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舉不起來,睡覺不動肩膀也好痛!為何我會有「旋轉肌撕裂傷」?(圖文懶人包)

by | 4 月 17, 2024

舉手舉不了,睡覺不動也好痛!為何我會有「旋轉肌撕裂傷」?

佳薇是運動愛好者,自從四十歲後更是立志要好好鍛鍊身體,每天往健身房跑,交替練著瑜珈、皮拉提斯、和舉重,甚至還學了鋼管舞,是朋友眼中的運動健將。到了五十歲後,佳薇開始發覺右邊肩膀愈來愈痛,先是放棄了鋼管舞,舉重也漸漸讓人感覺受不了了。最麻煩的是,佳薇睡覺時會為了肩膀疼痛而翻來覆去,找不到一個舒服的方式讓自己好睡一些。本來佳薇打算要靠瑜珈自我復健,但在經歷難以忍受的夜痛後,佳薇還是找上的醫院,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後,醫師告訴佳薇:「你的旋轉肌出現撕裂傷,而且裂的還不小呢!棘上肌幾乎要斷掉了。我們需要好好來討論治療方式。」

佳薇非常難以忍受,向醫師抱怨著:「我這麼認真運動,一直調養身體,為什麼肩膀還會有這麼嚴重的問題呢?」

旋轉肌在哪裡?

旋轉肌撕裂傷(rotator cuff tear)也可以被稱為肩袖撕裂、旋轉肌袖撕裂、或旋轉肌環帶撕裂。要認識這個撕裂傷,我們可以先看看旋轉肌佔據的重要戰略地位。

旋轉肌是四條肌肉的統稱

首先,看最裡邊的骨頭。肩膀關節這裡有三塊骨頭,分別是鎖骨、肩胛骨、和上臂肱骨。上臂肱骨的最上方是球狀的,而肩胛側邊則是圓弧內凹,讓此處形成一個手套接住球那樣的關節。

旋轉肌不是一條肌肉,而是四條肌肉的總稱,這四條肌肉分別是棘上肌、棘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圓肌。棘上肌可讓上臂外展,讓上臂從側邊抬起。棘下肌和小圓肌可讓肩膀外旋,做出投球這樣的動作。肩胛下肌負責讓肩膀內旋,讓上臂靠緊軀幹,能往後拿到臀部口袋裡的東西。

這四條肌肉分別從肩胛骨出發,且其肌腱會剛好覆蓋著肱骨頭處,因此主導著上臂的旋轉。旋轉肌附著肱骨的上方是肩胛骨最上側「肩峰」處,肩峰會與鎖骨相連。在肩峰骨頭和旋轉肌之間,還有一層滑囊,作為在活動上臂,肌肉滑動時的緩衝。

旋轉肌撕裂傷

每次上臂外展或外旋時,都需要旋轉肌的作用。長期磨損下就可能出現旋轉肌的撕裂傷。看一下解剖構造的話,就能發現四條肌肉中,最容易出現撕裂傷的會是與肩峰骨頭相鄰的棘上肌,因為磨損機會最大。

旋轉肌撕裂傷

長者身上很容易出現與旋轉肌有關的狀況,是造成肩膀持續疼痛的一大可能原因。所以,年紀是造成磨損最常見的原因,這樣的旋轉肌磨損常常發生在慣用手那一側。只要因為工作上要求而需反覆使用手臂,等於不斷磨損肌肉肌腱,在反覆使用上臂的工作裡,包括木匠、油漆工、清潔打掃,或常常需要搬重物並將手高舉過頭等這些工作,都會更加速旋轉肌磨損。

有很多種運動也會讓人反覆使用肩膀,例如像是划船、網球、羽球、棒球、或舉重運動,也是容易加速旋轉肌磨損。反覆活動造成的退化磨損是個漸進式的過程,剛開始的磨損不一定會導致症狀,但有朝一日突然需要搬重物,或突然做了一個很大、快速的手舉過頭的動作,讓旋轉肌的撕裂傷擴大,就會猛然感覺到疼痛。而旋轉肌可以從部分撕裂到完全撕裂,常常是愈裂愈大,愈來愈嚴重。

