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的可能後遺症 – 淋巴水腫(懶人包)

by | 7 月 27, 2017

淋巴水腫代表著組織裡堆積了多餘的液體,導致肢體顯得腫脹。


淋巴循環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淋巴結會過濾經過的液體,留下細菌、病毒、及廢物,由白血球破壞。淋巴管裡多餘的液體最終會返回血流,如果沒有正常的淋巴引流或淋巴管阻塞時,液體就會累積於組織內造成局部腫脹,例如常見受到影響的部位是手臂或腿部,我們就可說此處有淋巴水腫。


淋巴水腫可能是先天的,打從出生起淋巴系統就出現異常,稱為原發性淋巴水腫;若是原本正常的淋巴系統受到阻塞,像是外傷、燒傷、放射治療、手術移除、腫瘤入侵、寄生蟲疾病導致而成的淋巴水腫則被稱為次發性淋巴水腫。



由於次發性淋巴水腫較常見,以下我們就著重於討論次發性淋巴水腫。


手術或放射治療導致的淋巴水腫最常發生在手臂和腿部,像治療乳癌時,手術時會移除腋下淋巴結,術後可能還會加做放射治療,也可能癌症已經侵犯到淋巴結而影響循環。


患者容易呈現單側的淋巴水腫,發生時間點不一定,有人治療後就覺得淋巴回流不順,但有時淋巴水腫會在術後好幾年後才發生。


● 患者可能會覺得首飾變緊,或甚至戒指、手環、手錶陷進去肉裡。


● 覺得手臂或腿部的皮膚變緊,肢體沉重,可能會癢。


● 手腕或腳踝等關節的柔軟度變差。


● 逐漸看不見受影響部位的靜脈血管。

● 兩側肢體看來不對稱。


確診前先要確定這樣的水腫不是來自於心臟衰竭、腎臟衰竭、肝硬化、或血管內血塊阻塞(血栓)


因此提醒各位,若你因為乳癌、生殖器官癌症等而接受了會移除淋巴結的手術術式,或是曾接受放射治療,術後要盡量記得以下注意事項:


● 四肢不要戴首飾(腳鍊、手環、戒指)或穿太緊的衣物


● 坐著時候不要翹腳,長時間撐住肢體會增加腫脹


● 不要熱敷或冰敷,這裡對溫度的感覺可能不夠敏銳,容易因為燙傷或凍著而傷害了皮膚、引發感染。


● 術後盡早活動復健手臂或腿部


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 到醫院就診時,要告訴醫護人員哪一隻手曾經移除淋巴結,不要在那隻手上打針抽血,也不要用那隻手量血壓。(像是左側乳癌第二期接受手術切除乳房及淋巴結廓清的人,可以請醫護人員在病歷上註明「左手禁治療」這樣的字眼。)


● 進行園藝活動的畫最好戴手套保護


● 戶外務必防曬防蚊,免得皮膚因太陽曝曬或被蚊蟲叮咬而受傷,進而增加感染的機會。


● 飛行中艙內壓力變化會讓淋巴水腫更顯嚴重,最好要穿適合的加壓裝置。




沒有治癒淋巴水腫的方式,但會建議:


 休息時盡量將腫脹的手臂或腿放在舒適的表面上,高於心臟水平


 溫和的運動有助於淋巴引流,因為當肌肉出力時,自然會使淋巴液循環,幫助液體回流,減少腫脹。但不要運動過度,像舉重之類的就不怎麼合適。


 使用彈性襪或彈性袖套,提供持續性的末端加壓,促使淋巴回流。


 要注意如果手腳發紅、腫脹增加、疼痛,可能是感染。




記住,若癌症治療的過程造成你有淋巴水腫,要記住學習以下幾件事情:


 了解感染的表現為紅腫熱痛,並瞭解如何預防感染(例如防蚊、防曬要確實)


 了解如何運動來幫助淋巴回流(可向醫院內的物理治療師諮詢)


 了解如何保護受影響的手或腳(戴手套、穿襪子)


 了解如何照顧皮膚和指甲(指甲怎麼剪才不容易受傷、皮膚要保濕)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
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包含:
✅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並使用胰島素患者
✅ 使用類固醇藥物超過3個月患者
✅ 骨折部位包含:手腕(遠端橈骨)、上手臂(近端肱骨)、脊椎或髖部骨折

別等到骨折才後悔,快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吧!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過去被視為一種逐漸退化、無法逆轉的罕見疾病,患者多數隨年齡增長而喪失運動功能,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近年治療藥物進步與台灣健保給付擴大,越來越多患者得以透過治療來穩定病情、並延緩退化,甚至有機會提升運動功能,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治療的力量,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好。」正在準備碩士論文的SMA患者李同學,親身感受了背針治療帶來的改變。過去生活總是受限,如今不僅能自理更多日常事務,也能在攝影興趣裡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視角。...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關節腫痛就診,透過胸部影像檢查,意外發現肺部已纖維化。由於患者平時僅偶爾咳嗽,並未察覺異狀,導致延誤治療時機。」黃建中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會讓肺部漸漸失去彈性,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即使初期沒有顯著症狀,若患者具有肺纖維化高風險特性,應盡快進行第一次的肺功能檢查,依據檢查結果持續追蹤,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外科陳彥州醫師表示,「其實腰部曲線不是只跟體重有關呦。」 影響腰部曲線的主要因素包括腹部皮下脂肪、內臟脂肪、腹部肌肉、骨骼結構。陳彥州醫師解釋,腹部皮下脂肪過多會影響腰線,使腰部曲線不明顯,有人會透過減重或抽脂手術來改善。內臟脂肪過多會使腹部膨脹,必須透過飲食調整與運動來減少內臟脂肪,改善腰線。腹部肌肉的部分,有部分產後女性可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及筋膜鬆弛的問題,導致腰線不明顯,這類狀況可能需要透過腹直肌分離修復手術來改善。 若上述三項因素皆已改善,但腰線仍不明顯,則可能與肋骨骨架有關,而需要考慮透過肋骨雕塑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