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顫動很要命,預防猝死的行動AED-植入式心臟去顫器

by | 8 月 20, 2020

心室顫動很要命,預防猝死的行動AED-植入式心臟去顫器


心臟有四個腔室,上方腔室為「心房」與下方的「心室」。每一次的心跳,心房會先收縮,把血液推進到心室,再由心室收縮,將血液推進到主動脈送往全身。心臟肌肉的收縮,是藉由電氣傳導系統精準節律控制。


容易導致猝死的心室顫動

不難想像,當心臟電氣傳導系統出差錯時,就可能引發大問題。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文鍾教授表示:「心因性猝死的患者中,最常見的是心室頻脈與心室顫動所導致。」

心室顫動發作時,心室肌肉迅速收縮,但卻非常混亂、不規則,心臟像在顫抖一般,無法有效率地推動血液,等於失去功能,無法再把血液送往身體各器官。人體腦部缺氧,很快便會失去意識,若未及時救治,短時間內將會死亡。
心室顫動是最嚴重的心律不整,一旦發作極可能導致猝死。


為何會出現心室顫動呢?

「引發心室顫動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分成幾類,」陳文鍾教授解釋道:

1. 第一類 : 心肌缺血

此類病人占絕大部分,最大原因是冠心病或心肌梗塞導致心肌突然缺血、缺氧,或心肌組織產生疤痕,造成異常放電,導致心律不整,心臟收縮可能變得混亂、不規則,甚至演變成心室顫動。

2. 第二類 : 心臟衰竭

當心臟因為衰竭而擴大,造成心肌承受較大的張力,也可能導致異常放電,進而惡化為心室顫動。

心室顫動很致命


3. 第三類 : 先天性心臟細胞膜離子通道病變

先天性心臟細胞膜離子通道異常屬遺傳性病變,像是布魯蓋達症候群︑心律QT延長症候群等,也會誘發心室顫動,導致患者猝死。


哪些人要小心心室顫動?

陳文鍾教授指出,曾有心臟病發疾病史的患者絕對要特別小心,像是曾有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室顫動、心肌肥厚、先天性心臟病等問題都會影響心肌電位傳導,造成心室顫動。尤其當這群患者在運動後、情緒激動、或早上起床時,交感神經比較興奮,更容易誘發出心室顫動。

「另外,可以詢問家裡的長輩、親屬間,是否曾經有昏倒、猝死的病史。」陳文鍾教授提醒道:「大部分心臟細胞膜病變的患者與遺傳有關,也就是說患者的親屬、長輩很可能曾因為同樣的狀況猝死。」

若體內鉀︑鎂離子等電解質濃度異常,使用古柯鹼、安非他命等毒品,都會增加心室顫動的發生機率。


發作前沒有明顯徵兆,讓人措手不及

心室顫動很致命,但在發作之前,患者可能沒有任何明顯徵兆,偶爾有些胸痛、心悸、頭暈、噁心、或運動後容易喘不過氣等不適。

有些患者本身因心臟衰竭所苦,運動耐受度很差,晚上睡到一半需要坐起來喘,腳也容易浮腫。

心室顫動常見症狀


陳文鍾教授道,當心律不整發作之際,患者可能會覺得心臟突然跳很快,並感到頭暈。部分患者能在30秒內回復正常,但假使心室頻脈/顫動持續超過30秒,就可能造成昏厥,失去意識。

搶救心室顫動患者分秒必爭,必須立刻施行心肺復甦術,並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趕在腦部與其他器官因缺血、缺氧而壞死之前,恢復正常的血液循環。


如何預防心室顫動發作?

由於心室震顫可能帶來失能或猝死,我們就得積極辨認出這些很有可能發作心律不整的族群,並事先預防,才有機會降低猝死的風險。

陳文鍾教授道,容易發生心室顫動的族群大多有心臟問題,而這些狀況經常與三高,也就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脫不了關係,務必要針對三高的問題作治療,建議要戒菸,控制糖化血色素於7%以下,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於70以下,並把血壓控制於130/80mmHg以下。

心室顫動治療選項


若已有冠狀動脈阻塞問題,特別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減少再次梗塞的機會。心衰竭患者需要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回診做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等追蹤。

「正常人的心臟射出率有55%以上,而當心臟衰竭患者的射出率僅剩35%以下時,就是左心室功能明顯異常,」陳文鍾教授特別叮嚀著:「心臟功能僅剩正常的六成左右,容易出現心因性猝死,這時就建議患者裝上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像是行動AED,及時救回性命。」


