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定要開刀嗎?看證據最清楚

by | 3 月 17, 2017


開刀把腫瘤切除乾淨,幾乎是所有癌症病患唯一的治癒機會!

換句話說,如果能開刀切除乾淨,就有機會治癒,如果無法開刀切除乾淨,能治癒的機會就大大減少!

所以,幾乎所有早期癌症的治療,都以開刀為主。1cm大小的腫瘤,就已經有十億個癌細胞,何況癌症被發現的時候,往往都已經有3-5cm以上,這麼多的癌細胞,開刀是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可以一次根除性的把腫瘤完整的切除。在早期的癌症,如果切除的乾淨,且癌細胞尚未轉移出去,往往有很高的治癒率。

人體從頭到腳可以列舉出許多不同部位的癌症,包括:1.腦癌 2.鼻咽癌 3.口腔癌 4.食道癌 5.甲狀腺癌 6.肺癌 7.乳癌 8.胃癌 9.肝癌 10.膽管膽囊癌 11.大腸直腸癌 12.腎臟癌 13.泌尿道上皮癌 14. 攝護腺癌 15.卵巢/ 子宮/ 子宮頸癌 16.睪丸癌17.皮膚癌 18.骨肉瘤 19.淋巴癌 20.血癌

上述癌症,只有鼻咽癌、一部分的口腔癌、淋巴癌及血癌是以化療或電療當作初期癌症的治療方式。其他洋洋灑灑十幾種癌症,初期都以開刀為第一線、標準、且唯一可以治癒的治療方式。


「腫瘤本來沒什麼狀況,你去開刀刺激它,它反而一下子擴散快速生長,讓病人變成末期然後很快就死亡。」這種說法有根據嗎?

開刀會加速癌症擴散的說法,乍聽之下似乎煞有其事,但如果因為這樣選擇不接受開刀治療,就犯了邏輯上的謬誤。

我必須先強調三個很重要的觀念:

1. 如果不開刀,腫瘤只會越長越大,擴散到越多器官。
我想大家應該都會同意吧,我們醫生接觸過那麼多病患,從來沒遇過確診癌症擺著不治療,腫瘤卻自己消失的案例。99.9%的腫瘤只會越長越大,情況越來越糟糕。我們遇過許多個初期乳癌逃避不願意開刀的年輕女性,過了半年一年後,轉移到肺部、肝臟跟腦部,無藥可救。

2. 開刀開得越乾淨,越有機會痊癒。
如果可以把腫瘤切除乾淨,一個癌細胞都沒有殘留,搞不好開完刀癌症就好囉!

3. 早期發現,及早開刀,治癒的機會越高。
所以當然是趁癌細胞還沒長太多,還沒擴散出去的時候趕快將它切除乾淨呀!下面舉幾個例子來告訴大家,越早開刀,治癒的機會越高!


讓證據說話

乳癌:
下圖,第一期接受開刀的病人五年存活率高達99%!將近100%可以治癒的機會!如果開刀會讓癌症加速擴散,那怎麼會有這麼多人痊癒?!如果犯了這樣邏輯上的謬誤而放棄治療,就失去99%可以痊癒的機會,等到癌症惡化到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可以看到存活率從99%降到最後的14%。這樣不是很可惜嗎?

各期乳癌存活率



大腸癌:
再舉大腸癌為例,這是美國統計了十幾萬個大腸癌病患的資料,第一期的病患五年存活率也高達93%,但第四期的存活率只剩下8%!再次顯示,早期開刀的存活率非常好,拖越晚期,外科醫師也很難妙手回春了。



為什麼要放棄治療?

如果我們把所有的癌症都列出來,幾乎都會得到類似的結果,早期癌症接受開刀的治癒率非常高,但如何這麼早就把病人的癌症診斷出來,尤其重要。根據這些大規模的數據,希望可以幫助讀者破除「開刀造成癌細胞擴散」的迷思: 對於早期腫瘤,逃避開刀而跑去接受非正規的治療的人,套句網路的流行語,我們只能問他一句,為什麼要放棄治療呢?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運動有許多好處,就曾有研究說,運動能幫助降低200種以上的疾病風險。無論為了你的心臟、血壓、腰圍、脂肪肝,運動都是必要的。甚至對於維持大腦運作與思考清晰,運動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當我們進入高齡社會後,沒人希望自己是在中老年時被慢性病纏身,運動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言喻。...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當外面空氣品質不佳,不適合室外運動時,你可以在家做做舒活筋骨的有氧伸展,確保大關節都有適當的活動度。每天練習也非常適合,無論你用此作為一天的開始或結束,都能讓身體感覺更棒!

主動脈瓣狹窄恐導致猝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主動脈瓣狹窄恐導致猝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70多歲女士,因為在家裡昏厥而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有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建議動手術治療。」陳紹緯教授表示,「因為患者有多種慢性病,身體狀況較差,家屬相當擔心手術伴隨的風險。」

經過討論後,患者選擇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利用導管置放生物組織人工瓣膜取代硬化狹窄的主動脈瓣。陳紹緯教授說,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的傷口較小、手術時間較短、失血量較少、術後疼痛較少,幫助患者較快恢復,並順利出院,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