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受精卵,危及性命的子宮外孕(懶人包)

by | 4 月 24, 2018

女生懷孕是很辛苦的,甚至有時還有生命危險!你或許從新聞中曾聽過「子宮外孕」這個詞,但還不了解為何這會帶來強烈腹痛、大出血,甚至危及媽媽的性命!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子宮外孕」。


要討論意外之前,我們先來瞧瞧正常懷孕是怎樣的狀況:

卵巢釋放卵子後,卵子進入輸卵管,過程中遇上精子,結合成受精卵,受精卵會繼續在輸卵管內待個三到四天,再進到子宮著床發育,直到胚胎成長為寶寶。


所謂的「子宮外孕」,就是代表受精卵不在子宮內落地生根,迷路到子宮以外的地方待下來,所以是「子宮以外的懷孕」。可惜的是,子宮是小孩子的皇宮,媽媽體內只有子宮是個適合讓受精卵發育的地方,如果受精卵待在子宮以外,胎兒並沒有成功長大的機會,而且這樣的懷孕會危及母體健康安全。


子宮外孕最常見的發生位置是輸卵管,佔了超過九成五的機率。也就是說,受精卵在輸卵管內受精後,可能因為輸卵管曾受傷而路途崎嶇,無法如期被運輸到子宮。那子宮外孕為什麼不可行呢?著床在輸卵管裡的受精卵,就像個定時炸彈那般,只要長大到一定程度,會將管徑不大的輸卵管撐破,導致腹內出血,威脅母體的生命安全,媽媽常需要接受緊急手術來處理。


子宮外孕的症狀常出現在第四周到第十二周之間,但有些患者並沒有症狀,意外掃了超音波而發現。患者可能會先注意到自己「月經沒來」後,又出現陰道出血,但這樣的出血與一般月經的表現不太一樣,而是像流出水樣的分泌物或是顏色較深沉的血。如果你知道自己懷孕了,但有出血的徵兆,請看「懷孕出血怎麼辦」。

骨盆腔及下腹的疼痛也算常見,而且是痛在單側。解尿或解便時感到不適,突然之間的腸絞痛感,容易噁心嘔吐且會覺得肚子痛,頭暈,甚至有患者會抱怨肩膀脖子的疼痛。


然而,子宮外孕的症狀與許多腸胃不適或泌尿道問題類似,因此在患者尚未做其他檢查之前,單靠症狀本身是難以確診為子宮外孕的。假設患者的症狀是大量的陰道出血,並有突發性的腹部大痛,看起來很蒼白,簡直快昏倒的樣子的話,且是個育齡女性的話,就要非常注意,可能是子宮外孕且輸卵管破裂的徵兆啦


至於為什麼會發生子宮外孕,在部分患者身上可能找不到原因,但整體來說,如果輸卵管因為感染、手術等事件有疤痕的話,運輸受精卵的路途就不夠「通暢」,子宮外孕的機會比較高。像是:

● 過去曾有骨盆腔手術的經歷

 輸卵管結紮失敗或重新接合輸卵管

 曾有骨盆腔發炎的病史

 曾有性傳染病

 過去曾有子宮外孕

 不孕症治療,例如體外人工授精

 子宮內有放了避孕器


懷疑子宮外孕時的檢查,第一個是驗孕,第二個是骨盆腔檢查。可以藉由經陰道超音波,看看子宮、卵巢、輸卵管的狀況,以及輸卵管處有受精卵成長。

另外,當超音波影像還無法找尋到懷孕證據時,抽血是個好方式。醫師會安排抽血驗hCG(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於48小時再驗一次,若為正常懷孕,hCG的濃度會呈現倍數成長。假使是子宮外孕的話,hCG的成長倍數就不夠理想。另外,hCG已經超過1500 IU/ml,但仍無法再從陰道超音波找到子宮內的胚囊,就要高度懷疑子宮外孕。

假使這些方式無法找到診斷,有時則需要讓患者在全身麻醉之後,用內視鏡探查。

要處理子宮外孕,家屬及患者要先能夠了解一點,醫師是無法同時救到寶寶的。處理子宮外孕的目標是,胚胎在「非子宮」的地方發育到太大之前,終止懷孕,避免破裂出血後危及母體健康。因此,醫師需要用藥物或用手術終止懷孕。

● 藥物

如果患者的子宮外孕被發現地夠早,患者沒有太多不舒服症狀,生命徵象穩定,抽血時hCG的數值沒有太高,超音波上沒有看到子宮外孕組織的胎兒心跳,可以用藥物MTX(methotrexate),這是從肌肉注射的化學藥物,能阻止細胞分裂生長,讓母體自行吸收子宮外孕組織,注射後需要繼續追蹤患者的hCG數值,數值下降不夠的話,還要再繼續打藥;少數患者仍會有輸卵管破裂或需要手術治療的狀況發生。


● 手術

假使患者來急診時,是肚子大痛、臉色蒼白的女性患者,生命徵象不穩,懷疑是子宮外孕合併輸卵管破裂、腹內大出血等狀況,就需要緊急手術,及早找到出血點止血,最常見的出血點是破裂的輸卵管,醫師需要移除單側輸卵管來穩定患者生命徵象。

相對而言生命徵象穩定的患者有機會接受腹腔鏡手術,在輸卵管上做個切口,吸取出子宮外孕的組織,但如果輸卵管看起來已經受傷嚴重,則需要移除輸卵管才不會下次再度引發子宮外孕。

發生子宮外孕之後,患者一定會想知道:「我之後還可以再懷孕嗎?」接下來還會問:「我下一次懷孕,可能還是子宮外孕嗎?」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為「是」,子宮外孕後的婦女,是可以產下健康足月的寶寶的。然而,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也為「是」,當你曾有子宮外孕之後,再度子宮外孕的機會確實比一般婦女來的高了一些。因此在子宮外孕後,最好與醫師好好諮詢,了解差不多該相間隔幾個月再懷孕比較恰當,讓組織有修復休息的時間。祝福各位育齡女性朋友,一切平安順利!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失智通常指的是腦部功能變化,且腦部功能變化的程度超越了一般老化帶來的變化,影響了語言、記憶、和決策,造成患者記憶力變差,難以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瑣事,以及出現行為和人格的變化。大家最常聽到的失智大概是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不過其實失智還有很多種類,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疾病表現的症狀、進展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各種不同的失智。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陳怡文醫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經過檢查,確定診斷為肢端肥大症,影像檢查也發現腦下垂體腫瘤,於是便安排手術治療,目前也在門診持續追蹤。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是個可能遍布全身肌肉、關節、肌腱處的深層疼痛,常常在活動時症狀變得更糟,也會伴隨著疲倦、睡不好、以及記憶和情緒障礙。目前認為纖維肌痛症與神經系統的失調有關,無論是痛覺或非痛覺的刺激,腦部似乎都將這種刺激感知為放大版的痛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