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李文亮醫師 – 武漢肺炎吹哨者

by | 2 月 7, 2020


2月6日晚間起,中國社群網站上發出怒吼,為李文亮的離世感到不值。「我們需要言論自由」的短評獲得百萬次以上的迴響。究竟,李文亮是誰?讓中國想起的言論自由的重要性?

吹哨者

李文亮醫師於2019年12月,在學校的群組中貼了一則文,說海鮮市場出了七個病患,都是出現呼吸道症狀,是種類似SARS的冠狀病毒疾病,正在他的醫院裡接受隔離。

他是於醫學院的群組裡發訊息的,等於是在新興傳染病出現時,最早警告臨床醫師們注意病毒攻勢的人物。


不過隨著這則訊息被螢幕截圖後傳送各地,李醫師暗自擔心自己會因而受罰。


接受訓誡
果然沒過多久,他就被公安傳喚,說他散播謠言,「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如果固執己見,不思悔改,繼續進行違法行動」,就要送法辦。

他需要簽下訓誡書,要誠心悔過,承認自己說了謊,自承說「7例SARS是不屬實的言論」。



自身染病

雖然被訓誡,李文亮繼續堅守岡位,於醫院服務。他在1月8日診治了年長患者,其患者隔日開始發燒,出現肺炎。再隔個一天是1月10日,李文亮自身也開始咳嗽了。1月11日,李文亮發燒。1月12日,李文亮住院。

經過幾次化驗,到1月底時院方才確認李文亮亦是染上新型冠狀病毒。



病毒快速傳播

短短五個星期之內,武漢肺炎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痛。這新型冠狀病毒的態勢已然超越當時SARS的感染人數,中國本身有超過28000案例,死亡人數持續攀升。中國以外,另有25國有零星案例發生。

武漢,這個中國第七大城市,全世界第四十二大城市,於1月23日開始封城,飛機、火車、地鐵、船運、巴士等交通工具一併停擺,居民不可離城,也沒有交通工具能離開城市。


即使武漢走向封城之後,病毒仍未慢下它擴散的速度,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持續攀升之終,更多中國城市宣布封城。


截至2月7日,武漢肺炎造成全球31372人感染,638例死亡。



病榻上的最後吶喊

即使在病床上,李醫師仍舊對政府提供的資訊存疑:
「政府為什麼仍堅持說病毒沒有人傳人?」
「為什麼政府說沒有醫療人員受感染?」

事實上,李醫師的父母與多位同事,都罹患了武漢肺炎。


1月21日,中國才說這病毒可以人傳人。1月31日李醫師公開了他的訓誡書。


當然,病毒不跟你政府簽什麼訓誡書,當政府專注在政權維穩,糾正市民的言行,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傳播開來,愈來愈多人感染,愈來愈多人死亡。


2月初李文亮醫師透過訊息告訴紐約時報,中國政府當時應該要及早公開資訊,才可能遏止新型病毒。「如果政府單位願意早點公開這些資訊,」李文亮醫師說:「我想現在情況會好得多。我們需要更公開、透明的疫情資訊。」



搶救無效

李醫師因新型冠狀病毒住院,三周後於2020年2月7日凌晨死亡,年僅34歲。身後留下懷孕的老婆與一名小孩。

2月6日晚間在中國的社群上就出現李醫師的死亡消息,點燃中國網民的怒火,沒過幾小時,醫院方又出面說,李醫師還活著,院方正在想方法急救,「處於搶救狀態」,不少微信上的評論都遭刪除。只是又過沒多久,院方最終還是證實了李文亮醫師的死亡消息。


我們不知道,中國政府試圖搶救的,是李醫師這條人命?還是政治名聲、政權維穩?


李文亮醫師因當了吹哨者而被迫道歉,但中國政府該道歉的,豈止千百萬人。


拒絕情感勒索,捍衛台灣醫療!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乾癬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皮膚外觀的改變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社交互動與自信心;而嚴重搔癢也常干擾睡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邱足滿醫師指出,過去乾癬的治療以療效良好的生物製劑為主,近年則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問世,其治療機轉精準,治療成效佳,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生物製劑的針劑之外的口服藥物優異選擇。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15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