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過量會怎樣?多少算過量?圖解懶人包

by | 5 月 11, 2022


「我每天如果不喝咖啡,根本撐不下去!」利奧跑業務時,對同事源博示意,需要先到便利超商買杯特大杯的美式咖啡,「我這樣會不會咖啡因中毒啊?」


「可是我覺得自己好像更慘,喝幾杯咖啡都沒用…」源博說:「因為沒用,我喝過一杯又一杯,一天可能喝五六杯咖啡,像我這樣會不會反而更容易中毒啊?」


咖啡因對身體的影響


咖啡與茶是台灣人熱愛的飲品,兩者都含有咖啡因。除此之外,可樂、巧克力、能量飲料,甚至部分市售止痛藥裡面,都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天然的提神劑,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一般建議成年人每天不該攝取超過300毫克到400毫克的咖啡因。青少年或平常沒怎麼喝咖啡的人,對咖啡因會比較敏感,建議咖啡因攝取量不要超過100毫克。孕婦與有心臟疾病的人的攝取量也需要下降,盡量不要超過100毫克到200毫克的上限。而小於12歲的兒童最好不要攝取咖啡因。



咖啡因過量會怎樣

由於咖啡因是個刺激物,若攝取太多,會讓身體產生症狀的。咖啡因過量的時候,患者的頭變暈、開始拉肚子、總覺得口很渴、變得睡不著且焦躁不安、有時也會出現頭痛。當你某天喝了特別多咖啡與茶,且出現以上症狀的話,要有警覺或許是咖啡因的攝取量已經過頭了。


假使症狀更嚴重的話,患者會變得喘不過氣,並開始嘔吐、出現幻覺,由於心跳加速且血壓上升,患者感受到胸口悶痛,心臟亂亂跳(心律不整),這時要趕緊去醫院急診,量測血壓心跳確定生命徵象,並做心電圖檢查,看看是否已經出現心肌缺氧的徵兆。若伴隨著肌肉痙攣、癲癇發作,更要趕緊送到醫院檢查,並透過洗胃、瀉劑等方式加速咖啡因代謝。

幸好,雖然偶爾會有咖啡因過量的案例,但通常不至於到危及性命安全。


咖啡因過量而致死:健身者

2018年有篇文獻探討了過去全球報導因咖啡因死亡的案例,總計共92例。令人有點意外的是,作者分析咖啡因造成死亡的族群後,發現以三大族群為大宗:健身者、身心科患者、與嬰兒。

因咖啡因過量死亡的健身者都是介於18歲到44歲之間的青壯年,直接死因常常是心室顫動,他們可能是一般業餘健身者,也有職業的拳擊手。這些人並不是靠著喝咖啡、喝茶來補充咖啡因,而是用咖啡因的錠劑或粉末補充劑,例如咖啡因的錠劑一顆約有200毫克到220毫克的咖啡因,健身者會在運動前一小時補充,藉此興奮中樞神經,加速心跳,希望藉此提升專注力,增加忍受疲勞的耐力,並加速燃脂,刺激運動表現。


如果大家還記得咖啡因的每日上現是300毫克到400毫克的話,就會發現其實一顆200毫克的咖啡因錠劑就已經很多了。然而,如果是患了「肌肉上癮症(muscle dysmorphia)」,常常擔心自己不夠強壯、肌肉不夠多的男性,會想要靠著吃特定的食物或藥物讓自己肌肉變得更碩大,因而補充愈多顆的咖啡因錠劑,於是在做極為費力的體能訓練過程中,誘發了心肌缺氧與心室顫動而死亡。

現在健身風氣很盛,網路商城買買買也很容易,你可能會覺得標榜健康或是讓你運動地更有效率的補充品很棒,但使用上務必要小心,不要過量。如果你真的想要用咖啡因錠劑加強運動表現,一天請勿超過一顆。



咖啡因過量而致死:身心科患者與嬰兒

咖啡因既然是種中樞神經的刺激物,也可能帶來一些精神方面的影響。有許多研究曾經探討咖啡因思覺失調症焦慮症飲食失調等疾患的關係性;而咖啡因除了會導致或加重一些精神疾患症狀之外,可能也會影響抗憂鬱劑、抗焦慮藥物、鎮定劑等身心科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因此,攝取咖啡因對本身已經有焦慮症狀,或是與酒精或其他藥物混用的人,更是危險。

至於咖啡因導致嬰兒死亡的案例,部分有的是涉及兒虐事件,例如家長蓄意下毒「想看看嬰兒吃了咖啡因錠劑後會變怎樣」,有的則是讓嬰幼兒誤食。家長若有使用咖啡因錠劑或粉末者,要小心藥物存放的位置。


凡事適可而止

目前研究顯示,喝咖啡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機率;甚至適量飲用時還能減少慢性病的機率。雖然目前證據還不足以建議大家每天用喝咖啡來預防疾病;然而每天適量飲用咖啡及茶飲也是種健康生活態度喔。

但咖啡因過量會誘發一些身體不適,因此成人每日咖啡因不宜超過400mg,懷孕、哺乳者每日不超過200mg,但每個人代謝能力不同,對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不同,或許這個標準也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你還是得回歸到自己身體的感覺,如果喝咖啡、喝茶後有上述咖啡因過量的不適感,可以減量。

更重要的是,咖啡因的來源也很重要。如果你需要咖啡因,可以從無糖的咖啡與無糖的茶之中攝取。在研究中,咖啡因會過量造成身體不適,甚至致死的案例,幾乎都是從咖啡因補充物(錠劑或粉末)與從能量飲料中攝取到咖啡因的。甚至,也有人將咖啡因藏在減肥藥之中,這些就很容易導致身體不適。千萬不要一心想著要追求效率,像是追求健身的效率,或加強代謝的能力,而不斷補充咖啡因。這樣身體的引擎可能會過熱而出事啊!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