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癌王魔咒!新藥助攻讓「胰臟癌」患者顯著提升存活期

by | 3 月 30, 2023


記者:張慈恩報導

資深演員、綜藝節目主持人巴戈在去年初驚傳罹患胰臟癌,經過幾次治療後仍因抵不住病魔纏身而辭世。遺憾地是,不僅台灣名人巴戈,國外名人如世界三大男高音帕華洛帝,也難逃「癌王」魔爪。


為什麼胰臟癌被公認為是癌王呢?奇美醫院外科部部長陳明鎮醫師表示,它早期幾乎不會出現症狀,即便有輕微症狀,也常與其他疾病混淆,導致難以及時介入治療。雖然胰臟癌發生率相較其他癌症較低,但其死亡風險卻相當高。由於胰臟癌患者在確診時常已出現腫瘤細胞轉移,無法靠手術完全清除,因此藥物治療扮演的角色更為關鍵。


為何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原因在於症狀難以察覺,且存活率低

近20年來,國內胰臟癌的確診案例增加了3倍以上,死亡率也增加了1.7倍。每年約有2,500名患者被診斷出患有胰臟癌,且目前死亡率接近發生率。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可能與胰臟癌的發生有關,例如精緻飲食或飲酒過量可能導致胰臟發炎,但醫學上目前仍難以確定發生率上升的原因。

陳明鎮醫師表示,臨床上約有2成的患者在確診時可以進行手術切除腫瘤,另有2成是處於「可切與不可切」之間,代表已有局部侵犯與擴散,不容易透過手術將癌細胞清除乾淨。而剩下高達6成患者已進入晚期,癌細胞轉移到肝臟或其他遠端器官,無法透過手術切除。但即便是可以切除的早期患者,統計數據顯示,存活率仍只有11-15個月,故有癌王之稱。

為何高達6成患者發現時已進入晚期?原因在於早期的胰臟癌症狀並不明顯且難以診斷。陳明鎮醫師解釋,相較可以用手觸摸、乳房篩檢,或直接看出病灶的乳癌,胰臟位於腹腔深處,必須透過腹部電腦斷層檢查,但因存在暴露於輻射線的風險,所以無法作為例行篩檢的項目。而一般的健康檢查項目,也不太可能針對胰臟癌進行檢查。通常都是等到患者出現疼痛、黃疸、灰白色糞便等症狀,醫師才會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做進一步的確認,然這時恐已進入晚期。


即便是癌王也不要放棄希望!新藥助攻提升患者存活率

多年來,當患者被診斷為胰臟癌時,常感到絕望,甚至放棄治療。然而,近年來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針對無法進行手術的胰臟癌患者,化學治療藥物已有進一步的突破。陳明鎮醫師指出,過去治療胰臟癌的方式是先進行手術,再加入化療,但因缺乏有效的藥物,其治療效果有限。不過現在有一款國內藥廠研發的化療藥物以「奈米微脂體」技術進行包覆,化療藥物通常毒性強,奈米微脂體可作為藥物載體,降低副作用的發生,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且由於奈米微脂體顆粒極小,可滲透至癌細胞附近再進行毒殺作用,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打破魔咒!臨床上仍有患者成功存活超過5年

陳明鎮醫師說明,國內所研發的新藥在治療轉移性胰臟癌的二線治療上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能夠延長患者的存活期約3-4個月。近期公佈的一線臨床試驗結果也顯示,相較於目前一線的標準治療,有更好的療效,這將為胰臟癌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另外,陳明鎮醫師也提到了改變治療模式的一些方式,例如先化療,待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切除,這些多元的治療方法,期盼能惠及更多患者。陳明鎮醫師鼓勵患者不要放棄希望,在臨床上碰過早期發現的胰臟癌患者成功存活5、6年以上,打破了癌王的魔咒。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