作判斷。 


佔絕大多數的體質型的頭痛,分成三種主要疾病:

1. 偏頭痛(migraine)

2. 緊縮性頭痛(tension-type headache)

3. 三叉自律神經頭痛(trigeminal autonomic cephalagias)

此類頭痛經常也會頭痛欲裂,但是多半是良性,較不具危險性,治療上分成「止痛治療」、「治痛控制」、「生活飲食輔助」。 

而佔極少數的「病因型的頭痛」,則可分成十大分類,有的良性、有的則有危險性,以「消除病因」作為治療原則。此類頭痛的症狀有輕有重,無法根據頭痛的嚴重度來判斷危險性,應該注意頭痛的六大危險警訊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針對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傳統的做法是利用開心手術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謝炯昭醫師說,「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必須先要開胸,接上心肺機,並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對於年紀較大或身體狀況較差的病人而言,手術風險較高。」受惠於科技的進步,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已成為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利器。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七十多歲的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患者,接受第一線治療後一年多又復發,二線治療的效果也不佳。淋巴結腫大到壓迫靜脈,導致血液無法回流,兩隻腳腫得非常嚴重,偏偏當時患者的身體狀況又已無法承受更高強度的化療,情況十分不樂觀。」蕭惠樺醫師回憶,「當時剛好有一款突破性機轉的新藥問世,與患者討論後決定試試,結果才打第一個療程,腫瘤就縮小一半,第二個療程後更是幾乎全消,很快速就將淋巴癌控制住!」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性,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