除了退化磨損,「外傷」也會讓旋轉肌受損。經典動作就是跌倒時手往前伸出,而讓肩關節受損,或是用猛拉的動作舉起太重的東西,這些外傷可能還會同時弄斷了骨頭或讓肩關節脫位,都會令旋轉肌受損更嚴重。

旋轉肌撕裂傷的遠因與症狀

旋轉肌撕裂傷的症狀

旋轉肌撕裂傷通常是在四十歲之後出現症狀。剛開始會在活動之際感覺疼痛,像是做一些手高舉過頭的動作,包括把行李箱放回高一點的櫃子,或是要伸手拿塞在廚房櫥櫃深處裡的電器,才感覺到疼痛。

隨著時間過去,旋轉肌磨損的更嚴重,就會在休息不動時也感覺到不舒服,甚至夜晚時感覺到肩膀患側的疼痛,痛到不好睡,尤其若靠著患側睡會很痛。

一般生活裡常見的動作,例如梳頭髮、洗頭髮、扣身後的釦子、拉背後拉鍊等,都愈來愈難完成。只要提個重物或活動手臂等一些特定動作都會讓患側肩膀很痛,同時還會覺得手臂無力,肩膀卡卡地轉動不順。

旋轉肌撕裂傷的診斷與治療

面對肩關節疼痛患者,醫師會先做身體檢查,檢測患者是哪些動作導致疼痛,是主動式動作有問題,還是連被動式動作都做不到?並利用x光片確認是否有肩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倘若懷疑旋轉肌撕裂傷的話,需要用核磁共振檢查來確認撕裂傷的程度。

治療旋轉肌撕裂傷的目標就是減輕疼痛,並恢復肩膀功能。所以除了確認旋轉肌袖撕裂傷的程度,治療方式還與患者的年紀、活動程度、基本身體狀況有關。通常當撕裂傷過大(大於三公分),症狀持續超過一年,或是已經造成明顯無力,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像是利用關節鏡手術修補的話,醫師會在肩膀做幾個小傷口,伸進器械修補旋轉肌。有些時候需要直接開大一點的刀做修補,更嚴重則需要轉移闊背肌的肌腱到肩膀處。

旋轉肌撕裂傷的治療

不過呢,許多旋轉肌撕裂傷的患者狀況並不嚴重,只要適當的休息,服用止痛藥,就能達到一定程度的症狀緩解。接著很重要的是物理治療,做一些改善肩膀肌力與活動度的運動。

延伸閱讀:

肩膀僵硬怎麼辦?每日七招自救

動圖解析:9招改善肩膀痛(懶人包)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過去被視為一種逐漸退化、無法逆轉的罕見疾病,患者多數隨年齡增長而喪失運動功能,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近年治療藥物進步與台灣健保給付擴大,越來越多患者得以透過治療來穩定病情、並延緩退化,甚至有機會提升運動功能,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治療的力量,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好。」正在準備碩士論文的SMA患者李同學,親身感受了背針治療帶來的改變。過去生活總是受限,如今不僅能自理更多日常事務,也能在攝影興趣裡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視角。...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關節腫痛就診,透過胸部影像檢查,意外發現肺部已纖維化。由於患者平時僅偶爾咳嗽,並未察覺異狀,導致延誤治療時機。」黃建中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會讓肺部漸漸失去彈性,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即使初期沒有顯著症狀,若患者具有肺纖維化高風險特性,應盡快進行第一次的肺功能檢查,依據檢查結果持續追蹤,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外科陳彥州醫師表示,「其實腰部曲線不是只跟體重有關呦。」 影響腰部曲線的主要因素包括腹部皮下脂肪、內臟脂肪、腹部肌肉、骨骼結構。陳彥州醫師解釋,腹部皮下脂肪過多會影響腰線,使腰部曲線不明顯,有人會透過減重或抽脂手術來改善。內臟脂肪過多會使腹部膨脹,必須透過飲食調整與運動來減少內臟脂肪,改善腰線。腹部肌肉的部分,有部分產後女性可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及筋膜鬆弛的問題,導致腰線不明顯,這類狀況可能需要透過腹直肌分離修復手術來改善。 若上述三項因素皆已改善,但腰線仍不明顯,則可能與肋骨骨架有關,而需要考慮透過肋骨雕塑來調整。...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