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轉移性乳癌治療進展,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顯著提升荷爾蒙治療成效,醫師圖文解說

by | 3 月 29, 2023

晚期、轉移性乳癌治療進展,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顯著提升荷爾蒙治療成效,醫師圖文解說

60多歲的陳女士是乳癌患者,剛診斷時是2期乳癌,接受治療後狀況還算穩定,不過在第8年復發成為轉移性乳癌。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杜世興醫師分享,經過討論後,決定使用荷爾蒙治療搭配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


治療過程中,患者的腫瘤標記逐漸下降,骨頭疼痛的狀況也明顯改善。杜世興醫師說,2年多來患者的狀況相當穩定,追蹤骨骼掃描時,原本轉移的病灶消退了許多,讓患者對治療很有信心。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最近每年新增的乳癌患者超過17,000例,其中85%為侵襲性癌症,15%至16%為原位癌。杜世興醫師指出,在美國每8位女性,終其一生有1位會得到乳癌,在台灣約每12位女性,終其一生有1位會得到乳癌。

杜世興醫師解釋,乳癌可分成不同的亞型,包括管腔A、管腔B、三陰性、HER2陽性等。

管腔A型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是預後最好的亞型,在手術之後適合使用荷爾蒙療法。

管腔B型的預後稍微差一點,因此除了荷爾蒙療法外,經常需要使用化學治療或抗HER2標靶治療。

HER2陽性的病人需要使用化學治療,同時合併抗HER2的標靶治療。

三陰性乳癌是預後較差的亞型,其ER雌激素受體、PR黃體素受體和HER2受體均為陰性,化學治療是此亞型治療首選方法


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提升荷爾蒙治療成效

乳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再依不同期別而給予輔助性治療。杜世興醫師說,如果是有全身轉移風險的癌症,就需要全身性的輔助治療。全身性輔助治療包括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療法等。

荷爾蒙治療對抗乳癌的重要角色

藥物治療中最常用到的是荷爾蒙治療,部分患者需要用化學治療、標靶治療,醫師會根據乳癌的亞型、期數,並依據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來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

乳癌患者中約有7成屬於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無論停經前、停經後都需要荷爾蒙治療,對象非常廣泛。荷爾蒙療法的作用較溫和,副作用較化學治療少,療效可以掌握,而且能夠長期使用。杜世興醫師說,一般可以使用5年以上,甚至10年,取決於乳癌復發風險的高低。

HER2陽性乳癌需要使用化學治療搭配抗HER2標靶藥物治療,而三陰性乳癌會使用化學治療。

過去在轉移性乳癌患者使用荷爾蒙治療,約14個月左右,疾病就會惡化。杜世興醫師說,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的問世突破了治療困境,大幅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約25個月。

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提升荷爾蒙治療成效

CDK4/6抑制劑是針對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激酶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s)發揮作用,導致癌細胞複製分化的過程受到抑制,並延緩荷爾蒙抗藥性的出現。杜世興醫師說,因為突破轉移性乳癌荷爾蒙治療效果上的歷史紀錄,後續又陸續研發出幾種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目前市面上已有擊癌利(Kisqali)、愛乳適(Ibrance)、捷癌寧(Verzenio)可供選擇。

如今,荷爾蒙治療搭配CDK4/6抑制劑的適用對象不再侷限於已停經的轉移性乳癌患者,也可以用於停經前轉移性乳癌患者,因為擊癌利(Kisqali)的臨床試驗對象有納入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試驗結果顯示能夠有效降低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以及整體存活率。

過去年輕的乳癌患者復發之後,往往便要接受化學療法,杜世興醫師說,現在只要是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縱使是停經前的轉移性乳癌,也可以運用CDK4/6抑制劑加上停經針,搭配荷爾蒙藥物的組合,有效降低乳癌復發風險、延緩疾病惡化、延長整體存活期,甚至也能有效延後進入化學治療的時間點。


認識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

各種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的作用機轉雷同,但是使用方式不同。杜世興醫師說,擊癌利(Kisqali)是每天使用1次,每服用3週休1週;愛乳適(Ibrance)是每天使用1次,每服用3週休1週;捷癌寧(verzenio)是每天使用2次,每天吃不間斷。


相較於化學治療,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的作用機轉較專一,副作用較輕,而且採用口服,便利性高,讓患者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治療過程中,醫師也會根據患者的狀況,適時調整藥物劑量。

因為三款藥物臨床試驗的對象不盡相同,所以適應症也略微不同。杜世興醫師說,例如擊癌利的臨床試驗納入停經前患者,因此可用於停經前與停經後的患者,有助延長整體存活期。

臨床上,醫師都會根據患者狀況,挑選合適的藥物。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符合條件,便可以使用。


貼心小提醒

「乳癌病友要經常留意自己的狀況,很多復發都是患者自己發現的!」杜世興醫師叮嚀,平時要檢查皮膚是否出現結節、腋下是否出現腫塊、鎖骨附近是否有淋巴結、骨頭是否疼痛等。

日常生活中要維持正常作息、多運動、少喝酒、不要抽菸、避免肥胖。杜世興醫師說,切勿自行使用女性荷爾蒙,對治療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和醫師討論,善用治療藥物,才能達到較好的預後!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