持續監測心跳、及時救命

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的大小比名片盒還小,醫師先在患者左鎖骨下做個切口,接著把導線植入到心臟內,並把整流去顫器埋在皮下,再進行縫合,手術時間約一個小時。

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能夠持續偵測心跳節律,若偵測到心室顫動,心臟整流去顫器就會自動釋放一個足夠的能量去刺激心臟,讓心臟跳回原本規律的節奏,如同行動AED。在預防猝死方面,心臟整流去顫器比藥物有效許多。

安裝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


植入心臟整流去顫器的患者,需要定期回到醫院檢查,醫師能從去顫器的紀錄中看出患者於某月某日某時某分某秒,發生了怎些的心律不整,以及去顫器作了怎些的處置。透過分析這些紀錄,醫師就能評估患者是否需要調整藥物控制心臟疾病,或是否需要使用心導管去燒灼經常亂放電的心肌,並能適時調整心臟整流去顫器的設定。

「若患者心室功能很差,原本就有心室心律不整,甚至發生心室顫動被急救過」,陳文鍾教授建議:「本身有昏倒或有猝死的家族史,都要考慮利用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行動AED),降低猝死風險。」


醫師叮嚀,日常保養重點

陳文鍾醫師提醒道,裝有心臟整流去顫器時,要注意避免強力磁場干擾,手機不要放在胸前口袋。在家中使用微波爐、洗衣機、收音機、遙控器等電器都沒有問題。

就醫時,務必主動告知醫護人員,經過機場安檢時,也要先告知海關人員。商店前若有電子監測器,直接經過是沒問題,但若持續久留電子偵測器發出的電波可能會干擾心臟整流去顫器。

醫師叮嚀,裝有心臟整流去顫器時日常保養重點


想維持心臟的健康,大家要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以及優質蛋白質,調味時避免添加過多的糖、鹽、以及脂肪,才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我都很建議患者保持運動習慣,」陳文鍾教授說:「每個星期至少作三到四次的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做到自己有心跳變快的感覺。萬一運動後會覺得虛弱、力不從心,就需要降低運動強度。」

陳文鍾教授也提醒患者,一定要趕快戒菸,持續監控血壓與血脂,並按時服藥,才能維持心臟功能。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縮小胃容量助減輕體重,新式訂書針縫胃解析,劉家嘉醫師圖文懶人包

縮小胃容量助減輕體重,新式訂書針縫胃解析,劉家嘉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二十多歲的女士,在生產後合併壓力性肥胖,進食量真的很大。」劉家嘉醫師表示,「因為健康檢查顯示有脂肪肝,且肝功能及膽固醇偏高,再加上大食量,自己藉由飲食和運動的效果一直很有限,所以讓她決心積極尋找醫學方式來治療她的肥胖問題。

經過詳細和病患討論後,她決定接受訂書針縫胃手術,利用胃鏡於胃內進行胃部體積縮小,幫助減少進食量。劉家嘉醫師說,術後不久,她已減少了14公斤,肝功能已恢復正常,目前仍持續追蹤與控制中,相信3個月即可順利達到理想體重。」

女性血壓上升比男性更快?高血壓不是男性專屬!破解性別差異與心血管風險!

女性血壓上升比男性更快?高血壓不是男性專屬!破解性別差異與心血管風險!

我們經常談到血壓控制的重要性,告訴大家即使暫時間你沒有體驗到高血壓直接帶來的不適,但長期的血壓高還是會造成血管內的變化,影響到身體許多器官的健康,尤其是大血管、腦部、腎臟、心臟都會因為高血壓而受損。也就是說,心血管疾病通常是血壓控制不良的結果,讓血管硬化,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及心臟衰竭的機會。 許多人會有個印象:「應該是男生比較容易心肌梗塞吧!」 甚至有人會說:「女生大概要等到停經以後才會有血壓問題啦,如果在五十歲以下不會怎樣啦,不用吃血壓藥。」...

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提早發現、持續治療才能避免殘疾,口服藥物提升便利性與遵從度,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提早發現、持續治療才能避免殘疾,口服藥物提升便利性與遵從度,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需要長期打針治療,以降低復發的機會。」成大醫院兒童神經科余文豪醫師指出,「由於患者正值青少年,相當在意同儕的眼光,非常不願意在學校打針,所以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也讓病情反反覆覆。」 對青少年患者而言,口服藥物可以提升便利性與治療遵從性,幫助患者把病情控制穩定,減少復發次數,才能避免失能或殘疾!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